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彬
小小設(shè)計師
□唐慧彬
冬冬的自行車車胎漏氣了,他推著車來到王大伯的修理鋪。
王大伯正拿著兩根鋼筋比劃著,冬冬好奇地問:“您在忙什么呢?”
王大伯說:“我準備焊接一個三角形,正在想還需要一根多長的鋼筋呢?!?/p>
冬冬靈機一動:“王大伯,這個問題讓我來想,您幫我補胎?!?/p>
王大伯爽快地答應(yīng)了,他拿起工具,麻利地修理起自行車來……五分鐘不到就修好了。
王大伯剛抬起頭,冬冬就遞過來一張紙,只見上面寫著:第三根鋼筋的長度大于9分米,小于21分米。
王大伯好奇地問:“這樣就行啦?你是怎么想的啊?”
冬冬分析道:“不是任意找一根鋼筋就可以和已有的兩根鋼筋圍成一個三角形。”
王大伯問道:“有什么特殊要求嗎?”
冬冬說:“三角形任意兩邊的長度和大于第三邊,要判斷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兩條短線段的長度之和必須要大于最長的一條線段?!?/p>
“哦,原來如此?!蓖醮蟛行┟靼琢?。
冬冬繼續(xù)說:“我量了一下兩根鋼筋,分別長6分米和15分米,如果這兩根鋼筋是三角形的兩條短邊(如右圖),那么第三條邊必須小于6+15=21(分米)?!?/p>
王大伯追問道:“為什么又要大于9分米呢?”
冬冬解釋道:“如果邊長取整分米數(shù),第三條邊可能是20分米、19分米、18分米、17分米、16分米、15分米,14分米……隨著長度越來越短,最長的邊會變成15分米(如下圖)。此時第三條邊與6分米鋼筋的和必須要大于15分米才能圍成三角形,所以第三條邊必須要大于15-6=9(分米)?!?/p>
王大伯恍然大悟:“第三條邊的長度必須要大于已知兩邊的差,并且要小于它們的和,你真是太聰明了!”
聽了王大伯的夸獎,冬冬的心里美滋滋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角斜鎮(zhèn)老壩港小學)
第16頁參考答案
2016÷8=252(組),余數(shù)為0,2016就是第252組的最后一個,所對應(yīng)的手指與第1組的最后一個數(shù)所對應(yīng)的手指相同,是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