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政策不友善陸生不選臺灣不足為奇
摘編自8月2日香港《大公報》
自民進黨“5·20”上臺后,兩岸關(guān)系停滯,不僅陸客赴臺興趣缺缺,也降低了陸生入島求學的意愿。臺灣教育部門最近公布2016學年度陸生來臺讀學士班招生情況,原核定142校、2136個招生名額,但最后只有92所臺灣高校共錄取1693名陸生,換言之,有50所高校沒招到任何陸生,占招生學校的1/3。而且相較去年招生達成率95%,今年只有79%,報名人數(shù)更是自臺灣2011年起開放招陸生就讀以來首度下降。島內(nèi)政黨輪替后,陸生人數(shù)減少其實是意料之中。民進黨的政策和主張向來對陸生不友善,加之比臺灣更好的求學之地多的是,陸生另有他選,不足為奇。
臺灣方面對陸生可謂欲拒還迎,既希望陸生填補生源,又擔心陸生瓜分本地學生的教育資源,于是制訂“三限六不”,限制陸生福利,包括不提供獎學金、不得在校外打工、畢業(yè)后不可留臺就業(yè)、不開放報考證照等。這些限制不僅使陸生有低人一等的被歧視感,而且也給陸生在臺生活學習造成極大的不便,尤其無法加入健保,使陸生在臺看病須支付較貴的醫(yī)療費用。其實,據(jù)島內(nèi)健保資料統(tǒng)計,與陸生年齡相近的外籍生自付保險費用約1.02億元(新臺幣,下同),實際使用醫(yī)療費用約0.45億元,可見陸生加入健保并不會增加臺灣當?shù)亟”sw系的負擔。但民進黨反對陸生加入健保的立場始終不變,是其“逢中必反”的僵化思維使然。
近年大陸經(jīng)濟實力不斷增加,到海外留學的大陸學子已成為美國、歐洲、澳洲,乃至香港地區(qū)的高等學府競相爭取的對象,當中不乏高額獎學金以及良好工作機會等優(yōu)厚條件。既有更好的求學之地,陸生當然不愿去臺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