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風明
今天,我們該如何學雷鋒
□ 秦風明
學雷鋒,首先要懂得雷鋒。雷鋒做好事的時候沒有想過要青史留名,他只是單純地以一種回報社會的心態(tài)來幫助別人,并享受助人的快樂;他做的那些好事都是很小、很平凡卻又實實在在的。
學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知行合一,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無論境遇如何,都要自覺地追求高尚的人生價值;無論職位高低,都要認真地干好自己該干的事情。見義勇為、扶弱助殘是學習雷鋒,愛崗敬業(yè)、忠實履責是學習雷鋒,保護環(huán)境、愛護公物是學習雷鋒,讓一次座、扶一把老人、給一個溫暖的問候也是在學習雷鋒。
學雷鋒,重在行動。雷鋒精神不需要反復的論辯、闡釋,只需要用具體行為去體現(xiàn)。大道理誰都會講,默默實踐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比如,微博上號召的“走路不闖紅燈,用餐不剩飯菜,上網(wǎng)不說臟話,旅游不扔垃圾”的“四不”學雷鋒,有多少人能做到?現(xiàn)實情況是,有太多的人習慣做道德消費者而不是生產(chǎn)者,他們只顧抱怨社會道德滑坡,人人不再為“他”,卻沒有想想“他”為“人人”做了什么。不同的行業(yè)、不同的人群從雷鋒精神中找到的對應點各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落實到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如果不行動,學習雷鋒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口號。在我們的身邊不乏大大小小的學習雷鋒活動,也不缺學習雷鋒的典型,重要的是要把學習雷鋒的思想內(nèi)化過程,上升為人的主觀意愿,轉(zhuǎn)化為每個人自覺自愿的行動。當“做雷鋒”成為習慣,每一個人都將會從中體驗到奉獻的樂趣與人生的幸福;當做好事、行善舉成為廣大群眾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自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風尚就能夠形成。
學雷鋒,重在實踐,要勇敢地做志愿者。學雷鋒的最終目的不是看多少人做了多少好事,而在于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當前志愿者群體越來越大,越來越具有生命力。他們不但利用活動倡新風樹正氣,更能夠在服務(wù)中心工作中提升境界、大有作為、建功立業(yè)。在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是,領(lǐng)導干部的帶頭作用非常重要。對民眾而言,可能一百個“雷鋒”的積極作用也抵不過一個貪官的破壞力。如果領(lǐng)導干部帶頭做一個真正的志愿者,以身作則,像雷鋒那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民眾必將群起效仿,雷鋒精神一定會遍地開花、歷久彌新,成為社會前進的強大助力。
(責編:張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