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艷
摘 要:“日常書寫”關鍵在于區(qū)分“日常”與“非日?!薄H粘鴮懓ㄒ韵聨讉€方面:書寫主體、內容與形式、功能以及書寫中的行為與過程。日常書寫是書法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夠對書法創(chuàng)作產生巨大的影響,并且它是自由的,能最為直接地反映書寫者當前狀態(tài)下的筆墨情思。
關鍵詞:書法;“日常書寫”
“日常書寫”該如何界定?其關鍵之處在于分清“日?!迸c“非日?!?。日常書寫可以舉出實例,如日常的信札、詩詞手稿和一些日常功能性的書寫等。一般地說,日常即平常、平時。日常書寫是一種習慣,如果一個人習慣了日常書寫,就能夠持之以恒,倘若一日不書,便會覺得思遏手蒙。日常書寫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書寫主體、內容與形式、功能以及書寫中的行為與過程。下文皆以書法為例進行闡述。首先,基于書寫主體的劃分,我認為可分為普通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普通書法愛好者的日常書寫可能僅僅局限于想把字寫得好看,并沒有將書法看成是一種專業(yè),只是淺顯地認為書法就是寫字。但是書法家就截然不同了,書法家將日常書寫作為必需,將書法作為一門藝術進行深入研究,不僅考慮如何將字寫好而且還考慮其中的文化內涵以及精神氣韻。其次,我們要著重注意日常書寫的內容與形式?,F(xiàn)代人相較于古人閱讀經典書籍匱乏,從而喪失了古人必須具備的詩文創(chuàng)作能力。平時只能抄寫古人的詩詞歌賦,而未能有自己的一知半解,自作詩詞歌賦甚少出現(xiàn),毫無新意可言。而談到形式,古人的日常書寫一般以信札的形式出現(xiàn)。而今人對于形式可謂是過分講究了,總是費盡心思地想著紙張的顏色如何搭配、如何拼貼做舊,外在形式上如何博取欣賞者的眼球,從而夸大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再次,日常書寫帶有實用的功能,在白謙慎先生所著的《傅山的世界》中,曾談及傅山的應酬之作,他的應酬之作大多數(shù)是日常草率應付的結果,為的是與官員進行交往,實現(xiàn)其作品的社會價值。最后,筆者認為日常書寫的行為與過程至關重要不容忽視。書寫是一個行為過程,而這個行為過程當中,心態(tài)和手態(tài)又起著關鍵的作用。如果日常書寫能做到自由輕松、心手雙暢、自然而然地無意書寫的狀態(tài),那是與殫精竭慮、苦心經營、迫于時事所形成的效果有著天壤之別的。蘇軾曾說過:“無意于佳乃佳”,而這一思想也很好地在他的書作《黃州寒食詩帖》中得以體現(xiàn)。
回溯中國書法史上的日常書寫。最早出現(xiàn)在中國商朝后期的甲骨文,它是王室用于占卜,記錄吉兇之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鐫刻的文字。而到了商周時期,由于多涉及對祖先或君主的歌功頌德,如敘述祖先的功勛、天子的賞賜冊命、貴族的誥命盟誓、宗廟祭祀等,青銅禮器上開始出現(xiàn)了銘文。而兩漢魏晉時期之后的日常書寫,都大大拓寬了書寫內容和形式。古人的日常書寫多是日常生活的產物。日常生活中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傷春悲秋等,通過信札、祭文、碑銘等日常書寫形式自然流露于筆端。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如今的日常書寫被逐步興起的電子技術所替代,現(xiàn)代人大多使用電腦、手機等科技產品進行日常記事,而不再像古人提筆研磨進行適意書寫了。
日常書寫是書法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創(chuàng)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日常書寫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個人的日常書寫,形式是手札、信札等皆可,內容可以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而另一類則是中國古代的日常書寫形式,學習經典,臨習古碑古帖。日常書寫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在日常臨摹書寫中獲得純熟的技巧和對筆墨情趣的高度駕馭能力,創(chuàng)作時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文字的藝術魅力。從日常臨摹書寫到創(chuàng)作,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日常書寫是一種逐漸的、連續(xù)性的、不顯著的變化過程,通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臨摹和創(chuàng)作,終有一日能夠表現(xiàn)出自己的藝術風格面貌。同時也離不開作者對于視覺形式的敏銳,書家需要根據(jù)所要書寫的尺幅、內容進行合適的安排,時而字跡滿紙,時而計白當黑,皆可構成不一樣的形式美。這其實從古人的書跡中,信札中每行長短不一,手稿中涂抹劃圈,這也顯示出了日常書寫的形式魅力。所以日常書寫是作者書法功底的體現(xiàn),更是一種自然靈性的書法,它并不像展覽作品是反復推敲安排之后所產生的作品。在日常書寫中,書寫者的心態(tài)往往比一本正經的創(chuàng)作更加放松自如,更易達到物我兩忘,心手合一之境。古人多數(shù)都以日常書寫為主,從流傳至今的墨跡可以探尋,多數(shù)都為即興之作,王羲之《蘭亭序》來自于一場朋友的雅集、顏真卿《祭侄文稿》書寫了失親之痛和蘇東坡《黃州寒食詩帖》抒發(fā)了被貶謫的心情,這些都是日常書寫的典范之作,字里行間透露著當時書寫的心情。不僅文采出眾,而且技法嫻熟,信手拈來,情真意切,從中可以感受中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經典的藝術作品往往更注重精神內涵,日常書寫就是要讓書寫者寫出心中的所思所想,通過扎實的技法和放松的心態(tài),創(chuàng)作出擁有自己獨特藝術語言的書法作品。這同時也要求書家必須有十分扎實的文字功底和文學修養(yǎng),注重“字外功夫”。
日常書寫是自由的,可以進行單個筆畫或者是單字的練習,一字可寫一遍也可寫數(shù)遍,是一個無需縝密構思的過程,不必意在筆先,也不必胸有成竹。因日常書寫的需要隨意而就,自由發(fā)揮,它不用拘泥于各種形式,隨意的筆墨紙硯,也不用過多考慮章法、氣息,并且能夠在書寫之中獲得些許創(chuàng)新,它能夠最直接地反映出作者當時的書寫心態(tài)和筆墨工夫。只需體悟那信手拈來、及時應變、隨意自適之感。這時的書寫狀態(tài)也是心態(tài)和手態(tài)處于最放松的時刻,同時這也是反映書法家的功力和其內在情感、學養(yǎng)的方式。日常書寫是可以感受到書法在最自然的狀態(tài)下,迸發(fā)出的天趣,日常書寫允許涂改、糾正,但這多數(shù)是針對錯字,而非在書法上精益求精,更多的像是隨手而書的草稿。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今人的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改變,變得浮躁了。各式各樣的展覽愈來愈多,使得原本意義上的日常書寫漸行漸遠,這種情況下的日常書寫變?yōu)榱藗鋺?zhàn)展覽的書寫,失去了書寫的本義。另外,日常書寫往往考驗著書寫者的文化修養(yǎng)。日常書寫常常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部分內容能夠有意無意地反映出書寫者平時的思考和表達;而展覽的書法雖有文字內容,但多數(shù)是抄錄詩詞文賦,除了古詩詞和落款之外,沒有更多的信息,因而從閱讀性上看,展覽書法比之日常書寫大大降低。
日常書寫是一種書法文化的產生,但凡有書法的地方,日常書寫即是其中最為自然的具體表現(xiàn)。否則,書法在創(chuàng)作中,一味地挖空心思變新意,尋求所謂的個性、與眾不同,結果必然會導致肆意涂抹,漸漸向狂怪恣肆的方向發(fā)展,吹捧自己的“書法”充滿藝術氣息,成為新時期的“野狐禪”,這必然使書法藝術生存的危機感愈來愈緊迫。當下正是互聯(lián)網振興的時代,面對快節(jié)奏、秀奇怪的生活方式,以古代日常書寫的高度來要求現(xiàn)代社會大眾,已然不現(xiàn)實,但書法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還是極具生命力,必須努力讓書寫回歸到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讓書法家逐步意識到日常書寫在書法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這是書法振興的最好路徑,同時也應該倡導書法創(chuàng)作的多樣性,反對一成不變的創(chuàng)作模式。這樣,離書法全民教育與普及提高的日子將不會遙遠,書法文化的頹勢也會很快得到改善,需要我們把古代留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繼續(xù)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白謙慎.傅山的世界[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