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萍
2013年,我?guī)е腋?、溫馨和憧憬的心情,微笑地步入了校園,走進了這個即將賦予我自豪、榮譽、責任和使命的充滿奇幻的世界。在這個擁有56個孩子的大家庭里,我將成為其中的一員,并與他們一起并肩成長,同時很多問題也將接踵而至,我將如何面對他們,如何將多年所學、所想應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也成為我思考最多的問題。當我走上講臺,凝視著那一雙雙渴望信任、真誠而友愛的眼神,我心中有了答案,那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走路。在鼓勵中,讓孩子學會自信;在認可中,讓孩子學會自愛;在自育中,讓孩子學會成長。這三點就成了我管班、理班、建班的理念支撐與實踐的落腳點。下面是我在班級教育工作實踐中發(fā)生的兩個故事。
【案例一】13歲的男孩小煜,其父母因為感情不合已經(jīng)離異,由于父親長年在外打工,多年來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長輩們對小煜很溺愛,缺乏嚴格的管束。雖然小煜腦子機靈聰明,接受能力強,懂得的道理也多,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他一直對學習沒有真正產(chǎn)生興趣,且行為習慣很差,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經(jīng)常不聽課還干擾別人,完不成家庭作業(yè)已是家常便飯,而且,聽不進任何人的批評,只要聽到一點對自己不利的聲音就會情緒激動,與他人斗嘴、爭執(zhí)是常事,對別人的錯誤總是抓住不放,有一種幸災樂禍的心理。面對這樣一個學生,我首先從同學、其他老師以及他的爺爺奶奶那里了解情況,通過與他們的多次溝通,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小煜雖然表面上在課堂上擾亂紀律,在課下與同學無法融洽相處,其實他內(nèi)心渴望得到別人的注意與關愛,他違紀的初衷并非想真正與誰作對,而是想利用一些奇異動作和破壞課堂紀律的方式來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抓住了這一點,我就常常抓住他違紀過程中的“閃光點”,在表揚、鼓勵中,激發(fā)他學習的熱情,我一方面利用他上課愛說話的天性,發(fā)揮他的長處,讓他做了班級語文課課前三分鐘的小主持人;另一方面,我利用他膽大、有魄力的個性,讓他當上了班級一個值周小組長,以此通過組內(nèi)全體學生的監(jiān)督,強化提升他的自制力和自主性,同時,我還時常用空余時間找他談心,給他補課。功夫不負有心人,現(xiàn)在他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雖然上課偶爾還會開小差,但絕大部分時間能認真聽講,發(fā)言也較以往積極,而且能及時完成作業(yè),學習成績也在穩(wěn)步提高。
【案例二】小牧是一個富于才氣、腦子聰明的男孩子,他好動、好說、倔強,但自我約束能力差,尤其是課堂上,他的夸夸其談不但影響了周圍同學聽課,而且嚴重干擾了老師的授課進度。就在我一籌莫展之時,教育家周宏的賞識教育理論提醒了我,他說:“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質(zhì)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與欣賞?!?“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壞?!边@些話語,猶如明燈,點燃了我走進小牧心靈的路,于是,我決定再試一試。一次他又沒有完成作業(yè),我把他叫到跟前,平時能說會道的他,這時就像蔫了的茄子,皺著眉頭,等著我的批評。我沒有提作業(yè)的事,而是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小牧,你的腦子很聰明,不只是老師這樣認為,咱們班同學也這么認為,我想請你幫個忙,明天我想講課外作業(yè)第8頁的內(nèi)容,想請你幫忙把答案寫出來,你能幫老師這個忙嗎?”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微笑著使勁點了點頭。第二天一份完整的作業(yè)交到了我的手上。課上我拿著他的課外作業(yè)講解答案的時候,他自豪又自信地看著、聽著,當我面對全班同學的猜測、疑惑,大聲地說:“這是小牧同學做出來的?!痹趯W生的掌聲中,這個從未臉紅的孩子,第一次因為難為情,低下了頭,但我相信,此時他心里充溢的一定是滿滿的自信和奮發(fā)向上的勇氣。
上述兩個案例,只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個插曲、一個縮影,但正是這一個縮影、一個插曲,使我明白了,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態(tài),必須要讓學生在心里記下“我行,我能”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這樣才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要學會“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走路”,要學會以一顆寬容之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允許、肯定他們個性差異的存在,若如此,我們做班主任的,才能使有某方面特長的學生找到自己的發(fā)展空間,才能使不同的小舟看到自己前進的目標,產(chǎn)生揚帆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