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娟(成都體育學(xué)院 四川成都 610000)
?
乒乓球拍底板與擊球技術(shù)分析①
高娟娟
(成都體育學(xué)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在改革開放的現(xiàn)代生活中,為了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國家積極推行全民健身計劃,作為國球的乒乓球運動自然成為很多國人運動休閑、娛樂、健身的選擇。由于乒乓球運動的廣泛開展及乒乓球技術(shù)的不斷完善,再加上科學(xué)水平的持續(xù)提高,乒乓球拍底板的制造過程中也逐漸加入了各種高性能材料,以幫助運動員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對底板功能及相關(guān)擊球技術(shù)進行全面科學(xué)研究和分析,既有利于減少乒乓球愛好者選用球拍時的盲目和浪費,也有助于乒乓球運動向更廣闊的空間發(fā)展。
關(guān)鍵詞:乒乓球運動 底板 擊球技術(shù)
由于以上規(guī)定范圍較廣,因此,它給球拍制造商帶來了較大的選用、設(shè)計、制造或改裝的發(fā)展空間。在不超出以上規(guī)則的前提下,當前市場上供應(yīng)的底板,主要有以下幾種結(jié)構(gòu)。
1.1純木夾層結(jié)構(gòu)
由于各種木材性能不一,利用這一點,制造商將不同木材制成厚度不同的薄板,再根據(jù)各種性能取向組合形成新的乒乓球拍底板結(jié)構(gòu),這種結(jié)構(gòu)通常為對稱結(jié)構(gòu),層數(shù)5~7層,總厚度5~8 mm。
1.2木材與高性能材料符合構(gòu)造
這種拍子常常把碳素纖維、芳基纖維、芳碳混編纖維和玻璃纖維這些技術(shù)含量較高材料與木板結(jié)合,以提高球拍性能,通常也為對稱結(jié)構(gòu),層數(shù)少則5層,多則十余層,總厚度5~8 mm。
除此之外,在遵守規(guī)則的前提下,也存在一定的個性化定制的底板。
就一個球而言,擊打它時力量的大小、出手速度的快慢、形成旋轉(zhuǎn)的強度、弧線的軌跡、落點的位置遠近等都可以造成對手失分,從而獲得比賽的勝利,且這些因素都可以重新組合運用到比賽中,給對手造成判斷失誤的困難。這種結(jié)果的產(chǎn)生,和選用不同結(jié)構(gòu)的球拍,采用不同的擊球技術(shù)密切相關(guān)。運動員與球拍之間有一種近乎固定的關(guān)系,使用某種球拍就會形成某種風(fēng)格的打法,有時不同的運動員在使用同一種球拍的過程中,也可能改變其中的某些規(guī)律,從而形成自己的打法風(fēng)格。
由圖5可知,對照組GOT活性顯著低于試驗組(P<0.05),其他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GOT活性的高低反映動物體肝臟的健康程度,其升高的程度與肝細胞受損的程度相一致;對照組、(0.3+0.12)g/kg組的GPT 活性顯著低于(0.3+0.08)、(0.3+0.16)g/kg組(P<0.05),(0.3+0.16)g/kg組顯著低于(0.3+0.08)g/kg組(P<0.05)。因此,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0.3+0.12)g/kg的杜仲提取物及膽汁酸添加量較合適。
2.1底板與海綿、膠皮的搭配
海綿的厚度一般在0.5~2.4 mm之間,30度到50度之間的硬度。常見的海綿大都越硬越厚,彈性也就越大,擊球速度也越快,但也不是說越硬越厚就越好,那樣不僅拍子太重,而且過度的彈性也不易于控制。建議初學(xué)者選擇厚度在1.8~2.0mm,硬度在40度左右的反膠海綿或者硬度在35度左右的正膠海綿。
為了找到最佳平衡的速度與控制,要把彈力好的球拍和膠皮要和彈性差的海綿搭配使用,其中克羅地亞的年輕選手普利莫拉茲因為用了碳素底板,從傳統(tǒng)的“穩(wěn)健派”成為“歐洲三虎”之一,說明了器材不僅是打法的根基,而且選手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底板,挖掘自己的潛力,器材的改變將可能使弱項變?yōu)閺婍棥?/p>
2.2底板硬度與膠皮的搭配
底板所具有的韌性決定底板的硬度。高硬度的底板擊打出的球具有更快的速度,但是和其他韌性較強的底板相比旋轉(zhuǎn)則差強人意。底板要有硬度,硬度大了“吃”不進球,力量損耗在球的形變方面,形變超過乒乓球的彈性形變范圍就會降低球的速度,浪費能量;底板軟了,擊球速度則大大降低。
近臺快攻技戰(zhàn)術(shù)選手,以速度取勝,強調(diào)快、準、狠,需要更多的撞擊球,要求底板變形較小,就需要底板較硬、膠皮彈性較大的底板來配合打出速度較快的球。
弧圈打法的選手需要更多的摩擦擊球,打出強烈的上旋球,拍子要有很大的攻擊力和很強的穩(wěn)定性。這就要求較軟的底板和彈性較大的膠皮組合完成的拍子來配合。
運用削球旋轉(zhuǎn)變化的技戰(zhàn)術(shù)選手,需要更多地控球時間,適合選擇底板件軟且膠皮彈性較小的拍子,以達到增加球接觸拍子是在拍子上停留的時間,也易于制造旋轉(zhuǎn)。
運用攻、削兼?zhèn)浼紤?zhàn)術(shù)的選手,需要較強的攻擊力度,因此,要選用較硬的底板與彈性適中的膠皮搭配使用。
除上述這些固定模式之外,也可根據(jù)自己的打法習(xí)慣改變用拍方向。比如:有的弧圈球選手為了將弧圈球打出更快地速度,也會選擇球感較硬的底板,運用這樣的可以更容易地拉出具有更低平弧線的快速弧圈球;有的近臺球快攻選手為了在回擊對手時打出具有強烈上旋的攻球,也會選擇球感較軟的底板,這樣就可以較容易提高在回擊中的控球感;有的攻、削兼?zhèn)涞倪\動員經(jīng)常運用“突擊”“扣殺”等技術(shù),也會選擇球感較硬的底板來滿足自己的特殊需要。
由上述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不同打法的運動員在選擇乒乓球拍底板時要考慮不同的因素,針對目前市場供應(yīng)產(chǎn)品種類繁多的情況,乒乓球愛好者以及運動員在選擇底板時可以通過底板制造時的選材與其特點,了解底板性能。再加上自己打球的習(xí)慣和風(fēng)格,恰當挑選,能找到一款與自己相匹配的球拍。
參看文獻
[1]乒乓球教材小組.乒乓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95.
[2]馬淑敏.炭纖維在乒乓球板中的應(yīng)用[J].乒乓世界,2000(2):38.
[3]王吉生.乒乓球拍探秘[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36-40.
[4]張玉芳,于興文,楊威,等,對乒乓球拍“三心”的測試與研究[J].沈陽體育學(xué)院學(xué)報,1992(4):36-40.
[5]張杰.咋樣挑選球拍[J].體育健康知識畫報,2009(11):30.
[6]李克非.DIY之底板篇[J].乒乓世界,2002(3):42-43.
[7]武秀根,鄭百林.乒乓球拍微結(jié)構(gòu)對乒乓球與球拍碰撞過程的研究[J].體育科研,2006(2):59-61.
[8]邱鐘惠,莊家富,孫梅英,等.現(xiàn)代乒乓球技術(shù)的研究[M].人民體育出版社,1982.
[9]柳芳祥,張偉.球拍的創(chuàng)新與乒乓球技術(shù)的進步[J].體育科技,1997(1):48-49.
[10]畢宏宇,王豐秋.拍柄活動式乒乓球拍的設(shè)計[J].體育科學(xué),1999(5):92-94.
Table Tennis Racquet Backplane and Technical Analysis
Gao Juanjuan
(Chengdu Sport Institute,Chengdu Sichuan,610000,China)
Abstract: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modern lif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the whole nation,national actively carry out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as the national sport of table tennis for many people the choice of sports leisure,entertainment,fitness.Due to the extensive table tennis and table tennis technology constantly improving,coupled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level,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table tennis racquet bottom gradually joined all kinds of 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s,to help athletes achieve better results.Therefore,the base function and the related technolog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nalysis,both to reduce blind table tennis enthusiasts when choosing a racket and waste,can also help to table tennis to the wider development space.
Key Words:Table Tennis;Bottom Plate;Hit the Ball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a)-0151-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151
作者簡介:①高娟娟(1991,7—),女,漢,山西呂梁人,碩士,研究方向:乒乓球教育及訓(xùn)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