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學新生入學后的數據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三所重點高校來自農村地區(qū)的學生比例都超過了15%。農村“寒門學子”有了更多上重點大學的機會,自然令人欣喜。但是,師資不足、硬件欠缺、教育理念落后等農村基礎教育的問題仍然沒有徹底改觀。不過,如今的農村孩子考上大學并不意味著“翻身”。要讓農村孩子改變命運,一方面需要對農村的基礎教育投入更多關注,在基礎設施、資金、教育理念上支持他們向優(yōu)質教育靠攏。另一方面,農村學生不可自甘落后,要在讀大學前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上大學時多參加課外實踐,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生活理念上盡快迎頭趕上。只有這樣,當他們畢業(yè)后,才能彌補原生環(huán)境的缺憾,以最好的姿態(tài)進入社會,進而完成人生的“逆襲”。
——黃 帥(據《中國青年報》,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