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文彬 臺灣中華司法研究會特邀咨詢專家著名律師
臺灣沒必要爭取遣返電信詐騙嫌犯
作者|許文彬臺灣中華司法研究會特邀咨詢專家著名律師
有臺灣人遠至非洲肯尼亞實施電信詐騙犯罪,被害人都是中國大陸人,5名嫌犯由當(dāng)?shù)胤ㄔ簩徖?,并?月5日做出判決。臺灣方面派駐南非代表前往當(dāng)?shù)?,與有關(guān)方面進行交涉,希望能將被告遣返臺灣。
就法論法,像這種臺灣人在境外犯詐騙罪的情形,臺灣這邊根本沒有必要去爭取遣返。就這次的案情而言,因被害人全部是大陸人,尚涉及與大陸法院管轄權(quán)的競合。而是否遣返受審,也跟所謂“司法主權(quán)尊嚴”無關(guān)。
臺灣方面不認同“九二共識”,則犯罪的“結(jié)果地”既在大陸,臺灣的法律效力乃不及,自無法院管轄權(quán)可言;縱使行為人是臺灣人亦然。除非承認“兩岸同屬一中”,臺灣方面方能主張“結(jié)果地”的法律效力所及。而即使如此,臺灣方面也沒有必要去爭取遣返。
臺灣必須先有法律適用的前提,才能接下來討論法律中所定的“法院管轄權(quán)”的所屬。亦即,先有實體法的效力所及,才有程序法的管轄權(quán)認定。況且,縱使如前所述臺灣方面有法院管轄權(quán)的情形,那也另外跟肯尼亞(犯罪行為地)的法院管轄權(quán)競合。而依“屬地主義”的國際法制通例,臺灣方面亦宜尊重彼等的管轄權(quán),不必刻意爭取將犯罪嫌疑人遣返。
畢竟,對于在境外犯罪的臺籍嫌犯遣返臺受審,將會耗費龐大的司法資源。至于說要彰顯“司法主權(quán)尊嚴”象征,其實也談不上。若臺當(dāng)局認為兩岸關(guān)系不是“同屬一中”,則犯罪的“結(jié)果地”即在彼岸,“行為地”又不在臺灣,臺灣方面又如何主張法院管轄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