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培用
爆玉米花
文/孫培用
入冬后,小村開始出現(xiàn)爆玉米花的。
老家是以種植水稻為主的水田區(qū),旱田很少,但每家每戶房前屋后的院子里總會有一塊玉米生長的空間。母親把玉米種播撒在院內(nèi),玉米開始了新一季的發(fā)芽和成長。玉米,已經(jīng)作為農(nóng)業(yè)的象征進入人們的視線。某一天,我的母親會把一部分嫩生生的玉米棒掰下來,扔進大鍋里煮熟,玉米的清香四散。入秋后,經(jīng)歷收割,玉米秸稈被放倒。作為一種喜慶的象征,玉米棒被擺到屋前空場或掛在房檐下面。母親把玉米擺到陽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希望玉米能更多地汲取陽光。陽光使這些玉米顆粒變得干燥,經(jīng)過母親雙手的揉搓,玉米粒脫離玉米棒,呈現(xiàn)飽滿的金黃色,晶亮的,與院內(nèi)的稻垛遙相呼應。
一個鄰村的中年人,因為他擁有爆玉米花的技藝,走街串巷成為農(nóng)村一群孩子們關注的焦點。這時候戶外很冷,但當“爆玉米花啦……”的吆喝聲傳來,我和小伙伴們就會圍著爆玉米花的師傅在路上瘋跑。
大多是選擇村中間的一塊空地方,或者背風的院墻邊,師傅擺開陣勢。只見一個特制圓形卻挖下去一塊呈凹形的鐵制爐子,爐子兩邊有支架,爐子旁連著風箱。支架上有一個鉆罐,一邊是開關,另一邊有一個把手,把手上有一個壓力表。爆玉米花的師傅手上有些黑,滿臉的誠實和謙恭,他不時地向爐子里添煤塊,像對待一片土地一樣對待他眼前的這些家什兒。
我跑回家,纏著母親去爆玉米花。母親從里屋的袋中量出足夠的玉米,我跟在母親身后,高高興興地出發(fā)了。人很多,那時候因為條件差,村里人們的零食很少,爆玉米花的出現(xiàn)足以吸引村人,大家排起長長的隊伍。我和小伙伴們沒事做,便玩起了自己的游戲,打發(fā)因等待而焦急的時光?!榜R蓮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隊伍終于排到我們。那個師傅把量好的玉米倒進鉆罐,再把開關關上,他右手均勻地搖動著鉆罐的把手,使爐子上的鉆罐均勻受熱,左手拽動風箱的把手,爐子的煤火熊熊燃燒著。干燥的玉米在鉆罐中旋轉(zhuǎn)著經(jīng)受爐火的炙烤。他時不時看著罐子上的壓力表,直到感覺火候已到。他把鉆罐抬離了爐火,撥動那個開關,用腳用力一踩,啟動開關,完成了爆玉米花的最后一爆。人群中會聽到一聲巨響,然后還有很大一團煙霧,籠罩著這個爆玉米花的師傅,不一會便四散開來,散發(fā)出陣陣清香。煙霧中盛開無計其數(shù)的白色小花,它們只是在眼前一閃,便落入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布網(wǎng)形囊中。一粒粒金黃色的玉米開出了雪白皎潔的花朵,它的金黃色變成了玉米花上的一個點,這時的鄉(xiāng)村,盈滿了玉米花的清香,同時也盈滿了一群孩子的笑聲。
爆玉米花的出現(xiàn),是對鄉(xiāng)村的另一種洗禮,它和潔白雪花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它的清香味道使村里人們飯后更充實。我跑在母親前面,一蹦一跳地跑回家。那時候的爆玉米花完全可以同如今的各色水果相比。我現(xiàn)在還記得爆玉米花的場景,對鄉(xiāng)村那散發(fā)著清香的玉米花有了最深的記憶。那種香味,彌漫在我童年的歲月里。
現(xiàn)在的城市一隅,我也見到過爆米花的。只是原料除了玉米,還可以用大米、高粱米等,可以加糖,還有的可以加巧克力。也不再用爐子鉆罐了,而是用機器帶動,只要把原料從一端倒進,另一端就會輸出一條“流”不盡的空筒形爆米花。在脫離機器后,這種有著固定形狀的爆米花變得脆、甜,入口即融。不過,我仍懷念先前的金黃玉米,在經(jīng)歷一次爐火炙烤,變換了顏色和形狀,充滿了奇異性,而對于那時鄉(xiāng)村的孩子們,諸如我,玉米花的色彩和味道充滿童年,所以我不僅記住了鄉(xiāng)村,記住了成長,記住了情感,更記住了生養(yǎng)的父母,記住了生命的繽紛和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