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朦
《夜孔雀》一場飛蛾撲火的愛
文/凌朦
《夜孔雀》
導(dǎo)演:戴思杰
主演:劉亦菲、劉燁、余少群、黎明
類型:劇情/愛情
上映日期:2016年5月20日(中國)
有一種蝴蝶叫做夜孔雀,它們一生中唯一的目標就是找尋配偶。因此它們具備了一種特別的天賦:不管路途多遙遠,過程多么黑暗,途中多么危險,它們必須一如既往地前進。夜孔雀一生之中只有兩三個夜晚的時間去尋找自己的配偶,如果在這期間沒有找到,那么它們的一生就結(jié)束了。少女被這個故事打動,在背上留下了夜孔雀的烙印。在她的世界里,愛情就如夜孔雀這般,即使飛蛾撲火,也要奮不顧身。
愛情不是奇遇,可是少女偏偏在奇遇中遇見了愛情。從巴黎到成都,少女艾爾莎跨過了11739.17公里的直線距離。途中,她遇到了3個不同職業(yè)的男人,黎明飾演的尺八高手馬榮、劉燁飾演的紋身師建民和余少群飾演的川劇學(xué)院的學(xué)生馬林。愛情就這樣突然降臨了,猝不及防的艾爾莎迷失在這場4人感情的角力斗爭中。但故事并沒有就此流于四角戀的庸俗,而是用4人不同的性格表達了4種截然不同的愛:馬榮對艾爾莎的愛內(nèi)斂溫婉,為了平衡愛情里的位置,馬榮找到了一種符合他理想的蠶—夜孔雀;而建民則如他手中的畫筆一樣對艾爾莎的愛熱烈直接,把蝶化的夜孔雀永遠銘刻在艾爾莎的肌膚上;馬林是個偏執(zhí)狂,他的愛是撕心裂肺的狂暴,他將對藝術(shù)的執(zhí)迷轉(zhuǎn)移到感情上,一發(fā)不可收拾。預(yù)告片的結(jié)尾,艾爾莎獨自走在空蕩蕩的街道,緩緩說出:“我終于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愛?!蹦欠莼夭蝗サ那楦胁攀侨藗冃闹心瞧蠲利愖铍y以割舍的角落。而那些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只能用來默默舔舐感情世界里的巨大傷口。
《夜孔雀》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然而愛情卻不全然是這個故事的主題。導(dǎo)演戴思杰是一個在法國學(xué)藝的東方人,他的電影總是帶有濃厚的文藝氣息,風景和音樂在不經(jīng)意地流淌著一些懷舊情緒。因為有著文藝角度,這些情懷和回憶更顯得唯美飄搖。在這部《夜孔雀》中,他用少女背上栩栩如生的夜孔雀文身演繹那種被拉丁民族的血與沙侵染的中國青年男女內(nèi)心的悵然、瘋狂、熱情。在多重復(fù)雜感情的糅合下,《夜孔雀》傳遞著一絲求而不得的惆悵和對人生的左右為難。
《夜孔雀》是戴思杰“女性三部曲”的最終章,作為一名旅法華人導(dǎo)演,他非常善于將東方溫婉柔和的氣質(zhì)與西方的浪漫主義結(jié)合在一起,這一點在他的前兩部曲中得到完美的演繹。其代表作《巴爾扎克與小裁縫》不僅代表法國提名第61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還是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guān)注”單元的開幕影片。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中女性角色也得到了一脈相承,都是不惜代價勇敢去愛、敢作敢為的女主人公。無論是《植物學(xué)家的中國女兒》中感情曲折的陳安,還是《巴爾扎克與小裁縫》里為了追尋夢想的小裁縫,她們對于愛情的果斷決絕造就了新一代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夜孔雀》自然也不例外。受中西方文化影響的主人公艾爾莎是一位敏感而自由的女性,在她看來,縱然愛情帶著飛蛾撲火般的絕望,也要奮不顧身。為了塑造好片中艾爾莎這個人物,戴思杰在演員的選擇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最終選中了素有“神仙姐姐”之稱的劉亦菲。此番挑起大梁的“神仙姐姐”不負眾望,為了演繹出人物層次豐富的情感,不惜褪去以往清純可人的形象,不僅在片中大秀美背,還有不少激情戲演出。談及這次“突破”會不會帶來負面影響,劉亦菲淡淡一笑:“我早就長大了。”
有意思的是,《夜孔雀》不僅是“劉邦”黎明與“虞姬”劉亦菲繼《鴻門宴》后再續(xù)前緣之作,而劉燁也曾在《王的盛宴》中飾演過漢武帝劉邦,兩強相爭究竟誰能博得美人芳心成為本片一大看點。另外對于余少群和劉亦菲來說,昔日的“寧采臣”穿越千年與“聶小倩”重逢錦官城,二人之間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同樣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