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琳
沉默的慢阻肺
◎ 王 琳
老吳是一名慢阻肺患者,近五年來,他最怕秋冬季。他說,這是因為秋冬季的天氣最易使他的病情不穩(wěn)定,而且,秋冬季穿的衣服漸多,坐在床上穿脫衣服就會讓他氣喘吁吁,走兩步樓梯更是要花上一二十分鐘。為此,他經(jīng)常是哪里也不敢去,連樓也不敢下,每年這時都逃不了要住院。
肺臟在呼吸過程中,氣體通過氣道進出,如果吸煙、感染、空氣污染等因素損傷氣道后,氣道就會出現(xiàn)慢性炎癥,時間一長會造成氣道管腔狹窄,使呼吸時氣流受阻,導(dǎo)致肺功能障礙,這就是慢阻肺。它是不可逆的,并呈進行性發(fā)展,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都屬于此病范疇。
冬季是慢阻肺患者的一道坎,一些老病號到了冬天只得住院靠吸氧和藥物控制。氣溫變化大,患者很容易感冒,而一場感冒就可能引起慢阻肺的發(fā)作或使病情加重。為了讓病情長期穩(wěn)定,該用的藥物不能停服。
治療慢阻肺是一場持久戰(zhàn),關(guān)鍵在于病情緩解期就采取積極的預(yù)防措施。專家提示,慢阻肺患者不必忌諱運動,有氧運動是比較適宜的運動形式。
患者最好每天步行1個小時,早晚各1次,注意避開寒冷的時段,穿著舒適寬松的衣裝和軟底鞋,選擇在平坦的地面行走。
(摘自《人人健康》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