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在他的領導和影響下,辛亥革命結束了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孫中山先生也第一個響亮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并且他堅信中國強盛起來以后,“要對于世界負一個很大的責任”。三民主義綱領、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艱苦奮斗精神是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最中心最本質最偉大的遺產”,是“對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
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寶貴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為他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而繼續(xù)奮斗。
孫中山先生改造中國社會和推進社會進步的歷程,以及作為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最忠實的繼承者—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改革開放實踐,告訴我們:一切成功發(fā)展振興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適合自己實際的道路的民族,改造中國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這個結論,也是我們在系統(tǒng)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之后得出的。今天,我們要開創(chuàng)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就必須樹立宏大歷史視野,把握世界發(fā)展大勢,聆聽時代聲音,勇于堅持真理和修正錯誤。
堅持真理和修正錯誤,都需要勇氣,不僅自己不能停止探索前進的步伐,不拒絕修正自己的思想和主張,更要有勇氣“把責任扛在肩上,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
勇氣的來源是堅強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就像孫中山先生說的那樣,“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要追求“造成獨立自由之國家,以擁護國家及民眾之利益”,要具有“以吾人數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死之根基,其價值之重可知”的覺悟,再苦再難,只要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應乎世界進步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那么,“終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紀念是為了更好的出發(fā)。實現中國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富裕,我們還有很多困難和風險要去戰(zhàn)勝。每一個中華女兒都能從孫中山先生身上不斷得到鼓舞自己前行的精神動力。
策劃|南風窗編輯部 統(tǒng)籌|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