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閑適乎心 隱逸之樂—沈周《桐蔭樂志圖》及其鑒藏

      2016-11-30 10:18:12李艷紅
      中國書畫 2016年10期
      關鍵詞:方印沈周梧桐

      ◇李艷紅

      閑適乎心 隱逸之樂—沈周《桐蔭樂志圖》及其鑒藏

      ◇李艷紅

      明代畫家沈周(1427—1509)“山水、人物、花竹、禽魚悉入神品”,但其成就最高的還是山水畫,以淳樸渾厚、豁達儒雅而馳譽畫壇,影響甚廣 。《桐蔭樂志圖》即是他中晚年時期的一幅精品山水畫作,現(xiàn)藏于安徽博物院。1987年,由謝稚柳、楊仁愷、徐邦達、啟功、傅熹年等組成的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來皖鑒定時認定其為國家一級文物,藝術及收藏價值極高。

      《桐蔭樂志圖》,絹本設色,縱173厘米,橫86厘米。圖繪遠處淡煙輕嵐,峰巒連綿逶迤,隱隱綽綽,漸行漸遠,消失于天際,顯得畫面意境深遠。中景以大片的留白喻一溪江水,水面波瀾不興,平整如鏡,將畫面的遠景、中景和近景連貫起來。兩岸青山對峙,山上林木豐茂,蓊蓊郁郁。近處坡岸綿延,怪石嶙峋,蒲草叢生,隨風搖曳。緊鄰溪岸,兩棵高大的梧桐并肩而立,蒼勁挺拔,枝繁葉茂。桐蔭下,一烏篷船獨橫溪上,篷內(nèi)擺放幾案一張,上面的書本及筆墨等文房用具隱約可見。一隱士坐于船尾,頭帶綸巾,身著寬衣長袍,面容恬靜,正怡然自得地持竿垂釣。全圖格調(diào)幽雅,氣韻清逸,于蒼茫中見靜謐,描繪出沈周作為隱逸型文人理想中的生存狀態(tài)。雄偉的山川,寬闊的水面,參天的梧桐,皆是畫家寄情山水、避俗自逸的真情流露。

      畫面左上角沈周自題行書七言詩:“釣竿不是功名具,入手都將萬事輕。若使手間心不及,五湖風月負虛名。”鈐“白石翁”三字白文方印、“啟南”二字朱文方印各一枚。沈周的詩宗白居易、蘇軾、陸游,清新自然,雖無華麗辭藻,但句句飽含哲理,訴說畫家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與畫面的靜逸氛圍很是匹配,詩情入畫,畫意入詩,相得益彰。沈周謹遵祖訓,一生未仕,布衣終身,過著閑適自得、萬事皆輕的隱逸生活。可以說圖中的垂釣者即是他本人的化身,追求和向往的是心靈無所羈絆和精神世界的自由。

      沈周“白石翁”的名號亦同樣具有超脫世俗的蘊意,此號于成化二十年(1484)始用,時年沈周58歲。據(jù)錢謙益所輯《石田先生事略》所載,成化二十年(1484)夏四月,友人黃應龍造訪沈周居所,適有道士攜石田所作擬云林畫竹索題,黃應龍便為其題詩一首:“千畝何嘗貯在胸,出塵標格有仙風。疏髯短鬢俱成雪,消得人稱白石翁?!鄙蛑芤娭?,欣喜不已,遂署詩之后曰:“自此稱白石翁矣,意為本人虛齡滿六十歲而能忘卻塵世之喧囂?!薄?〕《桐蔭樂志圖》中明潔的天空,浩渺的山水,樂不思歸的高士,正是白石翁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也是他所向往的桃源勝境般的美好生活。在沈周的其他山水畫作中,也常見幾筆涂就的漁翁和釣舟,點綴于山水之間,其中凝結(jié)著作者的漁隱情結(jié)。沈周晚年尤醉心于吳鎮(zhèn),但與吳鎮(zhèn)大量“漁隱”題材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無奈、哀愁不同,沈周的作品更多地流露出和平恬淡的氣氛。

      據(jù)“白石翁”的印記推算,《桐蔭樂志圖》應屬沈周中晚年時期的作品,已具有“粗沈”的藝術特色。山石吸取宋元之法,用粗闊雄渾的線條勾皴山石外形,分出山石結(jié)構(gòu),加粗點皴和類似長點的短線皴,蒼勁老辣,增強了骨力和雄健感,再用濃焦墨在輪廓線上點苔。勾皴點染多法并用,筆不虛發(fā),墨不妄施。作品簡中帶繁,繁中亦有簡。岸邊的坡石和蒲草信手拈來,逸筆草草,秀勁蕭爽。近景的樹木描摹細致,勁健的線條勾勒枝干,淡墨皴染,樹葉則隨類賦彩,色不掩墨,墨不壓色。烏篷船及獨坐船尾的隱士精工細繪,尤其是人物描摹得精細傳神,衣紋及面部的細微表情都清晰可見??v觀全圖,作者構(gòu)思巧妙,設色清雅,線條圓潤挺勁、厚重凝練,山石結(jié)構(gòu)嚴謹、遠近有度,樹木勾染兼施,頗見老辣,蒼勁多姿,顯示出作者深厚的繪畫功底和非凡的藝術表現(xiàn)力。

      作為一個傳統(tǒng)文人,沈周身上有儒家孝悌、恭謙、寬厚的品德,同時他又具有道家知足長樂、不遣是非的美德,深諳中庸之道,故選擇“市隱”,而非隱居山林,完全與世隔絕,與官員名流老死不相往來。相反,他喜愛交游,與朝中官員、文人名士多有交往,應酬之作也不在少數(shù)。所謂畫如其人,筆乃心聲,正是由于他徹悟儒道思想的真諦,性情溫和,待人寬厚,淡泊坦蕩,筆端才會流露出平和靜逸的獨特風格,作岀許多類似于《桐蔭樂志圖》之類的表現(xiàn)隱逸之樂的作品,這亦是他高尚的藝術修養(yǎng)和高潔人品的體現(xiàn)。

      圖畫左右裱邊分別有著名書法家、書畫鑒定大師謝稚柳和啟功先生的題跋,皆對此畫給予極高評價。右下裱邊有孫大光先生兩枚收藏印章:“正大光明”四字白文方印、“四味書屋珍藏圖書”八字白文方印。孫大光先生是安徽壽縣人,曾任國家交通部長、地礦部長等職務,為官清正廉明,平生最大的愛好便是收藏字畫,結(jié)交了許多書畫名流,平時互贈佳作,交流心得。日積月累,所獲良多。后來,為了故鄉(xiāng)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繁榮,1987年古稀之年的孫大光毅然將畢生精心珍藏的文物和字畫捐獻給安徽博物院,才使得沈周這幅名作得以完好無損地保存流傳至今。

      謝稚柳先生在沈周《桐蔭樂志圖》左裱邊題跋:“石田此作,風蒲有元人意,人物尚有南宋遺風,有明一代宗匠,此為獨步。黃胄同志屬題,一九六零年八月,北京,稚柳?!敝x稚柳與黃胄同為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大家,皆對沈周此畫愛不釋手,認為它既有元人山水超脫秀雋的境界,又有宋人精密嚴謹?shù)乃囆g特點。

      圖畫右裱邊則是啟功先生題跋:“樹石清腴翠欲流,吳縑妙跡出長洲,石渠昔寶桐蔭鶴,相見文華殿上頭 ?!妒汅拧放f藏石田《桐蔭玩鶴圖》,與此絕似。一九八零年五月獲觀因題,時居首都小乘寓廬,珠申啟功?!扁j“啟功”白文方印、“元白”朱文方印兩枚。啟功詩中所提及的《桐蔭玩鶴圖》,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收錄于《石渠寶笈三編》。《桐蔭玩鶴圖》,縱123.8厘米,橫62.2厘米。絹本,青綠山水,圖繪湖水空明,遠山蒼翠,一高士執(zhí)杖獨立梧桐樹下,一仙鶴正渡石橋款款而來。右上角沈周行書自題:“兩個梧桐盡有涼,自扶一杖立斜陽。何堪白鶴解人意,來伴蕭閑過石梁?!鼻』实蹖Υ水嬒矏塾屑?,在詩堂處題“賞趣”二字,并先后兩度題詩。與《桐蔭樂志圖》一樣,《桐蔭玩鶴圖》亦表現(xiàn)文人雅士向往的閑適隱逸生活?!锻┦a玩鶴圖》雖屬沈周青綠細筆山水,但在遠山、近處平臺、山體的濃墨苔點以及樹木的畫法上與《桐蔭樂志圖》“風格絕似”。值得一提的是,沈周對梧桐似乎情有獨鐘,與梧桐相關的作品不在少數(shù),有名的還有藏于首都博物館的《桐蔭濯足圖》,亦表現(xiàn)“人生在適意,此外非所求”〔2〕的隱逸情懷。中年時期,他還建造“有竹居”,周圍種上挺拔的梧桐、高古的栝樹,并為其書房取名“梧栝軒”,足見其對梧桐之喜愛。

      1980年5月,這幅《桐蔭樂志圖》仍存于孫大光先生手中,彼時他任地質(zhì)部部長,與啟功先生交往甚密,其因而得以獲觀此幅名跡,不禁聯(lián)想起與之風格相似的另一件沈周舊作—文華殿所藏的《桐蔭玩鶴圖》,于是題詩以記之。1986年5月,啟功先生又得觀此畫,如見老友,欣喜萬分,奮而提筆為其題簽“沈石田桐蔭樂志圖,一九八六年五月啟功題簽”,并鈐“啟功”“元白”方印兩枚,老先生對這幅藝術珍品的愛之深情之切由此可見一斑。

      總體來看,《桐蔭樂志圖》筆墨雄健老辣,格調(diào)疏朗清新,意境清幽高曠。筆墨濃淡干濕掌握自如,似信手拈來。遠處山巒以淡墨渲染,更顯遠山浩渺,江山無際。石田題跋結(jié)字疏朗秀麗,筆法沉著穩(wěn)健,神韻俱佳。沈周不僅擅畫,書法亦是一絕,其書學黃庭堅,風格瘦勁奇崛,造詣很深。在蒼勁渾厚的畫面上,配上清新自然的詩句和遒勁挺拔的書法,互為映襯,使畫面更具詩情畫意;詩書畫相映成章,堪稱“三絕”,耐人尋味。

      人們常說,生活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沈周的山水畫多描繪江南佳景勝跡,他善于運用傳統(tǒng)的筆墨技巧,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景物,意趣盎然?!锻┦a樂志圖》用嫻熟的技法、輕松的筆墨點染皴擦,水天一色,空明悠遠,生動地表現(xiàn)了畫家清居閑逸的生活情趣,體現(xiàn)出作者平淡恬靜、高雅閑適的精神境界。沈周的一生以高隱為喜,“不樂仕進”,這幅《桐蔭樂志圖》也許不僅是幽靜、閑適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更是這位“大隱于市”的吳門領袖淡薄名利、超然自得的生命狀態(tài)的表達。據(jù)《山靜居畫論》記載,“石田筆墨似其為人,浩浩落落自得于中”。當我們再次觀賞這幅作品的時候,不禁陷入沉思。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許多所謂的藝術家唯利是圖,創(chuàng)作草率,格調(diào)低下。而沈周身上有一種吳中文人特有的隱逸情懷,不驕不躁,甘于平淡,默默為藝術奉獻終身,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注釋:

      〔1〕韓雪巖《“山靜似太古”:沈周<策杖圖考釋>》,《中國美術》2013年第2期,第119頁。

      〔2〕徐瑞萍《沈周的幾幅山水卷軸畫》,《收藏家》2008年第8期,第10頁。

      [明]沈周 桐蔭樂志圖 173cm×86cm 絹本設色 安徽博物院藏

      (安徽博物院)

      責任編輯:歐陽逸川

      猜你喜歡
      方印沈周梧桐
      明 沈周 仿子久富春山居圖卷
      中國書法(2023年5期)2023-09-06 10:00:45
      明 沈周 京江送別圖卷
      中國書法(2023年5期)2023-09-06 10:00:45
      對牛彈琴
      思維與智慧(2023年3期)2023-04-02 12:12:14
      悲鴻畫馬 天下一絕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梧桐
      沈周油畫作品
      新疆藝術(2020年4期)2020-10-15 15:00:28
      梧桐花開
      梧桐樹下
      梧桐深處鳳未歸
      买车| 青岛市| 东方市| 永泰县| 长沙县| 和龙市| 邹城市| 怀宁县| 永昌县| 桃园市| 永定县| 扶余县| 广东省| 巨野县| 延边| 汤原县| 定安县| 郓城县| 崇礼县| 陵川县| 二连浩特市| 镇康县| 南靖县| 荔浦县| 寿光市| 南平市| 华容县| 肇庆市| 喀喇沁旗| 安塞县| 唐海县| 扶余县| 威海市| 崇左市| 江津市| 金寨县| 河池市| 浏阳市| 肇源县| 民乐县|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