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鷹升(彝族)
大涼山記
→吉布鷹升(彝族)
冬日是漸漸來臨的,又像是突然到來。九月后,天氣日漸寒冷,天空里飄下了細(xì)如發(fā)絲的雨,遠(yuǎn)山降下了第一場白雪。草木葉子在漸漸枯萎,柳樹、水杉、紫薇、珙桐樹、落葉松的葉子開始泛黃飄落,艾蒿的莖葉散發(fā)出衰敗的氣息。鳥兒開始往暖和的南方遷徙,聲音沉寂了。然而,草木并非全都在枯萎,有的草木依然在寂靜地綻放燦爛的花朵,如廣玉蘭、紫菀、一年蓬,甚至到了十一月初有時候山里的杜鵑還在開放。到了冬至,落葉樹都光禿禿了,顯得疏疏朗朗。在寒冷的高山,只有臘梅、蒲公英在綻放。大地顯得無比蕭瑟荒涼。不過,草木在凍土里悄悄然生長著莖葉,稍微留意草木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枯萎的艾蒿已經(jīng)露出了新鮮的綠葉。伯勞、鵲鴝仿佛過著隱逸生活,不再啼鳴了。山林里灰色的林鶯、紅嘴藍(lán)鵲卻有時依然歡叫著。氣溫驟降到零下幾度,很多鳥兒在寒冷的空氣里打著寒戰(zhàn),饑寒交迫,在嚴(yán)寒的冬天后迎來春光明媚是多么幸運。山谷里的溪水變成了白練,懸崖上掛著晶瑩的冰凌。水面上積了透亮的冰,水仿佛凝固了,然而水底下的水寂靜地流淌著,發(fā)出叮咚叮咚的聲音。雪從天而降,紛紛揚揚飄落著,大地漸漸變得白皚皚一片。云雀從高山飛至低洼過著群居的生活,不時啼叫幾聲。白鷺在低低地飛翔,它的飛翔從來是優(yōu)雅高貴的,仿佛是冬日的詩行。野鴨嘎嘎嘎歡叫著,在湖泊里浮游,或是在湖畔的麥茬地上空飛翔。白鹡鸰翹起尾巴吱吱啼叫,在低低地飛翔,時而在河流堤壩上停停飛飛。野鴿子在遠(yuǎn)處的樹林里發(fā)出一陣陣洪亮的叫聲。在白雪的覆蓋下,森林里顯得更加靜謐。雪上留著飛鳥、野兔、野豬、狐貍、狗的足跡,清晰可見。有的鳥兒在瑟瑟發(fā)抖,有的鳥兒從樹上撲棱棱起飛,隨之那棵樹上的積雪在無聲地掉落,有的鳥兒在低低地飛翔穿梭?;颐擅傻脑旗F籠罩著森林,使得大地仿佛變得死寂了,前方的能見度不過幾米而已。遠(yuǎn)處,某個村子的狗在嗚嗚吠叫著,仿佛在啼哭,天空顯得壓抑郁悶。微風(fēng)吹來,樹上的積雪在悄然掉落,樹枝抖動了一下,地面上傳來窸窣的聲音。世界仿佛無聲地消融在了寂靜的霧里。樹林邊沿的湖泊也是死寂一片,那里偶爾響起了野鴨撲棱棱的振翅聲,又即刻消失了。太陽從濃重的霧里露出了明晃晃的臉,四周立即響起了積雪在悄悄然融化掉落的聲音。霧在悄悄然散去,漸漸露出了樹林、草坡、湖泊。羊群在草地上啃草,不時傳來羊羔咩咩的叫聲?;疑牧助L在低低地飛翔。草鹀棲息在火棘樹上啁啾啼叫。云雀為溫暖的陽光歡叫。天空一片晴朗了,鷂鷹在空中飛翔,忽而俯沖而下,忽而盤旋著,忽而尖叫一陣。雪后的天空碧藍(lán)如洗,多么純凈、深邃。烏鶇、紅尾水鴝、白頂溪鴝在山谷溪流上空歡樂地啼鳴,麻雀叫嚷著飛到一眼噴泉下洗浴。遠(yuǎn)山的殘雪在陽光照耀下悄悄然融化著,一輪月亮像一枚云朵掛在藍(lán)色的天空。
枯葉覆蓋了小徑,踩上去沙沙作響,走著走著我差點迷路了。水流潺潺,腳下枯葉脆響。一群小鳥撲棱棱棲息樹上吱吱啼叫,其中一只背部羽毛微紅,這種鳥是我第一次所見的。我停下腳步,凝神屏息仰望,然而,它們太警覺了。一會兒一只只陸續(xù)飛離,把叫聲聒噪的余音留給了寂靜的白楊樹。
灌木叢林里傳來鳥兒叫嚷的聲音,是褐頭山雀、煤山雀、黑冠山雀在啼叫。我的腳下稍微發(fā)出輕響,山雀便警覺起飛。有的仿佛在空中舞蹈,啼叫著落下,不一會兒,另外一只又起飛,同樣展示它的舞姿。它們的啼叫和舞姿仿佛是一場競技賽。這個時節(jié),它們無須為了博得異性的青睞而賣力啼叫和舞蹈。
溪流的潺潺聲,鳥兒的叫嚷,枯葉的沙沙聲,讓人仿佛融化在山林間的聲音。
榿木樹上留著稀疏的斑駁的葉子,迎風(fēng)輕輕搖曳。
火棘上掛著瑪瑙紅的果子,一棵刺莓上綻放一朵雪白的花朵。
紫菀、大薊草、一年蓬兀自開著,并非因落葉枯黃的時節(jié)而凋謝。
請聽,除了山雀,還有柳鶯、灰色林鶯、“其啊哦”、朱雀等鳥兒的啼叫,不過你很難見到它們的身影。即使有幾只棲息樹上,它們很快閃入了密林深處。它們隱匿樹林里,有的啼囀,有的啁啾,有的叫嚷,有的喋喋不休,有的呼朋喚友,有的叫一兩聲又止語了,有的尖聲細(xì)語,有的溫柔如清風(fēng)細(xì)雨……對于自然的感受,鳥兒比人類耳聰目明,一旦風(fēng)吹草動,它們立刻警覺起來。
我止步屏息,想一只鳥兒落在我的肩上又飛離,是多么讓人驚喜的事情??墒?,不管是山雀,還是其他鳥兒看見了我便立刻驚飛閃入遠(yuǎn)處。
坡上枯黃的蕨草沒有了芳香。不過,枯蕨草垛卻散發(fā)濃郁的余香。
枯干的芨芨草迎風(fēng)點頭致意,乳白香青雪白的花色和香味淡去。
山雀、灰色林鶯等鳥兒依然啼叫,山林染了點點紅、黃色,一只灰色的鷂鷹在上空低飛盤旋。
溪流涓涓,或是叮咚響。
我沿著蜿蜒小徑走去,一兩只蛐蛐叫聲稀疏。循聲尋去,那聲音止住了,它分明感知到了我的腳步聲或是氣息。
在一座山頂上,一棵棵枯萎的蕨草鋪在那里,一棵矮小的杜鵑抽出了鮮綠的莖葉,另外幾棵結(jié)了綠色的花骨朵。
牧人的吆喝聲傳來,又消失在寂靜里。
鳥兒依然啼囀,或啁啾或吱吱……
坐落在山岡上的村子,白墻灰瓦房升起了裊裊炊煙。村子后山,上空太陽和云彩在醞釀一場光影舞會。一會兒,我上空薄薄的白云間露出淡淡的藍(lán)天。我淡淡的影子落在草坡上,漸漸變得濃重。
我躺下來,閉目聆聽自然。除了溪流的潺潺,鳥兒的啼叫,山谷寂靜籠罩。
如果夜宿野外,又會遇上怎樣的境況呢?溪流和風(fēng)的聲音,林鸮的鳴叫,都讓人恐懼的。
忽然,遠(yuǎn)處傳來了啄木鳥敲擊樹木的聲音。
我下山的時候,鳥兒依然歡快地啼鳴。它們在破曉、中午、黃昏不同時間的啼鳴,在我聽來沒有什么不同。不過,如果仔細(xì)辨析應(yīng)該是有不同的意味和韻律。
一叢茂密的樹林里,一種灰色的留鳥在啼鳴,簡直是歡叫,我躲在那里偷聽。它不住地啼囀,把歌聲傳給山谷和溪流。我又輕輕地窺視,樹枝輕輕抖動了幾下。
忽然,幾只紅嘴藍(lán)鵲啼叫著,落在離我?guī)酌走h(yuǎn)的一棵樹上,它們好奇地張望我。其中,有一只飛落在我下方的樹梢上。這種兇猛的鳥會對灰色的留鳥發(fā)起攻擊嗎?然而,留鳥若無其事地啼囀。幾只紅嘴藍(lán)鵲慌慌張張地飛入了遠(yuǎn)處。
一條引水渠的水緩緩流淌,一根細(xì)枯枝不住地輕搖,極像一條響尾蛇在搖動尾巴,卻原來是溪流的作用。
它騎在一塊巖石上,幾條手臂粗壯的根須從灰黑色的巖石上伸向四面八方,然后深入地下土里,看上去就像一把巨大的手鉗張開抓住了東西,又像是一只老鷹的利爪抓住獵物奮力騰空而起。
它是一棵喬木杜鵑樹,大概高八米多,粗壯的主干一人合抱有余,從主干上生出兩根枝干,又各分出兩根比大腿還粗壯的枝干向上生長,然后從這些枝干上又長出許多枝干,托起了巨大的樹冠,如淡綠色的浮云。
它的根須覆蓋了松軟的、綠色的苔蘚,緊緊咬住那塊石頭,絲毫不松懈,牢牢地扎進地下。石頭的背面也覆蓋了綠綠的苔蘚,四周的土和亂石覆蓋著枯黃的草。
它的枝干上掛著長長的、綠色的松蘿,和根須上的苔蘚相映成趣。
它的后面五六米處,有一棵同樣高的常綠杜鵑樹,相比之下,生存沒有那么艱難,很幸運地從松軟的土里生長出來,顯得很輕松自在,似乎生來不知愁。
它的兩側(cè),與它最近的兩棵樹木,一棵是杜鵑樹,是從一棵朽木樁上長出的,高二米多,樹冠蔥綠,精神煥發(fā)。另外一棵是不知名的樹木,光禿禿的枝干似乎已經(jīng)枯朽,有些地方覆蓋了暗綠色的苔蘚。這棵光禿禿的樹木,它的年歲估計只有十多年,整棵樹看起來像一只手伸向地里去抓住石頭。它是從幾塊亂石上生長出來的,根須像伸出手指抓住東西,但是并不幸運。也許,它的種子落在那塊石上,遇到雨水和石上薄薄的土壤,便靜靜等著時機發(fā)芽,然后伸出纖細(xì)的、柔弱的根須,漸漸長高,可是它在地下的根須遇到了亂石堆,從土壤里吸取的營養(yǎng)越來越少,從而使其枯萎了。
比起枯萎的這棵光禿禿的樹,那棵騎在巖石上的喬木杜鵑是很幸運的,生命力也更堅強。它的種子,被風(fēng)、鳥、或是雨水帶到那塊黑褐色的巖石上,那里撒落了同樣被風(fēng)吹來的薄薄的土壤和枯葉,土壤枯葉被雨水露珠浸濕,暖和的陽光像牛奶般傾瀉下來,便悄悄然抽芽,破土而出,并向四周伸出細(xì)弱的根須。但是,那層薄薄的土壤枯葉,經(jīng)不住暴雨和風(fēng)吹。于是,它時時刻刻感到命懸一線,所以它比其他樹木更懂得生命的珍貴,從而時時刻刻不松懈,奮力生長,把纖細(xì)的、柔弱的根須伸向那塊石頭上覆蓋的綠綠的苔蘚里面,然后又往下伸出,終于挨著了地面。它又日夜把根伸向地底下,那里有足夠的營養(yǎng),終于放心地松了一口氣,不再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它的枝葉高傲地迎風(fēng)搖曳,沐浴在澄澈的陽光下。它長高后開放了一朵朵雪白的花朵,飄散濃郁的芳香氣息。周圍的樹木都為它歡呼,鳥兒飛來為它唱贊歌,還有蜜蜂、蝴蝶高興地采蜜。
每年五月,它便悄悄然開放了朵朵雪白的花。那么多溫暖的花朵,帶著笑容,簇?fù)碓谥θ~上,好不熱鬧呢!
這是一棵紅樺木,樹齡大概三十多年了,僅留下粗大的樹樁,已經(jīng)腐朽,干枯的樹皮也已剝落,長了綠綠的苔蘚。
在這片原始森林里,已經(jīng)腐朽的樹木不少,有紅樺木、青岡、杜鵑等,它們有的是被人砍伐,有的是被雷電擊,有的是被風(fēng)吹倒的,隨著風(fēng)吹雨淋,漸漸成了朽木。其中,有的樹木已經(jīng)從朽木上長出挺拔的大樹,可是那棵高大的朽木還不倒下;有的是從一棵朽木里生長出兩棵樹木,相互競爭著,仿佛互不相讓,不然只有死路一條;有的是從朽木兩旁生長出來擁抱著,仿佛生死不離。
這里生長的紅樺木直入蒼穹,青岡樹樹冠如巨大的云朵,杜鵑樹枝干張牙舞爪,如果不是穿過這片樹林的那條依稀可辨的小徑,讓人覺得還保持著荒野狀態(tài)。樹林茂密蔥蘢,寂靜的,鳥兒鳴叫的時候,更顯得靜謐,甚至冷清陰森。置身于其中,令人感到有些膽怯,一陣陣沙沙的響聲也會引起驚懼。
我從這棵紅樺木樹樁旁邊走過,驚訝于它上面長出的一棵杜鵑樹和一棵紅樺木。紅樺木樹樁已經(jīng)枯朽,稍微用手指捏一下,或是輕輕戳一下,木質(zhì)松軟如塵沙。它不是雷擊的,是牧人砍伐掉的。它在這里生長的歲月,日日夜夜和風(fēng)私語,白天沐浴著陽光,夜晚沐浴著月光,或是受到如絲的霧的浸潤。四月初,它漸漸綻放如星光般燦爛的白花,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柳鶯、杜鵑、山鷦鶯來棲息歌唱。然而,因為距離牧人踩出的那條隱約的小徑很近,牧人在山上露營修建棚屋便砍伐了它。從此,在這棵樹上筑巢安家的鳥兒也傷感飛離了。
留下的樹樁日曬雨淋后已經(jīng)枯朽,一粒杜鵑樹的種子和一粒紅樺木的種子,看中了此處最適合生存。于是,借著風(fēng)、鳥、雨水落在了這棵倒下了的紅樺木的樹樁上。那兩粒種子受到陽光的照耀,便很快長出了葉芽,向下伸展根須?,F(xiàn)在,一粒種子成了一棵杜鵑樹,主干手臂粗,傾斜著屈伸枝葉,葉子一片蔥綠;一粒種子成了一棵紅樺,主干腿粗,直入云霄。瞧,那棵杜鵑樹是多么聰明,看見那棵紅樺木的枝丫光禿禿的,但是到了夏天枝繁葉茂,遮住了杜鵑樹上空的陽光,于是,杜鵑樹巧妙地傾斜著生長,然后把枝葉伸向空中,這樣避免與紅樺木的沖突,從而得到更多的陽光和露珠的沐浴。
腐朽的樹樁,雖死猶生,通過它上面生長的新樹木得到了生命的延續(xù),因為是它無聲無息地哺育了那兩粒種子。
每個生命都是奇跡,而這里的每一棵從朽木上長出來的樹木更是讓人嘖嘖稱奇。
我們沿著一條依稀可辨的蜿蜒的林間小徑走去,兩旁的竹林、樹林里不時傳來鳥兒的啼叫聲,路邊躺著被伐倒的樹木,黑黑的,成了朽木,上面長了青苔。
用手觸摸那些枯朽的樹木,稍微伸出手指觸碰,便像泥沙般松軟。有的朽木上長了黑色或黑褐色的木耳。
一塊灰白色的巖石上,覆蓋著一層淡綠色的苔蘚。從苔蘚上流淌出一滴滴的清水,沿著石壁緩緩滴下,經(jīng)過長期的流淌,那里留著一條清晰可見的水痕。水滴一點點落在巖石下凹坑處的積水里,發(fā)出叮咚叮咚的響聲。
從巖石縫隙里生長出一棵光禿禿的樹木,它傾斜生長,樹干腿粗,上面爬上了綠綠的松蘿。
我們繞過巖石,走了一截路,往上爬去,迎來了一棵閃電般的紅樺木。它光禿禿的枝丫,張牙舞爪,像是一道巨大的閃電劃過空中,樹干兩人合抱有余,大概有幾百年甚或上千年的歷史。
站在樹下仰望,樹的主干向下傾斜,然后從上面生出幾根枝干,又朝四周延伸虬枝,在那里仿佛是一個猴子向上躥出,再往上的虬枝又像是在狂風(fēng)中舞蹈。然而,另外一根樹枝從半空里朝下伸出幾乎接近地面的時候,又屈伸了繁密的枝葉。
它的樹冠形成了巨大的云朵,由此可想而知它的根須占地有一百多平米。
紅樺木在四月初抽出新的葉芽,綻放點點星光般燦爛的白花,散發(fā)出清新的芳香氣息。那時候,這棵樹繁星閃爍,樹冠躥出了嫩綠的葉子。杜鵑從遠(yuǎn)處飛來拼命地啼叫,柳鶯在樹枝上穿梭快樂地發(fā)出輕聲細(xì)語,紅嘴藍(lán)鵲在樹枝上高傲地啼鳴,山雀在你追我趕地嬉鬧,灰色的林鶯在樹下低低地飛翔,伯勞在高高的枝上婉轉(zhuǎn)地啼叫。盛夏,有的鳥兒在那里筑巢安家,用它繁密的枝葉遮風(fēng)擋雨。它的樹冠形成了一朵巨大的綠云,庇護著樹里的飛鳥。樹下的竹林里,有竹葉青蛇在安然地爬行,用蛇信子捕捉周圍環(huán)境的氣味……
森林里有很多的樹木在過去的幾十年間被砍伐,有的地方稀疏了,有的地方躺著一根根黑黝黝的、腐朽的原木,而這棵閃電般的紅樺木卻非常幸運。
它是神樹,所以山民不敢砍伐,只有敬畏。
它見證了古里拉達(dá)獅子山森林荒野初始狀態(tài)。
翻過了巖石,走上林間小徑,上了緩坡,抵達(dá)山埡口,我們在那里歇息。樹林里鳥兒鳴叫,讓山林顯得更加靜謐。我們側(cè)身望去,橫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光禿禿的樹林。
那片光禿禿的樹林,不知道是什么樹種?它們盡情揮灑筆墨,在幽靜的天空下老氣橫秋,似乎沒有給人好臉看。
我們踏著樹下松軟的草地,望著樹林笑著,朝著它們走去。那些樹木主干上覆蓋著淡綠色的苔蘚,枝椏卻是褐色的。它們脫掉了夏日臃腫的綠衣,不再遮遮掩掩,輕松從容地面對自然。它們的周圍是常綠杜鵑、青岡、紅樺木和其他樹木,它們相互對望著,欣賞著,交談著,為獅子山增添著廣袤的綠蔭,為百鳥和野獸提供了棲居的家園。
我們走過去的時候,只見茂密的藤樹纏繞著其他樹木生長。有的藤樹枝條腿粗,有的手臂粗,張牙舞爪地纏繞著那些樹木,使人擔(dān)心它們會纏死那些樹木。然而,大自然就是這樣,有的草木需要依附于另外的草木才能生長,而它們往往是各取所需。
一根根藤樹枝條長長的,如果不是仔細(xì)順藤找去,你無法知道它們的根基部分。它們潛伏在附近,觀察著哪棵樹木可以攀附。于是,朝著目標(biāo)一路前進,爬到了那棵樹,然后歡喜地順著它生長,又向四周可以接近的目標(biāo)延伸,有些橫行霸道的意味。它們就像是長有細(xì)長的腿的綠蜘蛛,在某個地方隱藏著,觀察著,然后無聲無息地朝著獵物撲去,迅速織網(wǎng),把獵物裹住。然而,藤樹和蜘蛛不同的是,它們僅僅是借用其他樹木來發(fā)揮自己,爭取更多的陽光和露珠。那些樹木對藤樹寬容著,等藤樹長出綠葉的時候,高興地說“藤樹的綠也有我們的功勞”。
我們第一次見到這么粗壯的藤樹,驚喜地望著,又是手握著藤條拍照,又是發(fā)出一陣子驚嘆,甚至我們仿佛覺得來到了童話世界。我們可以蕩秋千,搖啊搖……在大自然面前我們變得天真起來了。人類只要心懷童真,便會覺得世界的精彩。
藤樹是何時生長于此地呢?大概和周圍的樹林一樣,無人知道它們的歷史?;蛟S,它們的祖先和杜鵑、紅樺、青岡等樹木同時抵達(dá)這里,又見證著獅子山的滄桑。
它們是過路的人攀爬懸崖的繩子。剛才,我們從一處懸崖攀爬上來的時候,我們就是抓住路邊一棵樹上吊著的一根藤樹枝條慢慢攀爬上來的。藤樹,就是懸崖上的救命草。
在古里拉達(dá)獅子山,有很多藤梯,現(xiàn)在還用著。
我們的祖先在懸崖絕壁上搭建了藤梯,開鑿了通向外界的路。
我們對面的山谷茂密的樹林里,有一片蒼翠的杜鵑樹林,格外引人注目。一條潔白如練的小溪流響聲不絕于耳。
鳥兒不時在啼叫,山林顯得更加幽靜。在這里,一陣微風(fēng)、一縷陽光也是寂靜的。
遠(yuǎn)望著那些常綠闊葉杜鵑,我們想去造訪,但是密匝匝的樹林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還有樹林里陰森的氣息令人心生驚懼。
這里的杜鵑樹林幾乎還處于荒野狀態(tài),只有鳥兒、蝴蝶、野獸才能有幸抵達(dá)那里。每年五月,杜鵑樹林開放一朵朵雪白、粉紅的花朵,仿佛天上的彩云落在了那里,又似羊群在游蕩。
我曾拜訪過其他山林里的杜鵑花盛開的景象,一座座山里的杜鵑花讓人沉醉不愿歸去。
大自然偏愛杜鵑盛開的五月。那時候,正是百鳥爭鳴的季節(jié),連最小的鳥也快樂地啼叫。山間草木豐茂蔥郁,散發(fā)出濃郁的清香氣息,令人舒暢愉悅。
萬物寂靜又熱鬧,盡顯各自的魅力。杜鵑在拼命地啼叫,云雀在空中婉轉(zhuǎn)地啼叫,柳鶯在發(fā)出輕聲細(xì)語,“嘎點”鳥在發(fā)出顫音……三月棗結(jié)了瑪瑙般的紅果,樹莓散發(fā)出馥郁的芳香,委陵菜黃花燦爛……溪流在山林里淙淙流淌。
杜鵑樹迎來了它熱烈、奔放的夏日,仿佛拼命地綻放絢爛的花朵點綴著山林,讓天上飄過的云彩也感到陽光般的溫暖。
杜鵑花,是大涼山最絢麗的花朵,讓其他草木的花朵遜色而羞愧。
美到極致,就會衰敗,這是自然萬物盛極而衰的規(guī)律。因此,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很多人想去荒野密林里造訪。然而,荒野里蟄伏著螞蟥、竹葉青蛇、野豬、狼、熊等,阻擋了人們的腳步,只有幾個牧人才能有幸到達(dá)荒野。
獅子山的杜鵑遠(yuǎn)離了世人的紛擾,隱于深山峽谷,不喜歡張揚,大美不言。它們生在山谷,清風(fēng)、鳥兒、溪流為它們歡唱,紅樺、青岡、竹林與它們鄰居,輕霧、陽光為它們沐浴。
在山上搭建小木屋的牧人,看見杜鵑花開,對著寂寞的大山吆喝著唱火辣辣的山歌了。
人們以發(fā)展經(jīng)濟的的名義開放著山林,很多山已經(jīng)失去了原初的面貌和寂靜的氣息。幾百年后,這片杜鵑樹林依然蔥蔥郁郁嗎?
但愿,我們后來的旅者能有幸目睹它們,面對它們露出溫暖的笑容,就像此刻我們對它們望著、笑著。
我想把我徒步走過的山給讀者諸君介紹一下,讓你們能感受到你們沒有去過的山,或是去過了重溫領(lǐng)略一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時常提醒自己,要走進山,造訪自然,身心接受自然的洗禮,才不至于迷失自我。唯有遠(yuǎn)離喧囂,人類才能找到孤獨里的那份真實、清靜,感到人渺小如塵,重新審視自我,以及思考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我們在遠(yuǎn)離自然,欲望無限膨脹,是很危險的。當(dāng)你來到荒野大山的時候,你需要的東西并非很多,除了維持生存的基本需要,金錢、權(quán)利、名譽都是多余的。然而,隨著工業(yè)化、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安靜的地方越來越少,幾乎有公路通行的山,都很難找到安靜的氣氛和荒野的氣息了。一個人徒步造訪自然山川,那份孤寂是彌足珍貴的,當(dāng)然對于喜歡熱鬧喧囂的人而言,這是不可理喻的行為。不過,有一天物質(zhì)再富裕的人也會覺得他們的追求都是身外之物而已,與其忙碌又渺茫,何不放下世俗的追求,不為外物所役而去造訪山水,哪怕度過一次簡單輕松愉悅的旅行,使靈魂變得干凈,如天空一樣空明,如陽光一樣明澈。我去過的山,比起那些被世人皆知的天下名山是不值一提的,然而它們同樣生長了草木,小溪潺潺流淌,生活著飛禽走獸,保留了人類活動的足跡,每一座山都是個傳奇。這些無名眾山,孕育了生命,并使其生生不息。讓我站在一座高山之巔,四望蒼茫群山,給大家描述我所走過的山吧?,F(xiàn)在鋪展在我們眼前的是各種形狀的山嶺、山巒、山丘、山脊和深淺不一的溝壑,蒼蒼莽莽延伸天際。你可以想象,這些連綿的群山是遠(yuǎn)古時代地震、洪水、火山、冰川等作用而形成的?,F(xiàn)在是盛夏的五月,在薄薄的如煙青嵐籠罩下,有的地方呈現(xiàn)夢幻般的藍(lán)色,有的地方青翠欲滴,山上的草木、苦蕎、燕麥、洋芋的綠色深淺不一,層次分明。幾乎每隔幾座山的地方都有一片片的索瑪花(杜鵑)怒放,仿佛是彩云飄在那里,又似一群群白羊在山林里游蕩。樹莓結(jié)了使人垂涎的紅紅的果實,三月棗結(jié)了一粒粒瑪瑙般的紅果,榛子樹結(jié)了近球形的果實。樹林里散發(fā)出新鮮濕潤的氣息,沁入心脾,令人十分舒暢。樹葉在陽光下閃爍著亮光,長長的松蘿如胡須迎風(fēng)飄動。柳鶯、山鷦鶯、伯勞、山雀、朱雀在激烈地唱著各自的歌謠,野雞在“布嚯……布嚯……”啼叫,白腹錦雞也不甘示弱地啼鳴,啄木鳥在“嘟……嘟……”敲擊樹干,杜鵑在不要命地啼叫,紅嘴藍(lán)鵲在巡游。林間蟄伏有野豬、刺猬、野兔、竹葉青蛇,空中有鷂鷹在飛翔盤旋。山岡草坡上云雀在不住地婉轉(zhuǎn)啼叫,一只從地上起飛升空,然后懸在半空啼囀,一會兒俯沖而下,另外一只又起飛啼叫了。溪流穿過一道道山谷而去,白頂溪鴝、紅尾水鴝、烏鶇鳥在歡喜地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牧人隨著羊群在漫游,如天空里的云朵在流浪。草木潤綠蔥郁,鳥兒爭先恐后地啼叫,這是夏日生機蓬勃的景象。然而,因為近年來河流下游電站蓄水,致使很多河水?dāng)嗔?,早已看不到一條魚,除非是蓄水池里。干涸的溝壑里,偶爾飛過的翠鳥也憂郁。倘若某個洼地有一片濕地,白鷺如一枚枚落葉在飄飛,在空中留下絕妙的詩行。而在湖泊里野鴨嘎嘎嘎浮游,蒼鷺在岸邊寂靜地立著覓食。土地上苦蕎開放了纖細(xì)的、雪白的花,燕麥浪仿佛綠色的、柔和的綢緞在飄逸。委陵菜黃花燦爛,蝴蝶、蜜蜂忙不迭地采蜜。艾蒿開著星星點點的白花,散發(fā)濃郁的清香。八月,很多鳥兒沉寂了,柳鶯、貓聲雀、杜鵑等候鳥開始或已經(jīng)飛向南方??嗍w開始收割,飄來一縷縷清香的氣息。不久,金燦燦的燕麥?zhǔn)斋@。然而,珠光香青、乳白香青草依然開著白花,散發(fā)出淡淡的蜂蜜味。九月,草木開始枯黃,土地上殘留著麥茬,有了蕭瑟的意味。不過,珠芽蓼、一年蓬、紫菀、龍膽草等花朵依然在靜悄悄綻放。十月,稻谷飄香收獲,灰鷺從遙遠(yuǎn)的異地飛來,在黑夜里不住地啼叫著。樹林染上了金黃或紅彤彤的色彩,仿佛醉醺醺的。十一月,如果天氣晴朗,山林里野雞不時在啼叫,似乎為溫暖的陽光歡呼著,有時候零星的幾棵索瑪花還在綻放,給人多少驚喜。十二月,氣溫驟降,鳥兒在瑟瑟發(fā)抖,遭受著饑寒之苦。它們往往是起得很晚,也睡得早。白雪飄落,大地寂靜,樹枝被積雪壓得低垂著,萬物仿佛在聽雪。在灰蒙蒙的霧里,野鴨在湖泊里嘎嘎嘎浮游。林間雪地上,留著野豬、野兔、野雞等飛禽走獸的足跡。到了冬至,很多落葉樹都變得光禿禿。然而,草木并未休眠,在地下悄悄生長著莖葉,譬如枯萎的艾蒿從凍土里長出了新鮮的綠葉。三月,櫻花、桃花、梨花相繼爭艷,柳樹開始泛青在風(fēng)中輕搖著枝條,小檗黃花簇簇,柳鶯、鵲鴝等鳥兒競相爭鳴,野雞又開始啼叫。四月,水杉開始抽出嫩綠的羽狀葉子,珙桐樹迎風(fēng)綻放一枚枚白色的花朵,仿佛鴿子在凌空飛翔,杜鵑飛回開始啼叫……然而,從地勢、氣候、植被而言,每一座山又是多么不同呀!有的峽谷溝壑深度幾千米,兩岸山石陡峭,村落隔岸相望,崎嶇的羊腸山路令人顫巍巍,鳥兒用幾分鐘飛過的地方,人只能望而生畏,或是步行要一天,甚至幾天。山上的人家,不知是從何時搬遷到這里的,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的先祖是為了逃避戰(zhàn)亂紛爭在此定居下來的。而今,隨著交通的便捷,年輕人出去后不愿再回來了,或是陸續(xù)搬到了條件好的地方。這對于高山林木生態(tài)的保護是無不有益的,然而不管是多么封閉的山,都在開放著,包容著外來的世界。從前,只有風(fēng)、鳥兒、草木才能抵達(dá)的很多地方,如今人們開著車便很快抵達(dá)了。但是,在局促陡峭的山勢里,在林木蔥郁茂密的荒野,人跡罕至,只有風(fēng)和鳥兒才能有幸造訪。但愿,不要失去了最后的荒野,最后的一片靜謐之地,讓天上的飛鷹在自由盤旋,讓林間的狐貍、野豬、狼在奔突,讓野雞、白腹錦雞在低低地飛翔穿梭,讓各種野草飄散著濃郁的芳香,讓茂密的樹林形成濃蔭……
責(zé)任編輯:遠(yuǎn)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