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師專二附小四(4)班 馬于涵
指導老師 王海芬
民防在我身邊(一)
連云港師專二附小四(4)班 馬于涵
指導老師 王海芬
小編心語
每當清晨鳥兒在鳴唱,太陽向大地投下萬道金光.我們已經(jīng)走在上學的路上,臉上掛著喜悅的笑容,胸前的紅領巾格外漂亮。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仿佛時刻提醒我們:少年強則國強!
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前進,轉眼六十多年過去了,跟著歷史流過的痕跡,回顧過去,祖國的這片土地曾被外來侵略者瘋狂地踐踏,無情地摧殘。鮮血浸沒了沃土,染紅了江河。每年的9月18日這一天,我們都能聽到這樣一個聲音,它響徹大江南北,它喚醒了中華的靈魂,它令全中國十三億人都熱血沸騰。這就是民防的防空警報,它時刻提醒我們:勿忘國恥!
新中國的2008年5月12日,也是一個無法用時間抹去的記憶。大地那劇烈的顫動,給汶川劃開了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多少生命、多少財產(chǎn)在山崩地裂的那一刻,灰灰湮滅,眼看著一條條生命無聲的離開,一個又一個的心跳終止。。就在此時,子弟兵到了,醫(yī)療隊到了,不知名的志愿者到了,他們,就是中國人民防空專業(yè)隊伍的成員,因為有了他們,才能在地震發(fā)生后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如此快速地進行重要的搶險救災工作;因為有了他們,才能把一個又一個脆弱的生命從死神的手中奪回來;因為有了他們,才能最大可能地保護了祖國的財產(chǎn)。這就是民防的人民防空專業(yè)隊!
所謂民防,是公民防護、防衛(wèi)的簡稱,是組織人民群眾平時救災、戰(zhàn)時防空的統(tǒng)稱。具體的講就是,和平時期進行自然災害與人為事故性災害的救援行動;戰(zhàn)爭時期組織人民防空斗爭,開展搶險搶修、救護防疫、治安等活動。
在現(xiàn)今的和平年代,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民防教育,掌握防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只有這樣,在平時遇到(地震、火災等)突發(fā)災害或事故時,才能有序地進行自救互救,保護自己,減少傷亡。而對于各種災害及其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技能的習得和運用,關鍵在于平時每一個公民能否自覺地、認真地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實實在在地學習、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防災救災知識及自救互救的技能,只有這樣,在突發(fā)性事件來臨時,才能處驚不變、臨危不亂,應對自如,化險為夷。
最后,我想說一句,關注人民防空,重視人民防空,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會更加堅強;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在遇到意外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再次燦爛,才會出現(xiàn)更多的笑容和光彩!
點評:
小作者通過真實發(fā)生的“汶川大地震”事件引發(fā)人們對民防的重視,號召大家平時多學知識,遇事沉著冷靜、機智應對。文章真情流露,句句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