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
摘要:賈誼針對西漢初期諸侯王勢力的不斷膨脹所帶給中央政府的危害,提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有效限制了諸侯王的勢力;針對匈奴的不斷侵擾,提出了大一統(tǒng)的“首足”觀以及設“五餌”的主張,為西漢處理漢匈關系提出了可行措施。這些思想和策略對西漢乃至后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賈誼;眾建諸侯少其力;五餌
西漢前期隨著諸侯王地方勢力的不斷膨脹及匈奴的不斷侵擾,許多官吏都感到事態(tài)嚴重,而多方尋求解決的辦法。賈誼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出眾的政治才干,從當時的時局出發(fā),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張和策略,其中最值得探討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漢朝建立后,在總結秦朝滅亡的原因時,就認為“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盵1]為了避免重蹈秦亡覆轍,鞏固西漢王朝的統(tǒng)治,就必須在地方行政體制上進行必要的變通,形成了郡國并行的地方體制。
在文帝即位的第三年(公元前177年),濟北王發(fā)動武裝叛亂;三年后,淮南王劉長步劉興居后塵發(fā)動叛亂。時任梁王太傅的賈誼上了有名的《治安策》。沉痛地向文帝進諫:“天下之勢方病大瘇。一脛之大幾如要,一指之大幾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慮亡聊?!盵1]賈誼清楚認識到諸侯王的勢力已經(jīng)發(fā)展到危及中央政權的嚴重地步,認為當時的形勢就是:“夫抱火厝之積新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1]這樣下去遲早會釀成重大的政治危機。賈誼接著又分析了現(xiàn)在沒有出現(xiàn)這種危機的原因,“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國之王幼弱未壯,漢所置傅、相方握其事。”[1]賈誼之所以反復強調事態(tài)的的嚴重性,是希望引起最高統(tǒng)治者對事態(tài)的警惕,及時采取措施。
賈誼又從漢初異姓諸侯王的覆滅得出一條經(jīng)驗教訓:“大抵強者先反。”[1]賈誼認為要處理好中央與地方上諸侯王的關系,關鍵是改革封邦建國制度,從實力上削弱地方諸侯王從而加強中央力量。鑒于這種情況,賈誼提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1]對諸侯采取化大為小的辦法,逐步削弱各個王國的地盤,鏟除其為亂的實力?!斑@是一種很高明的策略,王夫之稱之為:“陽予陰奪之術”。
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具體實施方案就是地制。賈誼深刻的認識到諸侯王勢力的大小與國土地面積的大小以及統(tǒng)治的人數(shù)多少是分不開的。而這種割地后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就是使每一個諸侯王勢力逐步削弱從而使西漢政府的力量不斷壯大?!傲詈戎畡萑缟碇贡?,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盵1]諸侯在這種情況下完全聽命于中央政府,對鞏固西漢的政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賈誼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主張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為受益的是那些新受封的諸侯們,這就避免了諸侯王與漢王朝的直接對立,從而得到漢文帝的采納。于是文帝十五年把齊國一分為六,立齊悼惠王六子為王。史稱:“文帝憐悼惠王嫡嗣之絕,于是乃分齊為六國,盡立前所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為王?!盵1]文帝十六年“乃徙淮南王喜復王故城陽,而立厲王三子王淮南故地,三分之?!盵1]文帝的這種做法既分割削弱了諸侯王勢力,又受到新封諸侯的擁護,證明賈誼的主張是可取的,這種主張為后來武帝“推恩令”的制定與推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二、對匈奴的政策
秦時已經(jīng)興起的匈奴勢力逐漸強大,匈奴控制北部邊境的廣大地區(qū),且與西漢有漫長的邊境線,勢力十分強大,對西漢構成重大威脅。由于漢朝剛剛建立,政權尚未鞏固,經(jīng)濟需要恢復,無力對匈奴作戰(zhàn)。特別是在白登之圍后,漢高祖只好采納婁敬“和親”的建議,把漢室公主嫁給單于,每年送去大量的財物并與匈奴約為兄弟,以緩解匈奴對漢朝的侵擾,但是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匈奴所造成的外患。賈誼對于這種情況非常憂慮,為此賈誼提出了設“五餌”的戰(zhàn)略構想。
“五餌”是賈誼對匈奴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分化、瓦解匈奴。所謂“五餌”是分化匈奴人并使匈奴人內歸于漢的五種方法。
其一,以錦繡華飾壞其目。賈誼認為想要匈奴的歸附,就必須讓他們親身體會上層漢人優(yōu)越的社會地位所帶來的尊貴。但是對匈奴的賞賜又不能搞平均主義,只賞賜那些歸降漢朝的匈奴人,讓他們穿著華麗的衣服,駕著漂亮的馬車,享受尊貴的待遇,以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來吸引匈奴人歸漢。
其二,以“美胾膹炙”壞其口。[2]也就是賈誼說的:“匈奴之使至者,若大降者也,大眾之所聚也,上必有所召賜食焉。飯物故四五盛,美胾膹炙,肉具醯醢?!盵3]這樣那些觀看的人都會宣傳漢朝的美味佳肴,以改變匈奴人的飲食習慣來漢化匈奴。
其三,以“音樂舞蹈壞其耳”。[2]也就是賈誼說的:“令婦人傅白墨黑,繡衣而侍其堂者二三十人,或薄或揜,為其胡戲,以相飯。上使樂府幸假之但樂,吹簫鼓鼗,倒挈面者更進,舞者蹈者時作。少閑擊鼓,舞其偶人昔時乃為戎樂攜手胥強上客之,后婦人先后扶侍之者固十余人,使降者時或得此而樂之耳?!盵3]用音樂舞蹈感染匈奴人以使其漢化。
其四,以財富厚賞壞其腹。[2]也就是賈誼說的:“陛下必時有所富,必令此有高堂邃宇,善廚處,大囷京,廄有編馬,庫有陣車,奴婢諸嬰兒畜生具,令此時大具,召胡客,饗胡使,上幸令官助之,具假之樂。令此其居處樂虞囷京之畜,皆過其故”[3]即用定居生活和擁有龐大的固定私產使匈奴人拋棄游牧生活。
其五,厚待匈奴的貴族子弟以壞其心。[2]這是“五餌”中的最后一個也是最厲害的一個誘餌。即“若上于胡嬰兒及貴人子好可愛者,上必召幸大數(shù)十人,為此繡衣好閑且出則從,居則更侍?!盵3]即讓匈奴貴族子弟從幼年起便全面接受漢文化漢生活,從而從根本上促使匈奴漢化。
所謂“五餌”的設想就是讓匈奴人尤其是匈奴貴族認同漢文化,全面漢化,最終放棄游牧生活而融入漢文化之中。這樣“五餌”不僅成為與匈奴單于進行爭奪民眾的一個重要手段來逐步削弱匈奴,而且可徹底解除游牧民族對定居農耕民族的侵擾。這種提倡用先進的文化與文明來改變匈奴人的思想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從當時賈誼所處的時代來看,毫無疑問漢朝的物質、文化都要高于匈奴,賈誼所提出的“盛服車乘”及“音樂舞蹈”漢化匈奴人實質就是利用匈奴人對漢朝文化的向往與喜愛,促使匈奴人漢化,直至歸順漢朝,與漢人融為一體,達到不戰(zhàn)而屈匈奴之兵的目的。
三、影響
賈誼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華、敏銳的眼光根據(jù)當時國家的形勢揭示社會的主要矛盾,創(chuàng)造性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五餌”等主張和策略,為西漢政府政策的實施提供依據(jù)。
其一,賈誼清醒地認識到諸侯王勢力嚴重威脅著西漢的中央集權,提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主張,極大的鞏固了西漢中央集權。雖然文帝時期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完全推行,但到了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后,諸侯王不僅領土大大縮小,而且兵權、財權也被漢朝政府任命的官吏所掌握。再到后來武帝時期采納主父偃的推恩之策,讓諸侯王分割自己的領土以分封自己的每個兒子,使諸侯王只能衣食稅租不能參與政事,從根本上解決了地方諸侯王對中央的威脅。這樣經(jīng)過文帝、景帝、武帝三代人的努力終于消除了諸侯王勢力對中央的威脅,解決了中央政權與地方分封勢力的矛盾,使西漢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制。
其二,賈誼提出的“五餌”實際上為文景兩代堅持“和親”政策做了理論上的論證,但是“五餌”與高祖至呂后時期的和親政策又不完全一樣。為漢朝贏得了國內建設的和平環(huán)境,為后來漢武帝戰(zhàn)勝匈奴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2]王興國.賈誼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賈誼.新書[M].陜西:三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