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聰 王婉婷
北京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北京 100048
新媒體背景下北京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研究綜述
劉 聰 王婉婷
北京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北京 100048
近年來,大學生廉潔教育領域涌現出大量文章,對于人們重新認識大學生廉潔教育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有必要對當前的文獻進行系統(tǒng)性的梳理與回顧。本文所整理的文獻綜述主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含義;第二,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內容;第三,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重要意義;第四,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現狀;第五,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方法;第六,新媒體背景的影響。
廉潔教育;新媒體背景;文獻綜述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廉潔教育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怎么在新媒體背景下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就此問題進行系統(tǒng)綜述研究。
廉潔教育指的是在特定的教育環(huán)境中,教育者選擇恰當的教育媒介,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手段或教育活動方式,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與受教育者之間進行雙向互動,幫助受教育者樹立以廉潔自守、勤儉正直、誠實守信為基本內容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受教育者成為秉持廉潔之意、操守廉潔之行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從而營造公正廉明、崇廉尚潔的良好社會氛圍。
羅永寬,李斌雄等人認為,廉潔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廉潔思想影響的實踐活動,其教育對象是社會的全體公民。
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內容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導,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引導學生養(yǎng)成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夏秀芹,曲雁認為,大學生廉潔教育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導和主導,以社會主義法制教育、誠信教育、社會公德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及黨和國家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教育為主要內容,增強辨別是非、抵御腐蝕、自省悔過的能力。
大學生廉潔教育意義重大。隨著近些年我國反腐倡廉工作的大力開展與不斷深入,出現了大量的可以借鑒的研究視角和思想資源,綜合整理后,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學者對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黨和國家的意義。高校建設大學生廉潔修身文化是去確保黨和人民事業(yè)后繼有人的重要舉措,為社會廉政建設夯實社會基礎,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力量源泉。
第二,對高校本身的意義。廉潔教育是促進高校和諧發(fā)展的基礎,是提升高校競爭力的動力和源泉,是提高高校信譽的支撐。
第三,對大學生自身的意義。廉潔教育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思想滲透、自律自強的行為約束、全面多樣的社會熏陶、以點帶面的職業(yè)輻射、良性互動的凝聚鼓舞大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產生正向作用。
目前大學生廉潔教育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對廉潔教育的認同度不高、教育內容手段單調、課題研究缺乏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
鄧純余認為,大學生廉潔教育現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高校廉潔教育主體普遍認同廉潔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其有效性的認識上差異較大;二是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社會化程度很低,社會化渠道和形式比較單一;三是大學生較高程度的認同我國反腐倡廉建設的成績,但關于反腐敗的社會認知差異較大。
從學校方面來看,一方面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和課程安排,營造良好的廉潔教育氛圍;另一方面可以開展教師廉潔教育的相關培訓,重視教師在廉潔教育中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從社會方面來看,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廉潔教育機制;其次,抓住廉潔教育核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最后,拓展有效途徑,開展廉潔教育。
林萍認為,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主要有:一是發(fā)揮《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課堂教學在廉潔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對大學生的廉潔教育,要以理性思考和辨析為主;三是加強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營造開展廉潔教育的良好氛圍;四是大力加強師德建設,重視教師在開展廉潔教育中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左輝群,李志玲認為,大學生廉潔教育應當融入到學校德育教育體系中、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到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中。
新媒體的到來為大學生提高海量便捷的信息渠道,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學生知識、思維尚未完全成熟,看問題容易主管片面。
陳茂生認為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應遵循以下原則:民主平等原則、正面教育原則、穩(wěn)定性原則、針對性原則、時效性原則、疏導原則、創(chuàng)新原則等。肖學斌,朱莉《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應對》中提到:“必須看到,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并不意味著他們已經學會學習,面臨新媒體帶來的海量信息,由于受知識、經驗、思維認識的局限,他們看問題容易主觀片面,判斷力有余而鑒別力不足。”
綜上所述,由于新媒體興起時間較短,發(fā)展又過快,使得國內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沖擊,如何把握機遇,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積極作用,對我們在研究過程具有重大意義。
[1]侯振發(fā),羅永寬,李斌雄.學校廉潔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J].武漢大學學報,2006(07).
[2]夏秀芹,曲雁.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02).
[3]鄧純余.社會化境遇中的大學生廉潔教育理論與實踐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03).
[4]林萍.大學開展廉潔教育途徑的探討[J].湖南農機,2007(07).
[5]左輝群,李志玲.和諧視野下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探討[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
[6]肖學斌,朱莉.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應對思想教育研究.2009,(7).
北京工商大學2016年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