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世佳多年前曾經(jīng)出過一本書,叫《十七歲開始蒼老》,在那個青春倦怠的年代,也是一本暢銷書,當時我們每天看的東西不是安妮寶貝筆下的頹廢人生,就是孫睿筆下的寂寞青春,好像每個人都活在痛苦和空虛之中,生無所樂,明明方才十來歲的年齡,卻像是看透了整個人生,說著一套一套的道理。
而現(xiàn)在,更多的時候,我們選擇緘默,面對看不慣的事情,遇到不喜歡的人,往往一笑而過。朋友圈里的狀態(tài)一個比一個高冷,好像每個人都故意裝作對對方的事情不感興趣,控制住手中那個點贊,把不熟悉的朋友分組,過濾不想看的人的朋友圈,有時候手一滑發(fā)出去的狀態(tài),眼看三分鐘還無人回復,立馬回頭來個秒刪。
就是這樣的我們,不再無病呻吟了,不再隨意開心了,要說出討別人歡喜的話,要討好比自己身份高貴的人,要懂得“忍”,要懂得克制,擔心別人說你還活在無病呻吟的年齡。
前兩天還在和朋友聊天,說起四五年前我剛開微博的時候,那時候一天可以發(fā)無數(shù)條微博,心里有什么話都愿意往上po,但是現(xiàn)在呢,大家一個比一個在意那140字的內(nèi)容,沒有雞湯也要段子,那些看似提煉的人生金句被不斷模仿改寫,換湯不換藥地“鼓舞”著每晚入睡和清晨起床的人,不頹廢,正能量,簡直就是標桿是榜樣是催促生長的沃土和營養(yǎng)。
可是,聽了這么多道理,大部分人還是過著窮困潦倒碌碌無為的人生。你寧可給你不認識的偶像留言,和你完全不了解的陌生微博發(fā)私信,其實你和當年的自己沒有什么區(qū)別,你還是會執(zhí)念,會心煩,會因為拿得起放不下而討厭自己,會質(zhì)疑生活,排斥安慰,會在自己給自己設的圈套里轉(zhuǎn)圈,這時候,你看悲劇會流淚,看喜劇也不一定開心,你將歌詞里的一字一句摳出來放在自己的經(jīng)歷里,讓那些閃耀的旋律來粉飾你的心情。
然而,這就不是無病呻吟了嗎?要是你真的老了,你應該只會守著電視打著毛線,候著播了又播的《還珠格格》,和樓下街坊鄰居扯扯家常,飯后跳圈廣場舞,看什么朋友圈,看朋友轉(zhuǎn)轉(zhuǎn)圈就好。
所以,請繼續(xù)大膽而無畏地無病呻吟,因為我們還年輕,真正的正能量不是摘抄幾個句子,而是好好清空一下肚子里的負能量,只有你自己真正開心了,才不會去麻煩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