文+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初中部 郭 健
再談文明
文+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初中部 郭 健
文明,是歷史以來沉淀下來的人文精神、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是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tài)的所有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構(gòu)成的集合。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明是傳承,文明要發(fā)展。
教育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是伴隨著人類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起來的,同時又推動這兩個文明的發(fā)展。文明之眼在行動,文明之眼在心中。
人是有許多欲望的,比如愿意吃好、穿好、玩好、享受別人羨慕的目光。如果一個人,任由自己沖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就很容易變得不求上進、隨波逐流。學生時代的文明體現(xiàn)在學會忍耐,學會接受正當?shù)募s束,父母、老師、學校。有人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精神病人幾乎都是那些“長不大”的孩子,他們的意愿,在他們童年時代便很少受到反對和約束;而那些大家庭中的成員,那些一直受到良好約束訓練的家庭成員便很少有人成為這種疾病的犧牲品。不難看出,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一些約束是有益的,這促使人類走向文明。
初中學生雖然現(xiàn)在生理上已經(jīng)成熟了,然而心理上卻還很幼稚,與異性、同性同學的交往都應該有分寸。人群中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值得別人尊重。首先要做到自尊,在人群中往往有人總是遭人挑逗,主要是自己不端莊,做事要有分寸,不得體的行為容易招致別人對你的語言、行為不檢點,人群中你就不容易受人尊重,也就無從談文明了。
一個集體想要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呈現(xiàn)文明的狀態(tài),成員的性情溫和是很重要的!溫和的性情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遏制人的不理智和沖動,一個健康的集體,成員間和諧相處,沒有自私、霸道,這個集體是文明的。
我們要做文明的人,就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心中沒有邪惡念頭的人,一個愿意去幫助別人的人。校園中,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考高分,都會彈琴,都以他的才華引起別人的注意,然而有很多孩子經(jīng)常打掃教室、經(jīng)常為同學們提供幫助,這些孩子不求回報地在做這些事情,其實回報自來,有這樣一種精神的人總是受人尊敬的,如此良性循環(huán),將更加推動文明的傳承和發(fā)展。
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是這個社會的附屬品,而應該成為這個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應該有遠大的理想。學生時代不要熱衷于那些充滿低級趣味的五顏六色的漫畫書,“青春對對碰”、“時髦女孩”“魔王男孩”對白“你去死吧!是被甩了吧”……這樣的內(nèi)容長期地熏陶著、浸泡著,人會變化什么樣的人呢?學習成績下降,穿戴、說話、做事都模仿漫畫人物,不想做富有正能量的事情了,學習勁頭不那么足了,人也變得懶散了。是走向魔鬼?還是走向文明?
文明是把漂浮的思緒,漸漸轉(zhuǎn)化為清晰的思路和簡單的文字的過程,華麗和飄浮不易長久,內(nèi)容、思想、境界、靈魂、精神和智慧,這些才重要。
尊重那些似乎生活狀況不如自己的人,這樣才是尊重自己,才是傳承文明。永遠體恤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們,別瞧不起勞動人民,不要認為勞動羞恥,我們并不特別嬌貴。這樣的準則根深于每個人的心中,將加速文明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