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費海提
提及土耳其,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伊斯坦布爾、卡帕多西亞,或者是安塔利亞的海灘,很少有人提及阿尼——古老的亞美尼亞王國首都,如今的幽靈之城。
穿過阿尼的城墻,映入眼簾的是跨越3個世紀和5個帝國的遺跡全景,包括亞美尼亞的巴格拉提德、拜占庭、土耳其的塞爾柱、格魯吉亞和奧斯曼。在1877—1878年俄土戰(zhàn)爭中,奧斯曼土耳其不敵俄國,將其割讓給了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奧斯曼奪回了阿尼以及周邊土地,但這個地區(qū)又給了新成立的亞美尼亞共和國。此后經過多次易手,直到1920年,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才奪得了這座城市。
如今的城墻似乎隨時都會倒塌,但在10世紀建成時,它們是強大的防御工事。巴格拉提德國王為了強化對新首都的防御,修建了城墻,在長達幾個世紀里,這些城墻抵御了敵人一次次進攻,也見證了拜占庭與巴格拉提德和塞爾柱的流血沖突。
這個地區(qū)是一塊富有爭議的土地,阿胡良河上有一座古老的橋梁廢墟,蜿蜒在谷底,形成了一條天然邊界,這恰巧符合土耳其和亞美尼亞的緊張關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奧斯曼帝國大肆屠殺亞美尼亞人。1993年,由于亞美尼亞與土耳其的盟友阿塞拜疆發(fā)生領土爭端,土耳其關閉了與亞美尼亞的陸路邊境。
阿尼被稱為“1001個教堂之城”,雖然有些言過其實,但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已經發(fā)現至少40座教堂、小禮拜堂和陵墓的遺跡。人們根據考古發(fā)現,制作了藝術效果圖:中世紀,這里曾是繁華喧鬧的中心,房屋和手工作坊星羅棋布,還有遍布各地的教堂。這要歸功于亞美尼亞統(tǒng)治者和城市商人,他們贊助修建了相當數量的宗教場所,這些設計都展現了當時最偉大的建筑和藝術思想。
建于10世紀末期的圣格雷戈里教堂,有12個立面,圓頂上刻著用于裝飾的拱形圖案。19世紀早期,人們在教堂北邊發(fā)現了一座陵墓,埋在里面的似乎是教堂贊助者格里戈爾·帕拉沃尼王子及其親屬的遺骸,但不幸的是,就像阿尼的許多遺址,該陵墓于19世紀90年代被盜。
圣格雷戈里教堂是阿尼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墻上還保留著殘缺的繪畫,這些繪畫描述了耶穌和啟蒙者圣格雷戈里的生活場景。在亞美尼亞的藝術時代,通常不會出現內容詳實的壁畫神話,所以學者們認為畫家很可能是格魯吉亞人。
在圣格雷戈里教堂對面,前人在巖石中鑿出了許多洞穴,歷史學家推測,這些洞穴的歷史可能早于阿尼建成之日。這些洞穴被描述成阿尼的“地下城市”,有跡象表明,它們曾用作墳墓和教堂,甚至在20世紀初,有些洞穴仍有人居住。
除了教堂,還有一處建筑——馬奴希赫爾清真寺。當時,塞爾柱驅逐了拜占庭,又敗給了奧斯曼。從10世紀中葉開始,塞爾柱掌控了如今土耳其東北方向和亞美尼亞領土。但是在1072年,塞爾柱將阿尼的掌控權授予了庫爾德血統(tǒng)的伊斯蘭王朝——沙達迪斯,因此沙達迪斯也在阿尼留下了痕跡,那就是坐落在危崖邊的馬奴希赫爾清真寺,清真寺的尖塔是在10世紀末建成的,至今依然高高矗立。
關于建造馬奴希赫爾清真寺的目的,土耳其和亞美尼亞爆發(fā)過激烈的爭論。有人認為這一建筑曾是亞美尼亞巴格拉提德王朝的宮殿,后來才轉變成清真寺;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座建筑建立之初就是一座清真寺,也是安納托利亞的第一座土耳其清真寺。從1906—1918年,這里被用作博物館,展出俄羅斯考古學家尼古拉斯·馬爾在阿尼的發(fā)掘成果。
盡管在涉及阿尼的討論中,人們更關注的是土耳其和亞美尼亞的緊張態(tài)勢。但是阿尼古城作為世界上12個瀕臨消失的文化遺址之一,考古學家正在盡力拯救——這里不僅是戰(zhàn)場,更是不同時期文化的代表,它的建筑和防御工事,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具有重要的考古和文化價值。幸運的是,阿尼出現在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的預備名單上,并且從2011年以來開始的修復,可能會重現阿尼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