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市場真正的需求何在
從 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巔峰至今,市場整體呈現下滑態(tài)勢,即便偶有精品出現,即便人們將目光更多地轉向周邊市場,但國內藝術品成交并未再現前幾年的旺盛,成交總量、成交總額與平均成交價格,均未大幅提振。
2015年的藝術品市場中,潘天壽《鷹石山花圖》拍出2.79億元、李可染《萬山紅遍》拍出1.84億元高價,一度讓人有“V形反轉”的錯覺,同時也有很多中小拍賣行做不下去,轉行、歇業(yè)。業(yè)內人士依舊感覺:中國藝術品市場在經歷 “底部盤整”。根據雅昌發(fā)布的《2015年秋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2015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總額為506億元,比2014年縮水 20%,其中下半年成交總額為257億元,比2014年減少19.1%。盡管2015年度對于大多數中國藝術品拍賣機構而言,是持續(xù)艱難的一年,但拍賣市場規(guī)模在連續(xù)下跌后基本維持在大漲前2010年的水平。
健康的藝術品市場,需要市場平臺、供給者、消費者良性互動,任何一方的不足都會成為制約整個市場發(fā)展的短板。藝術品市場不同于其他商品市場,二級市場的份額往往比一級市場更為重要,二級市場是消費者之間的對話,消費者的素養(yǎng)決定了市場熱度。二級市場的長期健康穩(wěn)定,需要投資者對藝術品抱有長期、穩(wěn)定的投資、購買需求,也需要藝術品保持穩(wěn)定流動性。
凱恩斯曾提出貨幣的三種需求動機理論:交易動機、謹慎動機、投機動機。前兩者是收入的增函數,隨著總收入增長,人們對貨幣需求的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就會呈現相應擴大;投機動機為利率的減函數,人們對貨幣需求的投機動機,會因利率升高而降低,因利率降低而走高。我們不妨將這一理論引入到藝術品市場之中,如果將藝術品看作廣義金融資產,將貨幣范疇利率概念看作藝術品價格。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也可借用來探究藝術品市場需求。
交易動機,在藝術品市場中體現為人們對藝術品的購買欲望和交換欲望。
謹慎動機,體現為人們對藝術品長期投資的需求。
投機動機,表現為人們利用藝術品進行短期炒作、謀求價差的需求。
前兩者同樣是收入的增函數,隨著收入的增加,需求遞增,人們對藝術品購買意愿與投資意愿也會隨之增高。高速發(fā)展的中國,總收入不斷增長,成為助推交易動機與謹慎動機的重要動力。在成熟的市場環(huán)境中,藝術品可以成為穩(wěn)定、健康、流動性強的金融資產。人們可以利用藝術品進行保值增值的投資,從一定層面上起到貨幣資產的作用。在有資金流轉需求的時候,將藝術品轉變?yōu)樨泿刨Y產,從而在市場中體現出相應的價值。
投機動機,是利率的減函數,利率可看作貨幣的價格,而成交價就是藝術品的價格,所以在此可理解為投機動機是藝術品價格的減函數。藝術品價格的高企,影響人們投機需求,價格越高,人們的購買意愿越小,藝術品的流動性越弱,同時,這種動機會產生時滯。前幾年市場的火爆,一定層面上也助推了藏品價格的飆升,隨著價格增長,近幾年投機動機逐步降低也就在情理之中。這幾年的冷靜,或許在一定層面上就是前幾年暴漲后的必然反應。
那么,藝術品的真正需求在哪里呢?
在三種動機的疊加效應下,隨著一定經濟數據的變化,人們對藝術品需求的動機隨之不斷變化。但藝術品畢竟不是貨幣,其最原始的屬性源自人們審美的需求。人們對美的追求,難以用經濟數據表現,但恰恰是這種需求,卻在凱恩斯三個動機的背后,掌握著藝術品需求的增長與衰減。針對國民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政策和市場層面已經在進行摸索推進。
今年兩會期間,就有代表提出加強美術教育,提高國民藝術素養(yǎng)的提案,雖然提案針對的是全民素質的提升,但對藝術品市場的長期持續(xù)穩(wěn)定,也將起到重要作用。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提出,文化建設是中國改革與發(fā)展的重要方面,繼承與弘揚中國書法藝術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涵,中小學生書法修養(yǎng)在文化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他在提案中建議,在中小學“課程設置方案”中的“藝術學科”加入“書法”學科;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朱曉進提出,藝術教育依然存在問題,需要在推進藝術教育向縱深發(fā)展中給予充分重視。他說,加強對社會藝術機構的監(jiān)管非常必要:一方面是加強對社會藝術教育市場的監(jiān)管,按依法辦學許可、辦學條件、學校管理、辦學成果等多方面進行考核,嚴格審核考級機構資質,提高行業(yè)整體素質。另一方面加強師資認定,由官方或半官方的行業(yè)協會、社會團體對社會教育機構進行師資認證,逐步在社會教育機構全行業(yè)推行師資認定制度。
從近年的一些市場現象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拍賣公司有意在對消費者進行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通過提高消費者的藝術素養(yǎng)與審美水平,在三個動機背后,助推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促進著市場發(fā)展。2016年嘉德春拍特設花香供佛環(huán)節(jié),發(fā)掘古代瓷器的插花功用,在探究插花藝術的同時助推瓷器藝術品的推廣。在國民藝術素養(yǎng)提升的同時,三種動機會愈加凸顯,從而促進藝術品市場健康平穩(wěn)。
三種動機直接影響商品流動性,而人們的審美需求與藝術素養(yǎng)又在背后推動著人們對藝術品的需求動機。待到公民藝術素養(yǎng)提高,人們的審美需求不斷增加之時,市場的回暖還會遠嗎?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