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英 闡玉英 周云鳳 張 莉 梁培榮 楊巾夏
?
移動健康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在兒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姚文英 闡玉英 周云鳳 張 莉 梁培榮 楊巾夏
目的:探討移動健康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在兒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手機應用程序“康復助手”為載體,將疾病相關(guān)知識、住院須知、費用查詢、檢查須知、導管護理、圍手術(shù)期護理、用藥指導、營養(yǎng)、康復等健康教育知識進行重新設計,按照入院的時間點和治療過程呈現(xiàn)在手機界面以供學習。采用面對面或電話形式訪問住院患兒照顧者及其對應的責任護士的感受。結(jié)果:83.08%患兒家屬表示“康復助手”界面清楚,操作便捷,易于使用;92.86%通過手機客戶端獲取知識更加便捷,充分利用照顧者照護患兒間隙的“零碎時間”,發(fā)揮了手機的便攜性。護理人員一致認為基于移動新媒體健康宣教可有效減少護士反復健康教育的時間,提高護士向患兒及家屬宣教的效率。結(jié)論: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康復助手”可用性良好,可為患兒照顧者提供全面、準確的健康教育知識,從而提高患兒健康教育質(zhì)量,提升護理人員健康教育的效率。
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健康教育;護理
移動健康是電子健康管理領域的重要部分,指手機、患者監(jiān)控設備、個人數(shù)字設備及其他無線設備在醫(yī)療和衛(wèi)生保健領域的運用[1]。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逐漸開始應用于醫(yī)療照護領域,成為近年來移動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載體之一[2],在疾病預防、疾病監(jiān)控、遠程治療、健康促進,提高治療依從性等衛(wèi)生保健方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3-6]。為向患兒家屬提供更優(yōu)質(zhì)高效的健康教育,我院護理部于2015年與復旦大學移動應用實驗室合作,以手機應用程序“康復助手”為載體,針對性地設計了我院的健康教育課程,在省內(nèi)首次將手機應用程序應用于耳鼻喉科、燒傷整形科等臨床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成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就診的住院患兒照顧者532名進行試用。納入標準:(1)照顧者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上水平。(2)照顧者至少有1部智能手機,并可熟練地操作該手機。(3)照顧者愿意配合使用應用程序。
1.2 研究工具
1.2.1 “康復助手”移動健康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關(guān)注住院患兒照顧者在照護過程中的需求,引入“移動健康”新理念,借助健康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康復助手”媒體平臺,將疾病相關(guān)知識、住院須知、費用查詢、科室介紹、檢查須知、導管護理、圍手術(shù)期護理、用藥指導、營養(yǎng)、康復、出院辦理、延續(xù)護理等相關(guān)知識進行修正、優(yōu)化、再設計,形成全程的護理教育指南,按照入院的時間點和治療過程呈現(xiàn)在手機界面以供學習。“康復助手”引入了滿意度評價及問卷調(diào)查,有助于獲取患兒家屬更真實的滿意度、住院體驗及需求。各模塊功能簡介:(1)疾病模塊。疾病概念、相關(guān)知識簡介。(2)住院模塊。包括入院當日須知、家長提醒、病區(qū)的環(huán)境介紹和相關(guān)制度。(3)檢查模塊。疾病相關(guān)的檢查介紹、檢查地點、患兒靜脈采血須知等內(nèi)容。(4)費用模塊。清單發(fā)放、解釋以及查詢方法。(5)手術(shù)模塊(按需)。術(shù)前為何禁食禁飲、術(shù)前注意事項、術(shù)前準備、術(shù)后注意事項及護理等要點。(6)護理模塊。輸液時家長的配合、疾病相關(guān)護理知識。(7)用藥模塊。疾病常用藥物介紹、用藥注意事項。(8)營養(yǎng)模塊。疾病相關(guān)飲食指導、飲食推薦。(9)出院模塊。如何辦理出院、出院須知、出院交通指南。(10)康復模塊。出院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
1.2.2 “康復助手”后臺管理系統(tǒng) 由護理部和軟件運營方組建的團隊通過網(wǎng)頁進行后臺管理,負責以下內(nèi)容:(1)確保程序正常運作。主要包括程序正常運作的相關(guān)支持性工作,負責后臺監(jiān)控,出現(xiàn)程序相關(guān)問題及時解決;不能獨立解決時,向相關(guān)技術(shù)人員尋求幫助。(2)信息審核及處理。(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統(tǒng)計用戶滿意度及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guān)統(tǒng)計學分析。
1.3 實施方法 患兒入院后,照顧者在護士的指導下:(1)使用智能手機下載“康復助手”APP。(2)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或輸入課程碼。(3)按需選擇課程安裝,患兒家屬就能夠獲取從入院到出院的各類信息,每個病區(qū)安排專人負責指導使用?!翱祻椭帧闭n程制作完成后首先在我院耳鼻喉科、燒傷整形科試用。試用期間若有任何問題,研究對象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及時與研究人員聯(lián)系,研究人員耐心給予解答和指導?!翱祻椭帧睉贸绦蛟囉?個月后,在病區(qū)廣泛推廣應用,采用面對面或電話訪談的形式,了解研究對象的使用感受及其責任護士的體驗。
1.4 評價指標 住院患兒照顧者使用“康復助手”后,采用面對面或電話訪談的形式了解532名住院患兒照顧者及其對應的15名責任護士的感受和體驗。住院患兒照顧者的訪談提綱包括:(1)您覺得“康復助手”應用程序使用方便嗎。(2)您覺得本程序?qū)δ疹櫥純河袔椭鷨帷?3)您使用本程序的其他感受如何。責任護士的訪談提綱包括:(1)您所負責床位的患兒照顧者使用“康復助手”應用程序后有何體驗。(2)您覺得該程序?qū)純旱慕】到逃袔椭鷨?。同時,借助軟件運營方通過網(wǎng)頁進行后臺使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全面了解該程序在臨床科室的使用情況。
2.1 住院患兒照顧者的試用感受(表1)
表1 住院患兒照顧者試用感受(n=532)
2.2 臨床護理人員試用評價(表2)
表2 臨床護理人員試用評價(n=15)
2.3 “康復助手”程序使用情況分析 借助軟件運營方通過網(wǎng)頁進行后臺使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涉及課程下載及閱讀情況、宣教內(nèi)容欄目比較分析、宣教內(nèi)容天數(shù)分析、病區(qū)各欄目閱讀占比、用戶使用習慣分析(用戶活躍情況、活躍用戶啟動情況、啟動使用時長、使用間隔與頻率)、每月新增用戶留存率等指標。將課程下載及閱讀情況距離如下,見表3。
圖1 程序使用期間課程下載、閱讀情況
3.1 移動健康智能手機應用程序能夠提升患兒健康教育質(zhì)量 本研究顯示,患兒照顧者安裝并使用“康復助手”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具有良好的可用性,為住院患兒照顧者及時提供全面、準確的健康教育信息。目前的醫(yī)療環(huán)境中,醫(yī)護人員緊缺導致患兒照顧者很少有機會直接跟醫(yī)護人員充分溝通,其獲取的疾病相關(guān)信息多來源于網(wǎng)絡和其他照顧者,缺乏專業(yè)性和準確性,可信度差[7]。而健康信息的發(fā)布和控制直接關(guān)系到人們的生命健康,有研究顯示[8],依賴醫(yī)療專業(yè)人士可以提高移動醫(yī)療APP內(nèi)容的專業(yè)性和增強可用性,并改進移動醫(yī)療APP的互動性和個性化的信息服務。本研究借助“康復助手”手機應用程序,將科室的常規(guī)護理知識和醫(yī)護的寶貴經(jīng)驗進行優(yōu)化,形成全流程的護理宣教指南,按照患兒入院的時間點和治療過程,將傳統(tǒng)的口頭護理宣教和紙質(zhì)媒體宣教進行升級改造,呈現(xiàn)在患兒家屬的手機上。一方面,患者可以通過該程序了解疾病的防治知識,提高疾病治療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醫(yī)患關(guān)系,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9]。
3.2 移動健康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可以提升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 護士在健康服務體系中不僅僅是照護者、治療者,也是健康的維護者和教育者。在快速繁忙的臨床工作中,如何將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得更全面、更便于記憶顯得尤為重要。使用手機應用程序規(guī)范健康宣教內(nèi)容,使現(xiàn)有的醫(yī)患面對面口頭、多頻次、無工具支持的患者被動宣教方式,提升為借助智能手機新媒體平臺主動學習的方式,健康教育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方式[10]。同時有效減少護士的重復性宣教工作,提高護士向患兒及家屬健康教育的效率,提升教育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和延續(xù)性,充分體現(xiàn)“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的內(nèi)涵。但“康復助手”手機應用程序仍需進一步完善,將在后期豐富知識宣教形式,如發(fā)送宣教視頻鏈接,供有需要且有相應網(wǎng)絡條件的用戶觀看。建立由醫(yī)護人員組成的后臺專業(yè)團隊,通過微信實現(xiàn)實時互動,使照顧者獲得更及時的幫助。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Observatory for eHealth series-Volume3[EB/OL].(2012-11-1)[2016-5-20].http://www.who.int/goe/publications/ehealth_series_vol3/en/.
[2] 王婧婷,王園園,劉硯燕,等.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及展望[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8):994-996.
[3] Fjeldsoe BS,Marshall AL,Miller YD.Behavior change interventions delivered by mobile telephone short-message service[J].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9,36(2):165-173.
[4] Heron KE,Smyth JM.Ecological momentary interventions:Incorporatingmobile technology into psychosocial and health behaviortreatments[J].Br J Health Psychol,2010,15:1-39.
[5] 樊 娟.移動醫(yī)療:一場新變革[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08,5(4):83-87.
[6] 劉國偉,劉長興.移動醫(yī)療系統(tǒng)臨床應用的必要性[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0,27(2):182-183.
[7] 王婧婷,王園園,沈 閔,等.白血病移動健康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的可用性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4):485-489.
[8] 顧 盼.孕期保健移動醫(yī)療APP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
[9] 簡桂花,蔣金根,嚴 艷,等.腎病門診患者健康教育移動平臺的構(gòu)建與應用探討[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shù),2014,28(5):500-503.
[10]底瑞青,婁小平,苗金紅,等.移動護理APP平臺在耳鼻喉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繼續(xù)教育,2015,7(13):233-234.
(本文編輯 陳景景)
Application of mobile health smart phone apps in pediatric health education
YAO Wen-ying,SHAN Yu-ying,ZHOU Yun-feng,et al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025)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bile health smart phone apps in pediatric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Re-designed the knowledge of health education such as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hospitalization, cost, examination, catheter car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dication instruction, nutrition, rehabilitation, etc. by using the application of Rehabilitation Assistant. The time of admission and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presented in the mobile phone interface for learning. Face-to-face or telephon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in-patient caregive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nurses. Results: There were about 83.08% of the patients’ families indicated that the "rehabilitation assistant" app had a clear interface and was convenient to operate and use. There were 92.86% families said it was convenient to gain knowledge through mobile phone client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fragmentary time" when they cared for children by the portability of mobile phones. Nurses agreed that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mobile new medi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urses repeated health education tim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urses’ missionary to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Conclusion: The "rehabilitation assistant" smart phone app is of good usability, which can provid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for the caregivers, so as to improve the 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efficiency of nursing staff.
Smart phone;Apps;Health education;Nursing
215025 蘇州市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護理部
姚文英: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理部副主任
梁培榮,女,碩士,護師
2016-07-14)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