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略
高 招
◎ 唐略
我認識一位練武術的老前輩,他的功夫非常了得,但人很瘦小,以至于剛開始的時候我不相信他能打贏別人。后來在一個很特殊的場合,我有幸見識了老先生的身手:當對方以泰山壓頂之勢向老先生出招的時候,老先生一動不動,直到對方快打到自己了,他才輕輕一閃。說時遲那時快,對方立刻被摔出去老遠。
我眼拙,根本沒看清楚老先生是怎么把對方摔出去的。后來先生解釋說:“任何人出招的時候都有一個‘勢’,就是出招發(fā)力的方向和勢頭。有的人迎勢而上,結果硬碰硬斗在一起;而我順勢而為,一方面避免自身受傷,另一方面在對方的勢上稍作牽引,讓他自己打出來的力化作把自己摔出去的力。”我聽了佩服不已。中國的武術不僅僅是功夫,而且包含智慧,順勢而為就是其中的大智慧之一吧。
我還有位九十多歲的忘年交,他是位軍人,年輕的時候打過很多仗。我們聊天的時候,他說:“很多時候,打仗是靠運氣的。比如,有時候敵人明明兵少﹑火力弱,但只要我們這邊軍心不齊或是指揮有猶疑,對方馬上就得勢了。對方一得勢,馬上士氣大振,我方陣腳一亂,說敗就敗,很難挽回,這就叫‘兵敗如山倒’?!边@是老人家的親身體驗。我后來也讀過一些古代的兵書,其中就很強調“兵勢”,若能順勢而為,自然事半功倍。
我們是普通人,而非武林高手或戰(zhàn)場上的指揮官,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借用他們的智慧。為人處世也得講“勢”,順勢而為,你會活得很輕松﹑很成功;逆勢而行,你就未免會活得累了。
我有個朋友,他教育小孩的方式是——你要什么我就給你什么,給個夠。比如小孩要玩電子游戲,他說可以,讓小孩玩去。直到小孩玩膩了,他還讓小孩繼續(xù)玩。最后小孩實在玩膩了,反而對這些東西不會特別感興趣了。不像有的家長,害怕孩子玩電子游戲浪費時間,每天只讓孩子玩一小時,結果孩子的癮越來越大。這就是不懂順勢而為的結果。
(摘自《一味一人生》中國華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