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可艷
(銅仁市水務局,貴州 銅仁 554300)
?
水電站水土保持措施設計一例
梅可艷
(銅仁市水務局,貴州 銅仁 554300)
某水電站工程位于我國南方某地區(qū),采用壩式開發(fā),樞紐建筑物由攔河大壩、泄洪放空建筑物、引水發(fā)電建筑物等組成,總裝機容量1 700 MW。施工現場共規(guī)劃了1~3號渣場,1~2號石料場,最終堆渣量為1 657.5萬m3。
在該工程項目中,結合《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的相關內容,制定了水土流失防治指標,其水土流失防治目標的具體內容如下所示(見表1)。
表1 某水電站水土流失防治目標
在水電站水土保持措施設計中,該項目充分尊重因地制宜的相關內容,對不同地區(qū)實施針對性的水土保持措施,確保其設計措施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2.1 主題工程區(qū)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設計
在該工程項目中,水土流失主要發(fā)生在建筑施工的填筑階段,且大量工程開挖面會被建筑物永久占壓,導致在工程項目中水土流失項目會逐漸減緩;因此在整體項目設計階段,需要重視對施工技術、施工工序的優(yōu)化處理,并借助植被等對水土項目進行優(yōu)化。其具體措施為:
2.1.1 植被綠化措施
在項目處理中,結合項目工程所在位置開展基礎資料收集??紤]到在該工程項目中已經在泥洛堆積體上部實施了綠化措施,因此在水土保持專項項目設計中要重視對綠化、美化的考慮。在該工程中,主要在堆積體下部進行種植,其種植的植被為刺槐與旱柳,下層為爬山虎與白刺花,實現了綠化區(qū)域內空間結構的有效利用。同時,在種植樹木之外,可適當提高藤本植物的覆蓋范圍,依靠藤本植物的攀援生長能力,實現對整個項目工程的有效綠化。
另外,為提高綠化的經濟效益,在落實植被綠化措施的同時,可適當開展園林式綠化處理,通過建立魚類養(yǎng)殖場、經濟性樹林等,在實現綠化的同時增加當地居民收入。例如,可在綠化區(qū)內種植具有觀賞性的景觀植物,如冬青等,強化整個綠化區(qū)域內的景觀水平;在景觀樹種搭配中,采取對植、叢植等方法,合理搭配風景林,并提高綠籬等覆蓋面積,確保整個綠化搭配的科學性。
2.1.2 工程措施
在該工程項目中,為達到既定的施工處理效果,已經對該工程進行了圍堰拆除、設置混凝土排水溝等措施。而為進一步提高水土保護水平,可以在水土保護的同時對高開挖面進行綠化。在該工程中,通過增設馬道種植槽的方式對高開挖面進行綠化,其應用效果良好,有效避免了水土流失現象的發(fā)生。
2.1.3 施工營地處理措施
施工營地處理主要以設置排水渠道與邊坡?lián)踝o為主。一般情況下,臺階式場地高差較大時,應設置相應的排水設置;若遇到暴雨等,可增設邊坡?lián)踝o設施??傮w而言,在設置邊坡?lián)踝o設施中,需要根據施工營地的實際情況,并分析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遇見的不良天氣現象,確定邊坡施工的處理方案,在保證施工現場安全的同時,也能獲得更好的水土流失控制效果。
在工程施工結束之后,可以先對施工現場進行平整,再采用綠色植被進行覆蓋。在植被選擇中,建議使用爬山虎等藤本植物,依靠其攀援生長的特性,通過較少的資金投入獲得良好的綠化效果。
2.2 渣場水土流失控制措施
2.2.1 工程措施
在該工程中,采取50年一遇的標準確定渣場水土流失控制措施,其具體內容為:設置土工膜心墻堆石壩、設置排水涵洞等??紤]到該施工地區(qū)在暴雨條件下存在爆發(fā)小型泥石流的情況,進而在排水洞上方500 m處設置兩道混凝土樁林,并在上游100 m位置設置混凝土格柵,以控制出現泥石流的概率。而對一般工程而言,在工程措施確定中,需要正確認識到不同惡劣天氣狀況下可能出現的水土流失現象,在綜合考慮地形、堆渣要求、洪水標準等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確定防淘、防洪標準。
2.2.2 樞紐工程基礎開挖面防護措施
針對樞紐工程中基礎開挖面的防護措施被大壩等永久性建筑物覆蓋,但主壩施工結束之后依然會和山體連接處出現一定的裸露現象。在該工程項目中,其邊坡裸露面積約為150 m2,且坡比小于1∶1.5。結合當地自然天氣條件,可以在裸露處播撒黑麥草等多年生植被;以混合草種播散,以耙進行覆土,其播種量為15 kg/m2。對于部分地區(qū)出現的基巖顯現,可種植爬山虎對基巖進行綠化,其種植規(guī)模為20 cm×20 cm×20 cm。
3.1 開展水土資源監(jiān)測
3.1.1 確定監(jiān)測范圍
在水電站工程中,水土監(jiān)測的主要范圍是指水保方案確定的所有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包括水利工程的直接影響區(qū)與間接影響區(qū)。結合水電站建設的實際情況,在開展水土資源監(jiān)測中可將監(jiān)測內容劃分為施工營地、大壩廠房區(qū)、棄渣場等多個內容。
3.1.2 確定監(jiān)測時段
從一般工程的應用情況來看,其監(jiān)測時段主要可劃分為施工準備期、施工期、試運行期3個階段。但考慮到不同水電工程項目的特殊性,在確定監(jiān)測時段過程中,為保證水土監(jiān)測的有效性,可以在上述3個時間段的基礎上,對其做進一步明確,包括項目實施初期、各項措施應用時期、應用效果評價時期等,使各個監(jiān)測階段的工作內容更加明顯。
3.1.3 布設監(jiān)測點
在確定監(jiān)測時段之后,需要根據已經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監(jiān)測分區(qū)。一般情況下,監(jiān)測點所關注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棄渣場、施工營地等若干方面。建議在施工營地等設置監(jiān)測點8處,分別監(jiān)控水土流失情況、天氣條件變化情況等;在標準樣地點設置監(jiān)測點6處,在簡易坡面設置監(jiān)測點12處,全方位監(jiān)測水土流失情況。
3.2 落實監(jiān)測責任
根據工程項目報批的水工土工責任書,確定本次工程中水土流失責任范圍內,包括具體項目負責人、責任范圍、實際面積等。一般情況下,水電開發(fā)項目公司是水土流失情況的主要負責人員。
3.3 結果評定
結果評定是確定水土保持效果的主要方法,其判定結果對整個水電站水土保持工程產生影響。在開展結果判定中,其判定標準主要集中在綠化面積覆蓋率、水土保護目標達成率等幾方面,主要根據水電站水土流失防治目標判斷其應用效果。
主要討論了水電站水土保持措施設計內容與技術方法的相關問題,并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對其具體應用內容進行分析。從該案例的應用過程來看,在未來水電站水土保持中,需要重視以下幾點問題:
(1)綠化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十分明顯,需要正確認識到綠化的作用,通過提高綠化面積切實保護水電站水土資源。
(2)水土資源監(jiān)測是避免出現嚴重水土流失現象的主要措施,為強化對水土保護措施的控制,就需要開展針對性的水土資源監(jiān)測。
綜上所述,在水電站水土保持中,要充分結合具體措施的應用性,在考慮其操作價值、操作規(guī)范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以獲得更好的水土保護效果。
[1]李洪春.面向長春某水利樞紐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設計[J].科技咨詢(工程技術),2014(6):54_55.
[2]胡金和.洮河峽城水電站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jiān)測研究[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2(1):15_19.
[3]鄒文祥.黃河積石峽水電站水庫淹沒區(qū)等級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設計[J].科技資訊,2010(5):134_137.
[4]馬世軍,王建文.天花板水電站水土保持措施設計[J].水力發(fā)電(水資源與水土保持),2011,37(6):33_36.
[5]高旭彪,趙永軍.水電站工程水土保持監(jiān)測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07,(12):43_45.
責任編輯 吳 昊
2016-09-08
梅可艷(1978-),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