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梧桐雨
溫州父子傳奇:“最牛華二代”競選加蓬總統(tǒng)
作者/梧桐雨
2016年8月31日,加蓬共和國總統(tǒng)大選結果公布,溫州商人之子讓·平以微弱劣勢輸給現(xiàn)任總統(tǒng)阿里·邦戈。曾任加蓬外長、非盟主席的讓·平,在非洲和國際外交界大名鼎鼎,他特殊的名字,更濃縮了父親程志平在加蓬雨林落地生根、娶酋長女兒的奮斗史。這位堪稱“最牛華二代”的非洲政壇明星,曾6次走訪中國親人,并自稱“我是溫州人”。那么,他和父親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和中國情?
讓·平站在溫州故居他和父親的蠟像前
上世紀30年代,因家鄉(xiāng)鬧饑荒,讓·平的父親程志平離開溫州永嘉縣驛頭村,在一位友人的幫助下去法國謀生。當年,程志平才19歲。1933年,程志平來到當時屬于法國殖民地的加蓬,在讓蒂爾港販賣瓷器。原本打算再回歐洲發(fā)展的他,因誤了數月才發(fā)一趟的船期而滯留加蓬?;蚴敲凶⒍?,他從此與這個非洲中部國家結下了不解之緣。
因盛產石油,今天的加蓬是非洲少有的“富國”。而且因該國橫跨赤道線,毗鄰大西洋,擁有800公里海岸線和郁郁蔥蔥的環(huán)境,如今旅游業(yè)也很發(fā)達。但70年前的加蓬卻國力貧弱,一直飽受戰(zhàn)亂和貧困的折磨。為了在當地生存下來,程志平四處奔波找工作,卻因當地就業(yè)機會少而屢屢碰壁。
一天,程志平到一家法國面包房求職,恰巧該店的面包師傅去世了,老板正焦頭爛額。見程志平面相和善,老板就給他一次試用機會。對烤面包一竅不通的程志平憑借勤快好學,很快就能在店里獨當一面。3年后,程志平圖謀發(fā)展,搬遷到讓蒂爾港以南150公里的埃丁布埃州首府翁布埃鎮(zhèn)。從下海捕魚到做伐木生意,程志平很快成為這里最能干、最有本事的人,并娶了當地米耶內族酋長的女兒為妻,正式落戶加蓬。
1942年,程志平和非洲妻子有了他們的兒子,小家伙膚色黝黑,一頭彎曲的頭發(fā),很招人喜愛,當地人稱呼這個孩子為“平的兒子”。孩子滿月時,程志平尊重妻子天主教的習俗,帶他去教堂接受洗禮。神父為孩子起了一個教名“讓”,為了讓兒子記住他的根在中國,程志平又將自己名字中的“平”給了孩子,于是,讓·平這個名字由此被人叫起來。每年春天,程志平都會為兒子親手扎風箏,并陪他放飛。每逢中國春節(jié),他和妻子還會給孩子以及酋長岳父一家人包餃子吃,這種濃厚的中國情結融入到一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父親的勤勉善良,更是對讓·平產生了深遠影響。
上世紀50年代初,在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西方公司大舉裁員,程志平卻沒有舍棄一個工人,而是和當地工人共渡難關。危機過后,西方很多公司招不到人復工,而程志平的公司憑借不離不棄,一舉成為加蓬木材業(yè)的龍頭老大。在加蓬,程志平先是教會了當地人織網捕魚和腌制鮮魚的技術,如今這些技術仍是當地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創(chuàng)業(yè)致富后,他還給當地民眾捐建學校、蓋醫(yī)院、修公路等,因此在當地很有威望。
“父親的一生習慣于面對挑戰(zhàn),他始終以自己的勤勉、善良、寬厚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并贏得了非洲百姓對他的尊敬和愛,這也是留給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弊尅て皆诩o錄片《我的中國父親》中說,和父親一樣,奮進、公正、包容也是他畢生信奉和追求的信念。在優(yōu)裕的家庭環(huán)境中,讓·平茁壯健康地成長著。程志平在非洲熱帶雨林奮斗了30多年,悟出了人生的兩大道理:一是掙錢;二是救人。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兒子以后要么做生意,要么當醫(yī)生。
然而讓·平天生暈血,吃不成醫(yī)生這碗飯。所以,他在學生時代的理想是成為銀行的高級白領。高中畢業(yè)后,讓·平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
了巴黎第一大學經濟系。他承襲了父親勤奮聰明的基因,成為加蓬留學生中的佼佼者!
1970年,適逢加蓬建國10周年,邦戈總統(tǒng)執(zhí)政3周年之際,讓·平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加蓬政府為延攬人才,動員學有所長的留學生回國服務。于是,讓·平懷抱一顆為國效力的雄心壯志回到加蓬,在一家國有銀行擔任副行長。期間,讓·平的才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很快便成為了加蓬政府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
1972年,埃丁布埃州在選舉州議會議長時,民眾把選票投給了來自中國溫州的移民程志平。那一年,為了打磨讓·平這塊璞玉擴大其國際視野,30歲的他也開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任職。受聘聯(lián)合國十多年間,讓·平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績。此后,他又拿到了巴黎第一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學成后歸國從政,進入加蓬外交部工作。
中國駐加蓬前大使范振水是讓·平的摯友,他曾在假日里兩次約見讓·平,都看到他在辦公室里日理萬機,案牘勞形。但對于讓·平來說,他最突出的能力不止是勤政,還有極具挑戰(zhàn)性的“火線外交”。1984年,讓·平擔任加蓬總統(tǒng)辦公廳主任。期間,他以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多次參與安哥拉、剛果、乍得、馬達加斯加等戰(zhàn)亂國家的調節(jié)工作。為恢復非洲大陸的永久和平,他不顧個人安危,奔走各戰(zhàn)亂國家,好幾次險些付出生命代價。
1997年8月7日,時任外交部長的讓·平抵達三派割據的剛果(布)首都,交戰(zhàn)派之間的分界線是兩排汽油桶,戰(zhàn)亂慘相觸目驚心。在各派武裝逐一護送下,他冒著槍林彈雨,往返穿梭于汽油桶之間進行斡旋。讓·平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在唇焦舌燥的調停后,劍拔弩張的三方終于冰釋前嫌,握手言和。
邦戈總統(tǒng)十分賞識讓·平的外交才能,但他從不當面夸獎這位股肱之臣。不過時間一長,讓·平還是能從總統(tǒng)對自己的稱謂中,知道自己工作被認可的程度。平日里,邦戈稱他為“平”;不滿意時稱他為“部長先生”;特別滿意時,就興奮地叫他“毛”。邦戈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曾先后10次訪問中國,是目前非洲僅存的一位見過毛澤東的領導人。邦戈認為,毛澤東是一位改變中國歷史的偉人,是他心目中的英雄,讓·平有中國血統(tǒng),稱他為“毛”是對他工作的最高褒獎。
讓·平還有個稱呼叫“總統(tǒng)外交官”,這個稱呼出自2003年3月22日的加蓬《團結報》。當時,中非首都班吉發(fā)生軍事政變,波譎云詭,兵兇戰(zhàn)危。讓·平受邦戈派遣,冒著槍林彈雨前去進行調節(jié)斡旋,使交戰(zhàn)雙方最終放下武器。于是,《團結報》隨行記者寫下這篇《總統(tǒng)外交官》的報道。讓·平從事外交活動多年,以其沉穩(wěn)寬容、智慧勤奮和膽識過人,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贊譽。2004年6月,他當選第59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主席。2008年,這位非洲政壇明星又被推舉為非盟委員會主席。
2011年,讓·平為抗議美、英、法等國在如何處理非洲國家利比亞的國內危機問題上無視非盟的正當要求,而拒絕出席他們名義上是落實聯(lián)合國安理會1973號決議,而實質上是為對利比亞動武做準備的峰會。在西方國家掌握了國際話語權的今天,讓·平代表弱小的非洲敢于為維護本地區(qū)國家的利益向西方叫板,可謂難能可貴!
隨后,為制止西方國家對利比亞的轟炸,在讓·平的領導下,非盟與利比亞政府代表團就該國局勢舉行會談,并提出五點路線圖計劃:保護平民和結束敵對行動;保障受影響的人群接受人道主義援助;啟動不同政黨之間的對話,朝著結束危機方向努力;建立有廣泛代表性的過渡時期,啟動必要的政治改革;滿足利比亞人民的訴求等。五點路線圖計劃照顧了各方利益,符合普世價值觀,更體現(xiàn)了讓·平作為中國人后裔,身上所具有的中國特色政治智慧!
遺憾的是,他的中國父親無緣看到兒子在非洲政壇大放光芒了。早在1986年,程志平就因病去世。雖然父親的生命走到了盡頭,但融在父子兩代人血液里的中國情結,卻并沒有因此中斷。
1987年,讓·平陪同總統(tǒng)邦戈訪華,第一次踏上中國故土。由于行程安排緊湊,讓·平并沒有機會回溫州故鄉(xiāng)。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父親的親人卻千里迢迢坐火車北上,通過中國外交部找到了他下榻的賓館。在那里,他和故鄉(xiāng)的親人初次謀面,敘談過程親切而美好。
讓·平告訴溫州的親人,自己是一個有著中國根、中國情的非洲人,從小父親就經常對他講溫州家鄉(xiāng)的事情?!案赣H對自己是個中國人感到非常驕傲,當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時,他聽后激動得手舞足蹈。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父親如此興奮。我也感到驕傲,感到光榮?!迸R別時,讓·平與中國親人合影留念。更令他感動的是,溫州家鄉(xiāng)人還特意帶來一盤錄像帶,讓他看到了從未見過的故鄉(xiāng)和親人。
1994年,讓·平終于踏上溫州的土地,開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尋根問祖之旅。在鹿城區(qū)臨江鎮(zhèn)驛頭村,他拉著初次謀面的親人的手,攙扶著族中長輩的臂膀,走向祖父的故居。當他凝望村里盤根錯節(jié)的老榕樹時,眼神中充滿了激動和好奇,也掠過一抹深深的悵惘……“父親把我和中國聯(lián)系起來,我又為父親重新找到了根,找到了他從沒見過的親人,這是一種不同尋常的感情。如果父親能夠
再多活兩年,我一定陪他來溫州,我想這會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p>
2003年10月,溫州市舉辦世界溫州人大會,讓·平作為應邀代表再次踏上故土。看著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他顯得很興奮:“10年前,我第一次回來,父親故居前的小路還鋪著石子,如今都變成水泥大道了。溫州天天都在變,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真了不起!”2004年,紀錄片《溫州人》總導演葉卉為了重現(xiàn)程志平遠赴加蓬創(chuàng)業(yè)的歷史,曾遠赴非洲拍攝,讓·平對此很重視?!芭臄z之前,他利用年底出訪日本的間隙,繞道上海在浦東國際機場與我見面。他一直希望整理父親留給世界的精神財富,試圖讓這種鄉(xiāng)情通過文化來喚醒?!比~卉導演說。
拍攝期間,讓·平特地放下繁忙的公務,全程陪同這支來自中國的攝制隊伍?!八踔羷佑昧思优羁偨y(tǒng)的專機‘空軍一號’協(xié)助拍攝,還從外地調來大米、土豆、牛肉等食物,為攝制組成員提供了比較好的拍攝條件。他在待人接物上的許多細節(jié),都保留著中國人的性格特征,這是與當地原住民最大的不同?!比~卉說。
讓·平夫婦一行與溫州家鄉(xiāng)人合影
2010年11月,時任非盟主席的讓·平再次來到溫州。他寫了一本書《非洲之光》,是他的外交自傳,并把中文版圖書首發(fā)儀式定在了溫州,這是他給家鄉(xiāng)的一份厚禮。無論讓·平走到世界哪個角落,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中國。2013年7月的一天,讓·平第6次踏上溫州這片故土。這次他不是只身前來,還帶來了妻子、兒子、女兒及女婿,一同隨行的還有友人程夏爾及其夫人。讓·平的父親程志平當初正是在程夏爾的父親程松青的幫助下,在外闖蕩創(chuàng)業(yè),才有了后來的成就。
讓·平回溫州家鄉(xiāng)的第一件事,是參加祖居修繕工程落成儀式。經近一年的修繕工作,祖居早已不是他上一次來參觀時的模樣:梁架、隔扇雕刻精美,后建房屋已陸續(xù)拆除,滿屋子的圖文與實物場景,透露著程氏家族的歷史生活軌跡和讓·平父子與驛頭村千絲萬縷的關系。最讓讓·平吃驚的是,穿過大堂,他居然看到了自己和父親在當年加蓬翁布埃集會上手牽著手的真人蠟像。讓·平連呼了幾聲“amazing!”,然后毫不猶豫地站在“父親”邊上,示意家人趕快合影。
讓·平會的中國話不多,有時會用“你好”和“謝謝”來拉近和周圍人的距離,他還坐在小板凳上和家鄉(xiāng)人交流,口頭禪是“我是溫州人”!而他對中國禮儀的敬重更令人動容,7月的溫州十分炎熱,穿著黑色西裝的讓·平好幾次用紙巾擦汗,但外套和領帶一直沒有脫。驚人的體力與毅力,讓旁人近乎忘了他已是七旬高齡的老人。
此次的溫州之行,不少細節(jié)仍溢出讓·平濃濃的溫情。那是讓他在50米開外就一眼認出與自己闊別三年的親戚的那份驚喜;那是他站在儀式臺上,不斷在人群中搜索熟悉臉孔的那份關切;那是他坐在聯(lián)誼會上,一邊和村干部聊著家常,一邊緊緊抓著一旁上了年紀的叔叔的手,怕老人家受到冷落的那份細心;那是看見一切和自己有關的事物,像個孩子般興奮地向家人做介紹時的那份自豪。
2016年8月27日,加蓬投票選舉下一任總統(tǒng),作為非洲任期最長的總統(tǒng)邦戈的競爭者,讓·平的支持率一路飆升,眼看成功在即。但隨后的形勢發(fā)生逆轉,8月31日,加蓬共和國總統(tǒng)大選結果公布,讓·平以微弱劣勢輸給現(xiàn)任總統(tǒng)阿里·邦戈,后者以49.8%險勝讓·平48.23%的得票率!
雖未能當選新任總統(tǒng),但讓·平這位有著一半中國血統(tǒng)的非洲政壇巨擘,仍會一如既往地呵護源遠流長的中非友誼,促進中加之間的合作互助。在兩國貿易上,他也一直起著“搭橋引線”的重要作用。如今,在加蓬經商的溫州人已有數百名,主要從事食品、木材、建筑等行業(yè)。一次回中國省親時,他還鼓勵自己的外甥徐恭德到加蓬發(fā)展。如今,做木材生意的徐恭德已是加蓬華僑華人協(xié)會終生名譽會長,以及溫州市海外特邀政協(xié)委員。
編輯:莫言言 happywyl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