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帝后的生活,到了慈禧這兒,比康熙乾隆都講究、奢華。這可高興壞了那些當奴才的——當奴才的,就希望主子奢華,越講究越奢華越好。
比如慈禧吃的雞蛋也是雞下的蛋,每個卻要花二兩銀子!其實那時候一兩銀子就能買大約150個雞蛋。清廷祖制,不許帝后吃飯對一道菜連續(xù)吃幾筷子,就是說慈禧一頓飯就是吃雞蛋,連一個雞蛋都吃不了。盡管如此,您也不能給慈禧上菜上一個雞蛋,在盤子里滾來滾去的呀。您就可想而知,一頓飯用的雞蛋,慈禧最多吃一兩口,可所花的銀子,都到了誰的口袋里去了?所以,那些奴才們,都希望主子越奢華、越講究越好,吃雞蛋多寒磣吶?老佛爺您最好吃鳳凰蛋!
這些,慈禧知道嗎?不會不知道??伤徽f破——潛規(guī)則或者說心照不宣的是奴才們沒好處,你怎么能嚴苛地要求他們?奴才們在您這兒得不到好處,您怎么能一口吃得不順溜兒就摔盤子摔碗責罰他們?
這就是所謂富貴氣象:包容、含而不露、裝不知道,甚至不屑于知道。揚州鹽商老黃家,富到什么程度?花園堆假山,用純銀!就這樣的財主,查賬發(fā)現(xiàn)采購的雞蛋每枚用銀一兩,就懷疑廚子貪污,把廚子給炒掉了。換了廚子做雞蛋,再也做不出從前廚子做的雞蛋那么好吃。后來才知道從前的雞蛋是廚子自家用名貴中草藥喂養(yǎng)的雞下的。您看,這一查賬,就看出財主只是有錢,沒有富貴氣象。未歷三世,黃家就煙消云散,有人還發(fā)現(xiàn)黃家的后人在揚州街頭露宿乞討呢。
溥杰少時,想買一部德國產(chǎn)的相機,他把自己的想法對王府的主管太監(jiān)交代了。末了多問了一句:這相機要多少錢?這一問,可不得了了——那太監(jiān)面帶鄙夷地回話:喲!您是爺呀!您問這干嗎?您有事兒交給奴才辦就得了。太監(jiān)這很不莊敬的回應,竟然讓溥杰感到十分羞愧——是啊,當爺?shù)模筒辉搯栠@等小事兒,有失身份。
可是,讀書人當了大官,當了宰相這樣管理天下大事兒的官,過去不能關(guān)心的小事兒,就成了天下大事——漢代丙吉當丞相,有一回外出,在長安城里看見一群閑皮爛娃打群架,當場都打死人了。丙吉的車子路過現(xiàn)場,他連往窗外看都不看。到了城外,他看見一頭牛路過,那牛喘息的聲兒特別大。丙吉就停車下來,親自問牛的主人:“這牛怎么回事兒?”隨行的部下不理解:“丞相您怎么不關(guān)心打死人那么大的群體性事件反而關(guān)心一頭牛呢?”丙吉說:“長安城有自己的黨政領(lǐng)導、有公安局長、有城管、有維穩(wěn)辦,還用我親自管這事兒嗎?我只需要到年底考查干部的時候,根據(jù)長安的治安情況給他們升降獎懲就是了嘛!可是,牛就不同了,今年天氣還早,牛就喘得這樣厲害,會不會發(fā)生啥異常性氣候???氣候影響農(nóng)事,關(guān)系到糧食的收成,宰相是國家的CEO,主管天下人的吃飯問題,我能不問牛嗎?”
(摘自“許石林新浪博客”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