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芬,韋秋蘭,陳鐘焱,潘慶松,云 東
淺談三種芽前除草劑對油菜田試驗效果的對比
張雪芬1,韋秋蘭2,陳鐘焱3,潘慶松4,云 東4
(1.融水縣和睦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廣西柳州融水545300;2.融水縣農業(yè)局桑蠶辦,廣西柳州融水545300;3.融水縣融水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廣西柳州融水545300;4.融水縣農業(yè)局,廣西柳州融水545300)
甲草胺、乙草胺和丙草胺這三種芽前除草劑都有很好的除草效果,本文將這三種芽前除草劑對桂北地區(qū)油菜田種植的除草效果進行比對性試驗,對三種除草劑的作用效果、藥害影響以及對油菜產量的影響等情況進行比對性分析,以供同行借鑒。
芽前除草劑;油菜田;比對試驗;作用效果
桂北地區(qū)處于亞熱帶區(qū)域,海拔高度大多處于500m以下,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日照時數(shù)較長,農作物的生長季節(jié)長,土壤主要為水稻土、紅壤和沖擊土三種,屬于冬種油菜區(qū),比較適宜發(fā)展冬種油菜。21世紀以來,桂北地區(qū)的油菜種植面積大量擴增,產量大幅度增加,而桂北地區(qū)的氣候又比較利于雜草的生長,雜草種類較多,因此為了提高油菜田的產量,該地區(qū)的雜草防治措施任務艱巨。目前,對于油菜田的雜草防治措施仍主要依靠化學農藥制品。為此,本文對甲草胺、乙草胺和丙草胺這三種常用的效果良好的芽前除草劑進行了比對性試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試驗概況
試驗處于桂北地區(qū)融水縣,試驗所用芽前除草劑包括甲草胺、乙草胺和丙草胺三種,試驗自開溝整體開始,隨后步驟為放水灌田、播種、施藥。施藥當天,天氣晴朗,且施藥后3d內無雨,土壤墑情好,藥效得到充分發(fā)揮。
1.2 試驗過程
試驗共分為四個組:組①甲草胺處理,組②乙草胺處理,組③丙草胺處理,組④為對照組(CK),清水處理。試驗區(qū)域為30m2,對四組隨機進行區(qū)組排列,配置各自適宜濃度,進行3次的重復施藥,噴霧量以當?shù)剞r民習慣為準,保證各區(qū)組的噴霧量一致即可。
施藥完成之后,在30d的時間內,對各組除草劑的除雜草效果進行觀察記錄。在記錄各除草劑對雜草的傷害癥狀和程度的同時,對油菜田各組的藥害和產量進行調查和記錄。針對空白對照組,自雜草開始出苗之后進行觀察,調查其對幼苗的損害程度,以供對照參考。
1.3 調查項目及方法
(1)防效。各區(qū)組選取四個隨機點,每個點的覆蓋面積為0.25m2,在施藥30d之后進行首次的觀察,針對雜草的種類和相應的株數(shù)加以記錄,種類主要分為闊葉類、禾本科類和酸模三種,根據(jù)記錄的株數(shù)計算出相對單位株的防效。在第二年油菜田初花之后進行第二次的觀察,此次不對雜草進行分類,僅對各區(qū)組內的雜草總數(shù)和總鮮重進行統(tǒng)計,以此計算防效。
(2)藥害。各區(qū)組選取四個隨機點,每個點的覆蓋面積為1m2,分別在出苗之后的1d、5d、10d、20d和30d進行觀察。觀察各種除草劑對油菜田幼苗生長所造成的影響,并對藥害表現(xiàn)和影響程度進行分析和記錄。
(3)產量。在油菜成熟之后,對各區(qū)組單打單曬,測量各自實際的有效產量,考察各自的經(jīng)濟性狀。
2.1 不同除草劑對雜草的防效比較
試驗油菜田的雜草種類闊葉類雜草較少,該類主要是稻搓菜。主要的雜草種類是單子葉的水稻苗和看麥娘。除以上兩類之外,還包括較少的酸模、碎米薺和豬秧秧等。通過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三種除草劑對禾本科類雜草的防效均較好,防效均在80%左右,而三種除草劑對于闊葉類雜草的防效也達到了65%左右。雜草受藥后的效果表現(xiàn)為發(fā)黃和枯死。通過對出苗后的調查結果分析,用藥后雜草已全部死亡,除有些看麥娘仍遺存,遺存問題與藥劑的選擇有關。但是成活的雜草因為油菜的隱蔽,其長勢很弱,對油菜的生長造不成過大危害。由此可見,只要通過合理得選用除草劑,施藥之后一次便基本上可以實現(xiàn)針對各類雜草的防治。不同除草劑對各類雜草的防效見表1。
表1 不同除草劑對各類雜草的防效
2.2 不同除草劑對油菜田幼苗出苗安全性的比較
根據(jù)施藥之后五次的觀察,發(fā)現(xiàn)甲草胺和丙草胺對油菜田的出苗情況和出苗后的生長都無不良的影響,油菜生長良好,出苗正常。只有乙草胺對油菜的出苗有一定的影響,其區(qū)組的成苗率較其他兩組都較小,并且對油菜的幼苗有輕微的藥害,主要表現(xiàn)為葉片卷曲和枯死,致使幼苗生長變緩,甚至死亡。施藥30d后各區(qū)組油菜苗數(shù)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梢姡瞻讓φ战M,由于雜草的影響,致使部分油菜幼苗由于雜草的爭奪,受擠死亡,密度最低。處理②區(qū)組的幼苗由于乙草胺的藥害影響,其苗數(shù)和密度明顯低于其他兩種處理情況。因此,選擇最適宜的芽前除草劑對油菜田的出苗數(shù)量有很大影響。
表2 施藥30d后各區(qū)組處理油菜苗數(shù)調查結果
針對乙草胺進行藥害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①當?shù)蒯槍σ也莅返牧晳T用量過大;②該地區(qū)的農田耕種主要采用淺耕直播的方法,對農田淺耕之后便進行灌水泡田,土壤含水量過高,乙草胺在濕度過大的情況下,便容易產生藥害。由此可見,使用乙草胺時一定要合理控制用量,并控制耕田的含水量,以減少其藥害。
2.3 不同除草劑對油菜田產量影響的比較
產量和經(jīng)濟性狀影響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除草劑對油菜產量和經(jīng)濟性狀的影響
如表3可見,所有除草劑處理的區(qū)組都比對照組增產,增產幅度在10.6~25.8%之間。由此可知,所有芽前除草劑的使用都能夠有效防止雜草危害,為油菜田達到增產的目的。對于經(jīng)濟性狀來說,芽前除草劑的主要作用以下兩點:①保證了基本苗數(shù);②苗株生長情況更佳。前者對比表2和表3的密度可以得出,空白對照組由于雜草的影響,導致部分菜苗缺乏光照而死,做除草劑處理的菜苗密度都比空白對照組高,并且互相之間差異較小。后者可通過表3株高和分枝結果數(shù)與空白組的對照得出此結論。三種處理中,處理②由于前期對于菜苗的藥害影響,造成產量比其他兩種要低,但是處理②在后期菜苗恢復生長之后,長勢較好,分枝數(shù)和結果數(shù)都比其他兩組處理高。
在芽前進行除草是油菜田進行雜草防治的主要手段,目前在廣大種植農民群眾中已經(jīng)大范圍使用,實踐證明,這種雜草防治手段對于提高除草劑藥效和防治效果有很重要的意義。本次試驗證明,對芽前除草劑進行合理的使用,能夠有效提高油菜田的產量,此種方法使用的主要點為:①提高耕地質量,保證土壤水分充足;②針對不同情況合理選擇最合適的藥劑,確保將不同種的除草劑藥效發(fā)展到最高;③提高除草劑施藥質量,噴霧均勻,霧滴要細。
乙草胺是現(xiàn)如今應用最多的芽前除草劑,對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效果顯著,并且也能夠兼治其他種類的雜草。但是如果在用藥之后,遇到大雨致使土壤濕度過大,產生的藥害會對油菜的生長產生影響。因此在使用乙草胺時必須對耕地的質量和田間排水的配套工作特別注意,保證土壤濕度控制住合理的范圍內,除此之外,便是要控制乙草胺的用量,以避免由于用量過大而造成藥害。
對于其他兩種芽前除草劑近年來也開始逐步推廣應用,但是運用技術不是十分完善,針對其各自的用量都有可調整的空間,普遍用量較低,均可適當增加用量。這三種除草劑中,丙草胺的防效最差,但是其對油菜田的生長沒有不利影響,因此,為了確保除草的質量,可以將其與苗期的除草劑配合使用。甲草胺的防除效果最佳,無論是在苗期還是苔期,其防治效果都將近90%,尤其是對與闊葉類雜草的防治效果最好,并且其對油菜幼苗的生長沒有影響,可以進行大范圍的推廣使用。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農藥檢定所.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2]田 豐,黃曉勤,周安興,等.3種芽前除草劑在直播油菜生產上的應用效果比較[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0(21):76~78.
[3]陳仕高,謝雪梅,劉 春,等.四種除草劑防除油菜雜草的對比試驗[J].湖南農業(yè)科學,2007(1):67~68.
[4]王智昭,張江華.廣西冬種油菜生產情況及對策意見[J].廣西農學報,1996(3):38~41.
[5]唐建明,王 勇,方雅琴.油菜田常用除草劑藥害及規(guī)避措施[J].雜草科學,2010(1):64~66.
[6]常向前,褚世海,李儒海,等.八種除草劑防除冬油菜田雜草的效果比較[J].湖北農業(yè)科學,2007,46(6):939~941.
S451.2
A
2095-2066(2016)32-0255-02
2016-11-2
張雪芬(1970-)女,農藝師,大專,主要從事農作物的試驗、示范與推廣工作。
韋秋蘭(1964-),女,農藝師,大專,主要從從事桑蠶技術推廣工作。
陳鐘焱(1971-),女,農藝師,本科,主要從從事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