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播種方式對玉米播種質量及產量的影響

      2016-11-28 01:58:10呂巨智鐘昌松石達金范繼征張玉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直播玉米產量

      呂巨智+鐘昌松+石達金+范繼征+張玉+程偉東+閆飛燕+劉永紅+王兵偉

      摘要:以桂單0810為供試玉米品種,設2種整地方式(免耕、條帶旋耕)和3種播種方式(單行播種機直播、雙行播種機直播、人工開溝直播),研究不同播種方式對山地玉米播種質量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播種方式對玉米生育期、株高、穗位高和莖粗等生長指標均無顯著影響;整地方式對出苗率、播種效率和播種質量的影響是旋耕優(yōu)于免耕,雙行播種機直播>單行播種機直播>人工開溝播種;而機械化播種處理的玉米其穗長、穗粗、禿尖長、穗行數(shù)、行粒數(shù)、百粒質量等產量構成因素均較對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研究設定的6種不同播種方式中,以旋耕的雙行機播種為最優(yōu)組合。

      關鍵詞:玉米;播種方式;播種質量;產量;機械化播種;直播

      中圖分類號: S513.0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9-0100-02

      玉米在廣西是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糧食作物,是廣西養(yǎng)殖業(yè)的重要原料,也是山區(qū)人民的重要糧食,常年種植面積為55萬~58萬hm2,占廣西糧食總播種面積的 14%~16%,常年總產量250萬t左右[ 1-2],85%種植在山坡地,地塊小,坡度大,土壤黏重。特殊的地理條件和種植方式是發(fā)展機械化生產長年難以突破的瓶頸。目前,廣西玉米機播技術一直處于零狀態(tài)。研究表明,機械化播種提高種植密度是玉米增產的有效途徑,構建合理的群體結構、協(xié)調個體發(fā)育是玉米密植高產的基礎[3-5]。本試驗通過設置2種整地方式、3種播種方式,研究不同播種方式對山地玉米播種質量及產量的影響,以期為在廣西丘陵地區(qū)大面積推廣和加速玉米機械化步伐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4年在廣西農業(yè)科學院玉米研究所試驗地進行。供試土壤為褐土,土壤的基本化學性狀為有機質15.33 g/kg,全氮0.09 g/kg,全磷0.13 g/kg,速效鉀30.47 g/kg,pH值為6.33。供試玉米品種為桂單0810。

      1.2 試驗設計

      采用裂區(qū)試驗設計,以整地方式為主處理,播種方式為副處理,共設6個處理,3次重復,12行區(qū)。行長18 m,行距0.7 m,重復間留走道1.0 m,小區(qū)行間不留走道。試驗田四周設保護行4~6行。種植與管理方式同當?shù)卮筇锷a。試驗因素及水平如下:主處理為免耕和條帶旋耕,免耕為播前對玉米播種帶進行滅茬整理,不耕整;條帶旋耕為播前僅對玉米播種帶使用微耕機旋耕1~2次,標準達到深度不低于12 cm,耕層內直徑大于4 cm的土塊不超過5%,表土細碎,地面平整。副處理為2BF型單行播種機直播、BYM-2型雙行播種機直播、人工開溝直播。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播種效率:單位時間播種面積。

      重播率和漏播率:根據(jù)每穴播種數(shù)的調查,以單穴2粒、0.27 m穴距為標準,計算重播個數(shù)和漏播個數(shù),與總測定數(shù)的比值百分率分別為重播率和漏播率。

      田間調查播種效率、重播漏播率和田間出苗率,記載生育期、株高、穗位高。

      1.4 收獲測產與考種

      灌漿期每個小區(qū)選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測定株高、穗位高和莖粗。在玉米完全成熟時測產,每點測產20 m2,收獲時每小區(qū)選取代表性果穗10穗進行室內考種,測定穗長、穗粗、禿尖長、穗行數(shù)、行粒數(shù)和百粒質量等農藝性狀。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玉米生育期及出苗的影響

      田間調查(表1)結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和播種方式下的玉米生育期基本相同,總生育期為138~142 d。從播種到出苗所需天數(shù),基本在 15 d,只有免耕處理的玉米受土地板結影響,出苗偏晚且效果不佳。不同處理間拔節(jié)時間也不盡一致,除免耕處理的玉米較晚,機播較人工直播玉米晚1 d 拔節(jié);在抽雄、吐絲期機播玉米較人工直播玉米晚1~2 d,成熟期機播玉米較人工直播玉米晚2~3 d,機播玉米生育期延長,使得后期灌漿結實時間更長,對籽粒形成有直接意義。

      從表2可以看出,旋耕的出苗率好于免耕,可見旋耕滅茬處理有利于玉米出苗。經旋耕機播過的處理, 平均出苗率高于人工播種,這是由于機播均勻,深度一致,覆土鎮(zhèn)壓受力一致均勻,出苗比人工播種健壯整齊;但由于土質板結,免耕之后機播的效果不佳。而免耕人工直播在播種時受人為踐踏,加之人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對播種質量有一定的影響,造成玉米落種不均勻,偏離行向,有的與肥料落入一堆,形成弱苗,甚至難以出土,造成了缺窩斷壟。

      2.2 不同處理對播種效率和質量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和傳統(tǒng)人工播種方式相比,BYM-2型雙行播種機的播種效率大幅提高,播種用工量明顯減少。而人工播種無論效率、用工還是成本都明顯高于其他方式。以播種粒數(shù)2粒為標準,抽樣調查機械直播的漏播率。漏播率范圍在3.52%~5.26%。由此可見,當前的播種機械尚較粗糙,漏播率極高,難以滿足當前每穴播種粒數(shù)2粒的保苗需求。同時,當前播種機較高的漏播率也從側面反映了當前種子企業(yè)需要進一步提高種子質量,做到精量播種。

      2.3 不同處理對植株農藝性狀的影響

      玉米抽雄吐絲后,不同整地方式和播種方式對玉米農藝性狀的影響逐漸減小,不同處理之間的株高、穗位高和莖粗變化較小。人工開溝直播的株高、穗位和莖粗要高于機械播種,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處理間的株高、穗位高和莖粗等指標差異均不顯著(表4)。

      2.4 不同處理對玉米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實收測產及考種結果(表5)表明,不同整合播種方式對玉米產量及其構成因素有顯著影響。由于5—6月份陰雨天偏多,光照不足,不利于玉米授粉和灌漿的順利進行,從而嚴重制約了玉米產量的提高。不同處理玉米產量為5 821.40~6 158.25 kg/hm2。其中,旋耕處理的平均產量為6 033.67 kg/hm2,免耕處理的平均產量為5 938.3 kg/hm2,較前者減產1.61%,兩者間差異不顯著。雙行播種機的平均產量為6 092.15 kg/hm2,單行播種機的平均產量為6 016.88 kg/hm2,人工開溝直播的平均產量為5 848.92 kg/hm2,較前兩者下降4.1%和2.80%,三者間差異顯著。在構成因素上,機械化播種處理玉米的穗長、穗粗、禿尖長、穗行數(shù)、行粒數(shù)和百粒質量等產量構成因素均較人工開溝直播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旋耕處理的雙行播種機的穗長最長,行數(shù)和行粒數(shù)最多;各處理在穗粗和百粒質量等方面均未出現(xiàn)顯著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不同播種方式種植模式是協(xié)調高密度條件下個體通風受光條件、營養(yǎng)狀況并最終作用于產量的因素之一[6-8]。機播玉米播種深淺一致、均勻有序,在苗期易形成壯苗,在其生育期內干物質積累、葉面積指數(shù)等指標均高出傳統(tǒng)種植的玉米[9-12]。播前機器翻耕1次土地,改變了土壤板結,提高了根系的發(fā)生速度,為植株生長打好了基礎。機耕機播節(jié)省了時間和勞動力,在整個生育期內玉米長勢狀況優(yōu)于傳統(tǒng)耕作玉米,產量有一定提高。

      傳統(tǒng)玉米播種技術用工量大,單產和效益偏低,影響了農民的種玉米積極性, 因此必須對傳統(tǒng)的播種技術進行改造升級,以穩(wěn)定本區(qū)玉米種植面積。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廣西,操作BYM-2型雙行播種機,可以提高玉米的生產效率和改善玉米的播種質量,對高產、穩(wěn)產的形成十分有利。機耕機播節(jié)省了時間和勞動力,在整個生育期內玉米長勢狀況優(yōu)于傳統(tǒng)耕作玉米,產量有一定提高。加快發(fā)展玉米機械化生產是進一步增加玉米產量、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率、減輕農民勞動強度的必然選擇。同時,機械化生產代替?zhèn)鹘y(tǒng)的玉米生產方式,是未來玉米生產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閆飛燕,程偉東. 廣西蔬菜型玉米無公害栽培技術[M]. 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羅培敏. 廣西玉米生產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J]. 作物雜志,2001(1):6-8.

      [3]楊利華,張麗華,張全國,等. 種植樣式對高密度夏玉米產量和株高整齊度的影響[J]. 玉米科學,2006,14(6):122-124.

      [4]張 旭. 玉米機械化密植增產種植模式試驗研究[J]. 農業(yè)科技與裝備,2012(11):21-22,25.

      [5]李 猛,陳現(xiàn)平,張 建,等. 不同密度與行距配置對緊湊型玉米產量效應的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8):132-136.

      [6]譚福春. 玉米生產全過程實現(xiàn)機械化的調查與分析[J]. 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08(6):9-10.

      [7]曹慶利. 玉米生產機械化發(fā)展前景與展望[J]. 農業(yè)與技術,2012,32(8):42-43.

      [8]宋小琴,路戰(zhàn)遠,于傳宗. 關于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的認識與思考[J]. 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9,27(6):15-16.

      [9]姚海杰. 合理密植是提高玉米產量的有效措施[J]. 農業(yè)科技與裝備,2010(6):86-87.

      [10]楊吉順,高輝遠,劉 鵬,等. 種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對超高產夏玉米群體光合特性的影響[J]. 作物學報,2010,36(7):1226-1233.

      [11]于振文. 作物栽培學各論[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12]王 斌,李 宏,李愛軍,等. 普通株型玉米不同密度下種植模式的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4):122-125.

      猜你喜歡
      直播玉米產量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收玉米啦!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當代水產(2021年10期)2021-12-05 16:31:48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我的玉米送給你
      玉米
      大灰狼(2018年6期)2018-07-23 16:52:44
      2018上半年我國PVC產量數(shù)據(jù)
      聚氯乙烯(2018年9期)2018-02-18 01:11:34
      廣播二次傳播和可視化路徑探析
      中國廣播(2016年10期)2016-11-18 13:21:48
      最飽滿的玉米
      天等县| 黔江区| 北流市| 朝阳市| 泰顺县| 乾安县| 永顺县| 灵寿县| 玉环县| 邵阳市| 屏东县| 本溪| 新源县| 广水市| 洪洞县| 凉城县| 山西省| 正定县| 朝阳区| 乌兰察布市| 沙湾县| 托克逊县| 绥化市| 新蔡县| 商丘市| 如东县| 固原市| 搜索| 祁阳县| 林州市| 丹棱县| 策勒县| 红河县| 南皮县| 楚雄市| 呼图壁县| 武强县| 土默特左旗| 易门县| 深圳市| 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