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艷
人民出版社版《孫中山全集》共分16卷,收錄孫中山文獻11500余篇,計10106千字,為讀者奉獻了一套高質(zhì)量、有學術(shù)價值、體現(xiàn)孫中山文化本來面貌的新版全集。
今天我們?yōu)槭裁匆o念孫中山先生?當這位中國民主革命的領袖漸漸被一些人遺忘時,另一些人卻努力為這個時代還原了一位有愛有恨、有血有肉的偉大先驅(qū)。
1956年,人民出版社為紀念孫中山誕辰90周年,出版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部《孫中山選集》。2015年人民社推出16卷本《孫中山全集》,被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稱為“人民社長期出版孫中山著作的又一個里程碑”,也是該社在偉人領袖著作出版中的又一次重大貢獻。時值孫中山誕辰150周年之際,人民出版社原副總編輯喬還田回顧了《孫中山全集》的出版歷程。他表示,孫中山的著作,不僅是了解和研究其思想和生平事業(yè)的文獻基礎,而且對探尋中國人民近現(xiàn)代英勇奮斗的光輝歷程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史具有重要價值和重要意義,“孫中山奮斗了將近40年,生前雖未能圓強國夢,但他的精神和理想是一筆重要的精神財富,中華兒女應當永遠記住孫中山、走近孫中山”。
又一個里程碑
據(jù)喬還田介紹,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孫中山的文集或全集已有數(shù)十種不同的版本問世。其中,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合編,中華書局1981—1986年出版的《孫中山全集》11卷;臺北秦孝儀主編,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國父全集》12冊,編纂為好,也較為完備。但是,這兩套書出版已三十余年,期間不曾作過增補和修訂。近些年來,中外各界人士挖掘披露的新資料和輯佚考辨成果,頻頻涌現(xiàn)。出版一部更為完備的孫中山著述既有必要,也有了可能。
為人民出好書,組織出版新的《孫中山全集》成為人民社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與此版《孫中山全集》前期整理、??惫ぷ鞯木幮U吲砻髡?、王德樹、李斌等人在與主編尚明軒的交流中,形成這樣一種共識:“中華版”和“臺北秦孝儀版”為代表的多種孫中山文集或者全集,其編撰思想都建立在“國民黨的孫中山”這一“藩籬”,人社版全集應突破性地站在“中華民族的孫中山”這一高度,要以孫中山文化觀為基本線索,客觀、全面地展現(xiàn)孫中山的著述、文稿及其蘊含的豐富思想。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常務副社長任超和原副總編輯喬還田曾多次強調(diào),人社出版的新全集決不僅僅是查漏補缺,而要在史觀和文化觀上、在編撰指導思想上、在編排方法上有所突破,為學術(shù)界、思想界、出版界奉獻一套高質(zhì)量、有學術(shù)價值、體現(xiàn)孫中山文化本來面貌的新版全集。為此,人民社成立了專門的出版委員會和學術(shù)編輯委員會。出版委員會由黃書元任主任委員,任超和喬還田任副主任委員,總體負責組織全集的整理和編輯、出版工作,潘少平、王德樹、李斌、李春林、王一禾、張芬、王欣、杜麗星、劉暢等具體負責全集的出版工作。學術(shù)編輯委員會由著名孫中山研究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尚明軒任主任委員,負責確定編輯整理工作思路和稿件學術(shù)審查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研究機構(gòu)和高校的八位相關專家學者組成學術(shù)編輯委員會。
2011年,此項目被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并獲得201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2015年11月12日,人民社在北京中山堂舉行《孫中山全集》新書首發(fā)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出版基金規(guī)劃管理辦公室、宋慶齡基金會、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市政協(xié)等部門領導和專家學者予以高度評價。
在繼承中超越
《孫中山全集》共分16卷,收錄孫中山文獻11500余篇,計10106千字。喬還田告訴記者,“人們常說‘全集難全,特別是孫中山足跡之廣布全球、言論之宏偉富贍,想要達到羅掘無遺,是不可能的。而本全集可謂迄今為止孫中山全集最完備者”。
據(jù)喬還田回憶,全集從立項到出書,大體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2009年9月到2011年8月,整理、形成基本底稿;2011年9月到2013年3月,編輯底稿并進一步增補新文獻;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按以“孫中山文化研究”為主導的編纂思想,調(diào)整全書體例編排、內(nèi)容劃分標準,要求符合學術(shù)研究的脈絡;2014年12月到2015年6月,完成送審工作。2014年11月,共計16卷、1000萬余字的書稿,完成編校工作。同年12月,書稿送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審查。根據(jù)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的函復意見,項目組對書稿中受時代所限、個別不合時宜的觀點以及用詞作了酌情處理。完成送審流程后,2015年6月正式出版發(fā)行。
《孫中山全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百衲本”的方式,比較參證,加工整理,同時吸收了近些年來中外各界人士最新研究成果。在喬還田看來,全集至少有4個亮點可圈可點。
其一,突破了以“國民黨中央政權(quán)的政黨史觀”為主導思想的編排方式,確立了以“孫中山文化研究”為主導的編纂思想。重在突出孫中山中西文化觀和政治活動與政治理想,二者恰當融合,進而站在中華民族的高度,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客觀反映孫中山的歷史地位。其二,內(nèi)容新。僅就增補遺闕和考辨真?zhèn)味?,除在前人幾部較為詳備的孫中山全集、文集基礎上吸收外,又廣泛搜羅了近年來中外學術(shù)界及各地披露的新資料和輯佚考辨成果。其三,與往昔版本相比,本全集增加了外文著述和題詞遺墨兩類并單獨列卷。題詞遺墨卷收錄孫中山題詞及其中部分題詞的手跡共235幅。外文著述卷收錄了孫中山以英文發(fā)表的文件,并附少量英、俄等媒體或私人轉(zhuǎn)載、記述之文件。為了能夠完全保持孫中山思想原貌,故將所有外文原文編為一冊。其四,按照國際學術(shù)著作出版規(guī)范,編制了重要人名、重要地名和專有名詞索引。這樣,就極大方便研究者查閱,提高了全集的利用率。
歷經(jīng)六載,苦盡甘來
“歷經(jīng)六載,磨難良多”這八個字,是參與《孫中山全集》項目所有人的共同感受。
按照當初申報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時填報的結(jié)項時間,項目應于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因?qū)O中山的文獻檔案資料卷帙浩繁,體量巨大,為了保證編纂質(zhì)量,人民社曾申請將此出版計劃往后延期。由于交接方面的原因,國家出版基金規(guī)劃管理辦公室未對延期結(jié)項的申請正式批復,2013年基金辦對人民社未能按時完成《孫中山全集》的結(jié)項予以通報批評,并作出扣除該社下一年申報出版基金項目一個指標的處罰。“作為本項目的負責人,不僅僅感到的是遺憾,更重要的是壓力。”令喬還田寬慰的是,2015年11月,基金辦對《孫中山全集》組織專項驗收工作時,項目以86.5分的成績通過驗收,僅因項目延期被扣除10分。“編校質(zhì)量項獲得滿分,應該說是對我社編輯出版水平的最好評價?!?/p>
談及項目運作的經(jīng)驗和體會,喬還田總結(jié)道,一是完成重大出版項目需要領導重視。在六年的編纂過程中,參與本項目的社領導對其出版質(zhì)量、出版進度以及資助經(jīng)費的使用都進行了細致、具體的把關。在多次編纂研討會上,既有對總體編排指導思想、體例等大局的指導,也有對注釋、標點、索引等具體編校工作的嚴謹布置。在全集發(fā)生延期出版的情況下,社領導通過不同途徑與基金辦和總局進行溝通,盡最大努力爭取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理解和支持,扭轉(zhuǎn)了出版工作的被動局面;二是必須制定出相關的編輯規(guī)章;三是編輯人員必須踐行工匠精神。編輯整理小組成員六年如一日地孜孜不倦于最優(yōu)底本的選擇,乃至每一個標點、每一個字詞的準確無誤,可謂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四是,必須發(fā)揚團隊的協(xié)作精神。
如今有的中國人竟然不知道孫中山,在喬還田看來,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他指出,孫中山先生代表著一個時代。他首先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令人遺憾的是,在近年的辛亥革命史研究領域、孫中山研究領域,出現(xiàn)了一些極其錯誤的觀點,流傳甚廣,貽害無窮。16卷本《孫中山全集》真實記錄了孫中山追求真理、不懈奮斗、熱愛祖國,致力于振興中華的理想和實踐, 展現(xiàn)了他的思想、精神、品格及情感世界。喬還田期望,讀者能通過閱讀這部《全集》走近孫中山,看到一位有愛有恨、有血有肉的孫中山,既可以起到撥亂反正的效果,也能引發(fā)如何繼承和發(fā)揚孫中山精神遺產(chǎn)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