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順朋
摘 要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課程理念,倡導知識與能力、能力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的教學目標。新課程實驗教學已進入第二階段,結合二年多的教學實踐,談談本人在課改實驗中對新課程教材的一些認識教學過程中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物理;新課程教材;認識及其教學體會
新的教材向學生提供了現(xiàn)實、有趣、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素材,引用了許多真實的數(shù)據(jù)、圖片和學生喜愛的探究實驗,并提供了眾多有趣的問題。教科書在提供學習素材的基礎上,還依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設立了“迷你實驗室”、“討論與交流”、“實驗與探究” 、“方法點撥”等欄目,以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識。教材中尤其注重讓學生應用已有知識去自己推導出一些公式、規(guī)律,它們是學生了解與學習這些知識的有效“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
新舊教材相比,在編排體系上、知識結構上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首先新教材突出了知識形成的探究過程,同時增加了大量的動手操作、動腦思考與相互交流的機會。因而要求教師必須大力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研究探索適應新教材的教學方法,使其盡快轉變老一套的學習方式,很快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學習方式,以滿足和適應課改不斷深入的需要。
因此,本人在教改實驗中,就新教材特點在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作了如下幾方面的探索也算是幾點體會: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中學物理教學既要讓學生學習系統(tǒng)的物理知識與技能,又要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更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品質。這就要求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多用探究式和發(fā)現(xiàn)式的教學方法,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以往被動接受知識的陳舊的學習方式。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因此,教師應當樹立發(fā)展性教學觀念。在這里,“發(fā)展”應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豐富內涵,它應具有六個顯著的特征:具有全面性,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并使學生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具有個體性,教師應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發(fā)展;具有創(chuàng)造性,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具有可持續(xù)性,學校教育要為學生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具有動態(tài)性,既關注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習過程,注重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具有雙向性,教師、學生都要與“教”俱進。
新課程在目標功能上,與以往大綱相比,更關注學生在人文素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科學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審美情趣等方面的發(fā)展,關注人的整體生命;新課程具有目標多元化、評價體系多元化的特點,要求學生應該具備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能力;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具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終生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因此,物理教師應當把教學的立足點放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提高技能和掌握方法上,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樹立思想、形成品質、發(fā)展智力上,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創(chuàng)新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新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就是將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重新定位為“交往”,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暗茏硬槐夭蝗鐜?,師不必賢于弟子”,我們應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師教與學生學轉化為互教互學,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師生共同前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教師要熱愛自己的事業(yè),要以高度的敬業(yè)精神、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和方法影響學生和感化學生。這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
二是教師要真誠、不帶一絲雜念地愛護學生,這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魅力,極具親和力。教師要轉變觀念,從師道尊嚴中走出來,建立民生、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
三是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學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但還是需要科學嚴謹?shù)闹螌W精神。教師只有對教學工作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能夠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
新教材的又一個鮮明的特點是,它不再只是知識的載體,而具有物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這種三維的教育目標不可能明顯地出現(xiàn)在教科書的文字與插圖中,需要教師去挖掘、去詮釋,也需要學生去體會、去遐想。新課程在內容上增強了知識的綜合性,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密切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xiàn)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要樹立全新的課程資源觀,教材已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學中可利用廣播電視節(jié)目、錄音錄像資料、報刊雜志、多媒體技術等為教學服務。除傳授書本知識外,應圍繞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引導他們走出課本。走出課堂,利用校內外一切可利用的課程資源,來滿足他們不同的興趣與愛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培養(yǎng)質疑、調查、探究的能力,在實踐中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更強調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獲得知識,在探究過程中,從問題的提出到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來尋求證據(jù)、論證結論,給教師和學生都留下了廣闊的展現(xiàn)自己才能的空間。
新課程改革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讓學生學習方式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改變接受性學習方式中過于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自主參與、合作交流、探究發(fā)現(xiàn)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理解“魚”與“漁”的辯證關系,把發(fā)現(xiàn)性學習方式與接受性學習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由重教向重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之間進行積極的交往,使學生在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在集體的榮譽感、責任感、主人翁意識這些潛在的素質方面,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因此,學校應進一步強調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另一種體驗,有利于發(fā)展合作,共同探究,相互學習的各種能力。
總而言之,物理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育行為要在新課程的指引下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教師要自覺地深入探索物理課程的教學規(guī)律,超前進入新課程,把新思想、新理念融進課堂教學中,努力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使學生通過學習物理知識,不斷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程的實施使教師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轉變。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只有真正投入到新課程教學工作中去,課程改革才能取得成功,因為新課程的關鍵在于教師,不在于學生。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徐楊中學 江蘇省淮安市 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