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東
體驗親情分享愛
?徐小東
一
4歲后,寶寶很明顯地會表現出對愛的分享意愿。這時,寶寶很想養(yǎng)小動物,或者會要求媽媽生小弟弟、小妹妹,想幫媽媽給他喂奶換尿布……
想把自己的愛分享給別人,體驗更多的親情,是這個時期幼兒的一大特點。他們已經愿意分享,懂得分享,能體驗到分享中的樂趣和愉快。這里的分享不僅是物質的分享,還有情感的分享。
4歲后,小女兒桔子愛上了在電腦上玩樂高嘉年華的小游戲后,有一天,她找到了一個新界面——情景繪畫,點選喜歡的背景,在上面畫上圖案,還有樂高的積木、人偶、用品可以用于布置、擺設。
不一會兒,她叫我來看:“你看,這是你,這是你生的弟弟?,F在你帶著弟弟去上幼兒園,弟弟手上還拿著一個漂亮的箱子?!?/p>
我們從未與她討論過生弟弟妹妹的事,現在她突然讓我“生”了個弟弟,讓我有點兒措手不及。
等我看清楚了,她把這幅圖換掉,又畫了一幅她帶著弟弟和寵物小兔子的圖。他們一起在草地上,畫面上還有藍天、白云、小蜜蜂。她一只手拿著蘋果喂弟弟,一只手拿著胡蘿卜喂小兔。她說:“你看,我正在喂他們?!苯圩邮悄菢拥拈_心,而且還很有姐姐的樣子,細心地照顧著弟弟。
后來,爸爸帶她去了一個職業(yè)體驗樂園,有各種工作崗位的裝扮體驗。她裝扮了小護士,老師教她怎樣抱嬰兒、給嬰兒按摩、給嬰兒喂奶。這次體驗把她的愛心徹底激發(fā)了出來。以前我家雖然有許多布玩偶,卻沒有娃娃?;貋砗笏蛭颐鞔_提出要抱娃娃,給娃娃喂奶,給娃娃坐小推車,帶娃娃出去玩。有幾次她又畫了自己帶著弟弟玩兒的情景。后來我家就有了好幾種娃娃,喝奶瓶的,帶尿布的。
有時聊天我問她:“如果弟弟鬧了,我要去抱他,來不及管你了,你會不會哭啊。”桔子答道:“那我給他喂奶,我和你一起照顧他。”其實小孩的博愛之心遠遠超過大人的想象。
當地民居以合院為主,包括四合院、三合院、L形院、沿街獨棟幾種基本形制。由于用地大小不一,形狀不規(guī)則并受家庭經濟條件的影響,民居院落在基礎形制的基礎上又演化出了變異型及多進、多路的組合型。規(guī)模較大的院落多分布在沿河兩岸,氣派的能達到三進院。在朝向上,民居院落一般不取正南正北,通常以西、北為正,或以山為正,背山面水或面向開闊的河谷、溝道,便于接受更多的日照(圖8)。
還記得一次在樓下玩,一個小毛頭被爺爺奶奶抱著曬太陽。桔子過去看小毛頭,說小毛頭好可愛啊,我也想要一個小妹妹。那位爺爺馬上接道:“現在你媽媽喜歡你,等你媽媽再生一個就不喜歡你啦!”
真不知道為什么大人一說生二胎,立馬就會用一種酸溜溜的、刻薄的、忌妒的語氣打趣孩子。其實寶寶心里想的是:“我有更多的愛了,我的愛可以分享了?!?/p>
以前沒聽說過父母生老二老三要經過老大同意的事,現在卻有大孩子死活不同意,媽媽懷胎幾個月后還去打掉的事。其實,這種狹隘一定是大人有意無意間灌輸給孩子的,什么父母的愛沒了,什么有人來跟他爭玩具零食了……其實再多的錢財都比不上親情的可貴。如果孩子的心里連親情都容不下,還能容下什么?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后,怎樣與人相處?
不管是對寵物,還是對想象中的弟弟,桔子這種熱烈的情感表達,都說明她的情感正在發(fā)展,已經有了與他人分享愛的意愿,并有了照顧他人、對他人奉獻愛心的群體共同感。這也說明寶寶是天生就有愛的能力的:愛父母、愛自己、愛兄弟姐妹、愛朋友……
二
生小女兒桔子之前,我們先征求了大女兒飛碟的意見,當時她爽快地說:“好啊。”
我老公家是一個大家庭,有兄弟姐妹六個,兄弟姐妹的孩子加起來也是六個。這樣全家加起來共有二十多口人,其樂融融。老公家隔幾年就會團聚一次,孩子們從小就有兄弟姐妹的概念,對兄弟姐妹的情誼十分珍惜。飛碟去美國后不久,我懷孕了。我告訴她這個消息后,她還發(fā)了篇博客,表達了自己狂喜的心情:我就要有弟弟或者妹妹啦,哈哈哈……桔子慢慢長大后,也對自己的姐姐推崇備至,為有這樣的姐姐感到自豪,只要姐姐回來,她就緊緊跟著寸步不離。桔子經常和同學說“我有姐姐,我有一個大姐姐”。
桔子4歲時我?guī)乩霞遥龅搅怂男≈杜?歲多的涵涵。在那里,她也體驗到了有小妹妹的感受,也經歷了心靈的另一種成長。
回去前,我們一直跟她說“你的小侄女”“你的小侄女”,可是她根本不能理解什么叫“小侄女”,這是個什么“物體”……直到見了面,她才發(fā)現這是一個“小妹妹”。
剛見面,桔子就表現出了友愛、大度、友好的狀態(tài),給小侄女講故事書,玩玩具給小侄女看,逗她玩,吃薯片時都想著要遞給小侄女。
可是很快,她與小侄女的爭奪戰(zhàn)開始了:我抱著小侄女時,她也要擠過來一起抱,一起搖;小侄女做的動作她都要學一遍;小侄女玩的東西她都要搶過來玩一下。尤其是當小侄女坐上嬰兒椅吃飯時,桔子更是爆發(fā)了:“我也是小毛頭,她搶了我的椅子!哇哇哇……”直到她如愿坐上了嬰兒椅——幾乎都塞不進去了。
這時,在畫中她也故意把小侄女畫丑,畫小侄女伸著舌頭做怪相,或者畫個氣球把小侄女裝在里面。
她也會認真地裝扮成小毛頭:躺在沙發(fā)上,舉著奶瓶,兩只長腿一蹬一蹬的。她還提出要回到我的肚子里,“我還是小毛頭,我兩歲、我一歲,我再長就可以回媽媽的肚子里了”。
我也和她認真地討論了回到肚子里的事:“在肚子里就只能整天傻呵呵地待著,不能看圖畫書,不能畫畫或在地上跳。這些事情都不能在肚子里做,因為肚子里的空間實在太小了?!蔽覀円黄鹩懻摰臅r候,她笑得在床上直打滾,對這個結論也表示認同,在溫暖的懷抱與歡樂的自由之間,她選擇了自由。后來她再也沒提過這事。
隨著與小侄女相處時間的增多,桔子開始接受小侄女了,她的畫中出現了與小侄女玩樂的場景,開始時是她在前面遠遠地跑著,小侄女在后面跟著;后來她玩滑板車時帶著小侄女,兩人一起瘋狂地玩耍;再后來她還畫了自己帶著小侄女上街買氣球的內容,在圖中她像大人一樣照顧、保護著小侄女。
從圖畫可以看出,桔子已經從內心完全接受了小侄女。
(作者長期從事嬰幼兒學習方法研究與教材開發(fā)工作)
編輯朱璐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