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明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關系
相 明
對于高校中的校園文化來說,它不僅是具有區(qū)域性特征的社會亞文化,它還在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設里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一個校園的校園文化積極向上,健康而且高雅,那么必然會推動大學生思想的發(fā)展。因此,文章具體分析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進一步分析了加強思想建設的途徑。為相關建設者提供理論參考。
高校 校園文化 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
對于高校校園文化來說,它是社會亞文化的一種,并且在建設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里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在校園這一特殊環(huán)境下,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大學生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也影響了學生的思想觀念。在對大學生發(fā)揮作用的時候,它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有效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卻削弱了思想教育的作用。由于社會上的多種文化共同影響,加上信息傳播途徑不斷增多,怎樣在這一背景下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的發(fā)展,是相關建設者必須努力研究的課題。
(一)物質文化的保障、強化功能
由于校園文化的文化底蘊濃厚,加上校園格調比較清新,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環(huán)境保障,它有利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另外,校園物質文化可以推動所學知識變成自身品德的轉化。如果校園環(huán)境比較有文化特色,充滿了濃厚的思想氛圍,那么學校里的多種物化的東西都會有校園特色,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會有一定的文化享受,在其中感受到校園文化的同時,積極傳承校園文化。
(二)行為文化的聯(lián)接、傳輸功能
對于高等學校來說,它是培養(yǎng)社會所需人才關鍵的場所,在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時,推動學生形成自身的價值觀。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教師所體現(xiàn)出的創(chuàng)新理念和進取的精神,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在進行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引導時,校園里舉辦的多種活動可以使學生自愿接受教育。舉例來看,文化藝術節(jié)和書畫展示、體育比賽合唱比賽等都可以穿插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寓教于樂”。在整個校園里,校園行為文化是動態(tài)的,它在進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里發(fā)揮自身的“紐帶作用”,實現(xiàn)社會主導思想和價值觀念的有效連接。在校園的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里,大學生判斷是非與真假的能力不斷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而其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也大大提高,從根本上來看,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人格。
(三)制度文化的約束、規(guī)范功能
對于各個高校來說,它們是按照教育的目的結合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來制定自身的規(guī)章制度,一方面它體現(xiàn)了高校的辦學方向,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目的。高校的制度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什么該做、什么可以做和什么不該做、應該怎樣做等等多個方面。在高校里,其制度文化發(fā)揮著約束作用,使得學生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另外,通過強有力的規(guī)章制度,可以維護學校秩序,保障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具體的實踐過程里,通過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實行嚴格的管理,可以有效減少學生遲到早退現(xiàn)象,也有效控制了學生的賭博和酗酒現(xiàn)象,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從更深層次上來看,制度文化有利于學生形成更好的人格。
(四)精神文化的凝聚、感染功能
對于大學生個人來說,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受人的自覺影響,除此之外,也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要發(fā)揮積極性和自身的能動性,利用好多種環(huán)境,實現(xiàn)對學生的思想熏陶。在校園文化里,學生一方面是參加文化活動的參與者,另一方面也是進行文化活動創(chuàng)造的創(chuàng)造者。通過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精神文化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其穩(wěn)定性,使校園精神文化產生長遠影響,在學生的自覺行為里實現(xiàn)進一步強化。
在校園文化里,精神文化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任何一所高校的精神氛圍和理想追求都是有特色的,它們是學校的主要標志。一方面,校園的精神文化突出了校園群體的理想和信念,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一)準確把握校園文化內涵
在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時,必須理解校園文化的重要內涵,才可以有效開展校園文化建設?,F(xiàn)在來看,對于校園文化的含義沒有明確規(guī)定。很多學者認為,校園文化不同于課內文化,所以必須區(qū)分開來,也就是說,普通的教學活動要和校園文化存在差異。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校園文化僅僅是精神方面的文化,而其他的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等都和校園文化無關。很顯然,這些看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這些落后的思想不利于校園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對于任何一所高校來說,他們實施每一門課程都發(fā)揮著育人的作用,因此每一個老師都是教書育人的主體。在進行大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時,要逐漸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逐漸挖掘多種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通過有效滲透到校園各個角落,使校園文化可以和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等有機結合,共同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建設。
(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方向
在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時,要堅持黨的領導,使文化建設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里,校園文化發(fā)揮著巨大作用,所以在進行構建的過程里,要不斷堅持社會主義,通過主旋律的弘揚,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在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時,領導階層要發(fā)揮作用,通過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作用,實現(xiàn)校園文化建設共同促進。
(三)抓住薄弱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正確處理“硬件”和“軟件”的關系
在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時,硬件指的是校園的物質文化,而軟件則是指其中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種文化。在進行校園環(huán)境設施建設時,它可以有效改善其中的政治教育條件,也可以有效提高校園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加強校園的思想政治教育時,通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加強校園思想政治建設普及,為培養(yǎng)高道德水平的人才做出貢獻。在建設硬件設施時,必須按照學校的具體狀況量力而行。在建設軟性文化時,可以使得學生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里受到熏陶,所以更應該提高對“軟件”的重視程度。在建設“軟件”時,通過“人性化”的制度,實現(xiàn)對于文化的建設。不過,在制定制度和后續(xù)貫徹落實時,不能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打壓,而要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有效反饋。對于制度建設來說,如果得到了學生的認同,就可以發(fā)揮制度的積極作用。另外,要建設積極的環(huán)境氛圍,建設良好的學風和教風。對于教風來說,通過教師的嚴謹態(tài)度為學生樹立榜樣,利用高素質的道德水平引導學生,實現(xiàn)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在校園里,樹立良好的考風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保障??硷L的完善可以保障學風的發(fā)展,而在培育校園精神時,要通過精神的強大力量,吸引師生的注意力,使師生可以致力于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四)增強校園活動的藝術性和思想性
通過分析現(xiàn)在多個高校的校園活動可以得知,由于行為主體的多樣性,所以高校校園開展的活動也存在多樣性。很多校園活動由于沒有藝術性,加上主觀思想不明確,所以很難起到應有的作用。在開展校園文化的多種活動時,必須使主辦者明確舉辦活動的目的,換句話說,要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何種能力必須明確。所以,不管是校級領導還是院級領導來說,學生會干部必須加大審查力度,通過有意義的校園活動,有效支持學校的思想道德建設。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必須通過開展校園文化,實現(xiàn)理想信念教育。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通過和學校的具體狀況相結合,和重大節(jié)日有機結合,實現(xiàn)對于多樣活動的開展,使健康的校園文化生活成為校園文化的主要潮流,進一步建設有民族文化特色和社會主義特色的校園文化。通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把愛國主義與時代精神和校園文化有機結合,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豐富的校園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校園的精神環(huán)境水平,使學生在不斷的實踐工作里增長知識,提高素養(yǎng),為社會建設全面人才。
在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時,有利于推動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兩者存在密切聯(lián)系。由于時代不斷發(fā)展進步,所以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在這一背景下,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多管齊下,共同為校園文化建設做出努力,帶動大學生思想文化水平不斷提高。
[1]朱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62).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
[3]江澤民.努力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M].人民日報,1996(10):10.
(作者單位:吉林農業(yè)大學)
相明(1982-),男,漢族,碩士研究生,吉林農業(yè)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