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 顧 文
?
顧文的散文詩(六章)
廣西顧文
也許,未來是一方蔚藍的天空。
心,這只不安份的鳥兒,才跳著,叫著,不斷地撲騰著。
而生活,卻是一張羅網(wǎng)。
有值得炫耀的三千年秦磚漢瓦;還有歷史足夠多余的足以粘死蒼蠅的唾沫……
心壁壘得又高又陡。
不安份的鳥兒,你能飛得出去么?盡管心之外,世界上有圣誕樹。
最好是死了,這只不安份的鳥兒。
如果是這樣,生活將不是一張網(wǎng),而是一方湖。平穩(wěn),可愛,清澈,也許還有些許混濁……
不安份的鳥兒,變成一條小魚。沒有霧霾時,水里有天、有星星、有月亮……
既然生活是大海,那么,心是一條小魚不算罪過。
你為什么總有開不敗的花朵?
開了又謝,謝了又開?
不懂你的人,以為你是廢佬,總在那里口吐白沫……
你與岸有什么恩怨,總那樣不停的拍打他?
或者,你與岸有什么秘密,總那樣百般親吻而不厭?
向往與執(zhí)著,力量與偉大——
于我們常人:不是無動于衷,就是口無遮攔。
你是高大的人,能給天空上的白云穿褲子;
你是雄健的人,能大口大口地吞掉彼得堡上空的黑暗;
你是勇敢的人,北極熊般的沙皇都害怕你那些詩文做成的子彈。
你尋找韻律,你尋找愛情,韻律給了革命,愛情給了別人。你只剩下一具高大的身軀,屬于自己。
于是,你用一粒子彈,把你同樣高大的靈魂,送給了你從不相信的上帝。
后來,你留下了名字。
隆冬的寒流像一道軍令,使藍色的涌動變成白色的緘默,使搖曳的綠陰變成灰色的靜止。
時間也像一道軍令,讓每一個新生兒以哭聲開始,以哀樂作結(jié),讓每一副抗爭的骨骼收縮成一塊碑石……
有動必有靜。有行必有止。
揭開枯黃的歷史,抹去疊印的荒蕪,我們可以看到——
明君止于仁,忠臣止于敬,善子止于孝,嚴父止于慈。
人與人之間,止于信。
古人說:事物因應時間而變化,世人因應忠義而行止。
鳥兒因一條蟲失去飛翔的機會。魚兒因一點餌料失去了游弋的機會。
從此,鳥兒因樊籬而郁悶,魚兒因離開清波而懊喪。
世間的苦惱與違背,皆因內(nèi)心與行動,應停止之處不停止。
——東方之智慧是:內(nèi)心安靜,理智冷靜,不為外物所動,能夠適而可止,就不會有災難。
終于見到羅大佑歌聲中的鹿港——
安詳、熱絡(luò)和憨厚!
我看見了媽祖廟,還有排著長龍、敲著鑼鼓,到媽祖廟進香的人們。
我也看見了——許多姑娘和一卷卷的長發(fā)。
但我不知道,哪一個是大佑先生歌聲中的“愛人”。
與我客居的城市一樣,廟里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
這里,有老街有摩乳巷,有涌動的客流,還有廟會和天后宮。
跟著導游,穿過老街,我像一尾魚;也像一只蝌蚪——
游進商鋪,拐彎抹角,東停停西瞧瞧……
我驚訝歷史的相同,一支歌,可以把一個地方唱紅!
——猶如太陽島。
我驚訝現(xiàn)實的相同,居然遠在海島的小鎮(zhèn),也有老街,也有摩乳巷!
還居然有一個人,像我——把一條窄窄的小巷,戲稱為“摩乳巷”,寫在導覽書上,以訛傳訛。
可惜,我說的那條小巷,現(xiàn)在人們把巷牌寫成了“摸乳巷”!
——把可能的客觀現(xiàn)象,演繹成了低俗和流氓。
十年后,再見日月潭。
日月依舊,潭水卻大減!是經(jīng)濟退了潮?還是心情不再泛濫?
差強人意,風景還算依舊。
人物,卻非了。
王氣不再,飛揚也不在,涵碧樓再也不涵碧。
——原因是潭水落差太大!
匆匆泛舟,頻頻解說。
卻說不明白過往的日子,好讓我明了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