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紅峰
【摘 要】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漸漸受到重視,綠色食品這一概念深入人心。因此,保證大豆的質量高比產量高更重要。本篇文章將圍繞綠色可食用大豆的生產展開討論。
【關鍵詞】綠色;大豆;標準化栽培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revolve around green edible soybean production, because the quality of soybean high yiel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roduction.
[Key words]green; soybean; standard cultivation
大豆因兼有營養(yǎng)價值高及廉價的特質,在我國的農作物生產上占有很大的份額。作為這樣的一個擁有可以食用、可作飼料、可用綠肥的多功能經濟作物,人們對其需求量是很大的,綠色大豆的栽培技術在就顯得尤為重要。
1 我國大豆的種植情況
在我國大豆生產主要分為五個部分:東北三省為主的春大豆,黃淮流域的夏大豆,長江流域的春、夏大豆,江南各省南部的秋大豆和廣東廣西等省份的多熟區(qū)大豆。其中東北的松遼地區(qū)屬于質量產量最高最好的,其次是黃淮平原區(qū)域。
2 綠色大豆的標準化栽培技術
2.1 雙條密植栽培法
傳統(tǒng)的“壟三”栽培技術,指的是在壟作的基礎上由機械將壟體與壟溝分期間隔深松,壟上進行雙條精播,對大豆的底肥再次分層施肥。將行距由65~70cm縮減到45cm,采用壟上雙條密植的栽培方法。雙條密植栽培法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有效增加植株的密度,讓植株能夠很好的均勻分配,同時增加了植株的綠色面積,提高對太陽光照的光能利用率。
2.2 穴播種植法
穴播種植法屬于一種比較傳統(tǒng)的大豆種植方法,使用該方法能夠一定程度上增加大豆的產率,但是一般不適用于小型種植。與雙條密植栽培法恰恰相反,穴播種植法會刻意去增大大豆的栽培密度,擴大大豆植株的間距的目的是拖慢綠色大豆的成長期,在大豆長出嫩芽時讓其能夠充分全面的采用陽光,大間隔的好處還有讓土地能夠很好的通風,給田地管理者很好的管理空間,便于管理者進行土地施肥、翻耕等操作。
3 綠色大豆的栽培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步驟
3.1 使用品質良好的大豆品種
在大豆種植之前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選種。根據所在區(qū)域選擇適宜的大豆品種。只有根據當地土壤的肥水等條件的實際情況,選用適應性較強、豐產性好且穩(wěn)定的品種,才能充分挖掘出高油大豆品種本身具備的高產潛力,實現更大幅度的增產。除了對含油率和產率的考慮外,還要看大豆品種抗旱抗寒抗病蟲的能力,東北地區(qū)春季氣溫比較低,應選擇抗寒能力及抗蟲能力強的大豆品種。
3.2 綠色大豆播種的選地和整地
大豆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其生長自然也需要肥沃的土地。綠色大豆選地要求耕地耕層深厚,透氣性良好,土地保水保肥性能好,大豆一般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壤土就行。土地pH值要保持在6.5到7.5之間,這是考慮到大豆生產中“根瘤菌”的繁殖需要,根瘤菌的繁殖需要鉬,而pH低于6.0的土壤往往缺鉬。當土壤pH值高于7.5時缺少鐵和錳,鐵和錳是大豆生長中不可缺少的物質。需要重視的是,大豆不耐鹽堿,控制好土壤含鹽量對植株能否生長起著確定性影響。大豆播種的耕地應當是2年內沒有進行大豆種植的有機土壤,這可以是玉米茬或者小麥茬。整地首先要深松壟溝,然后將土地中的茬子粉碎,均勻整地,鎮(zhèn)壓。
3.3 綠色大豆的施肥及田間管理工作
在綠色大豆的種植過程中,施肥是一個很有必要的操作。大豆栽培需要進行分層施肥,施肥要注意使用綠色肥料,不能追求產量使用一些不符合標準的化肥。施肥也要考慮土壤本身肥力情況和大豆成長期的天氣狀況,根據這些控制施肥的量和種類,一般最好要有機肥和無機肥混合使用。綠色大豆的田間管理主要包括除草除蟲。在大豆拱土時,按照“大行間壟溝深松,小行間鏟地培土”,對田間的雜草生長做到提前預防,及時對雜草進行鏟除,千萬不可選擇用藥除草,除蟲 也是同理,只能選擇生物除蟲和物理除蟲。因為使用化學藥劑會對土壤造成一定的傷害,最重要的是,化學藥劑對大豆的生長會有影響,藥物作用到大豆的成分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話,可能會讓大豆產生異變,對人體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4 結語
綠色食用大豆在我國農業(yè)經濟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再加上當代社會對食用農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大豆產業(yè)面臨著很大的挑戰(zhàn),希望今后各位能夠在大豆的栽培中積極創(chuàng)新,努力探索新的栽培方式,給綠色大豆生產產業(yè)帶來高效益,高收獲。
參考文獻:
[1]甘靖平,張滿良. 提升低碳農業(yè)技術合力促進農業(yè)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J]. 基層農技推廣,2014,(12):33-35
[2]李東,李崇茂.超高產大豆──東大2號[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2(04).endprint
現代農業(yè)研究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