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引起美俄關系將迎來改善的廣泛預期,恰在這個時候,俄與西方出現(xiàn)新一輪尖銳摩擦。俄羅斯近日在其與波蘭和立陶宛接壤的“飛地”加里寧格勒部署“堡壘”導彈發(fā)射器,它們可發(fā)射超音速P-800型巡航導彈,該導彈不久前曾被俄軍用于空襲敘利亞境內(nèi)的極端分子。北約22日抨擊俄上述行動是“侵略性軍事姿態(tài)”。
時隔僅一天,歐洲議會通過一項決議指責莫斯科正在鼓動一場激烈的反歐宣傳,這項決議稱,克里姆林宮不僅通過自己掌控的電視、網(wǎng)絡等工具宣傳反歐,而且公開支持歐盟成員國境內(nèi)的“極右政黨”和“民粹分子”挑戰(zhàn)歐洲秩序。
北約和歐洲議會這次對克里姆林宮的攻擊非常正式,可以看成是西方與俄羅斯對抗姿態(tài)新的升級。莫斯科方面迅速做出強硬的回應,俄外交部發(fā)言人稱歐洲議會針對俄媒體的決議案是“信息犯罪”,針對加里寧格勒的導彈部署,俄表示“在北約向俄羅斯邊界擴張的背景下,俄正在做一切必要的事情來保護自己”。
這一系列新的沖突顯示了西方與俄的隔閡之深,雙方的戰(zhàn)略利益和意識形態(tài)都嚴重對立,早已處在冰凍三尺的狀態(tài)。
比較滑稽的是,歐洲議會這樣高調(diào)譴責俄羅斯的“宣傳蠱惑”攻勢,好像歐盟很受傷。而以往歐洲一直是西方對非西方世界發(fā)動輿論攻擊的主力軍,也是“新聞自由”最積極的鼓吹力量之一。很長時間以來,整個西方對開展輿論戰(zhàn)信心十足,它們似乎從未想過自己還有可能在宣傳競賽中吃虧。
然而歐洲國家如今對莫斯科搞輿論滲透、試圖分裂歐洲社會充滿了警惕,美國前段時間也一直懷疑克里姆林宮在干預、影響其大選進程。要說俄羅斯的輿論力量實在算不上強大,西方廣為注意的“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若論機構規(guī)模和在世界各地的信息落地能力,跟西方大新聞機構完全沒法比。那么西方現(xiàn)在為何就怕了呢?
關鍵看來還是西方內(nèi)部出了問題。特朗普一舉戰(zhàn)勝美國主流精英原本看好的政治宿將,而且美國意外改朝換代的余威似乎在向歐洲波及。法國極右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志在成為“法國的特朗普”,勒龐公開主張法國應與俄羅斯結為同盟,她還支持法國和歐盟承認莫斯科擁有克里米亞。此外奧地利反移民、反歐盟的自由黨今年5月以微弱劣勢輸?shù)暨x舉,而那次結果又作廢了,如今它的民調(diào)領跑,頗讓歐洲不安。
從英國脫歐開始,歐盟在包括思想領域在內(nèi)的各個層面不斷出現(xiàn)咔嚓作響的裂縫,有了前所未有的風雨飄搖感。特朗普當選又給了另外沉重的一擊。這時候莫斯科吹過來一口氣,都像是一陣大風。
西方政治精英和輿論機構長期視全世界都是他們的“主場”,對來自非西方國家的抗議則嗤之以鼻。在國內(nèi)事務上遭到西方輿論干涉的國家雖很生氣,但也大多習慣了,一般就是反唇相譏幾句,或者針對西方支持的謠言鄭重做出澄清。還很少有國家正兒八經(jīng)通過一個決議進行輿論反制。該感覺多么受傷,才會像歐洲議會這樣對莫斯科的“反歐宣傳”大動干戈。
過去幾十年西方一直打“順風球”,優(yōu)越的形勢好像把它們慣壞了,瓦解了它們的承受力。俄羅斯的市場化媒體算不上發(fā)達,國家的對外宣傳經(jīng)費想必也有限,但它稍微拿出幾個招式,就把西方折騰得如此惶惶不安,這不僅很戲劇性,而且聽上去有些荒誕了。
中國人通常相信西方仍是強大的,但像歐洲議會抗議俄羅斯“反歐宣傳”這種事,不斷發(fā)出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信息。西方顯然有它們特殊的脆弱,當今世界總體上發(fā)展不振,各國既要比發(fā)展勢頭,也要比克服困難的韌勁和耐力。究竟誰能走得更遠呢,答案看來是開放的。
這種情況下,特朗普與莫斯科改善關系的空間能有多大,恐怕也是個“賭一把”才能做出絕對預測的命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