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萍+倪靜
日常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都會有情緒波動,只是輕重程度有所不同。前段時間,某女士失戀后心情不好,被醫(yī)生診斷為患上了“應激性心肌病”,俗稱“心碎綜合征”。心理專家分析,如同某女士這樣的情緒波動會影響各類器官已是共識,醫(yī)學研究也表明,在過分焦慮、悲傷、憤怒等情緒下,人的心臟都會很受傷,有時就像歌詞里唱得那樣:我的心碎了無痕、心痛得無法呼吸……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很多軀體癥狀。
“心碎病”真的有
11月11日,被人們習慣性地稱作單身節(jié),今年黃女士卻也跟著一起過了。黃女士28歲,是一名公司白領,本已經與相戀3年的男友計劃好明年5月份結婚,卻因男友移情別戀,匆匆將這段感情畫上了句號。失戀后的黃女士悲痛欲絕,整日郁郁寡歡,茶飯不思,經常一個人躲在房間里,一坐就是一天,也拒絕與外人接觸。失戀后,黃女士還經常感覺胸口疼痛、憋悶、喘不上氣,到醫(yī)院做了心電圖、胸透等一系列檢查后卻發(fā)現一切正常,最終醫(yī)生診斷她患上了“應激性心肌病”,俗稱“心碎綜合征”。
專家介紹,“心碎綜合征”其實并不是真的心碎了,只是這種痛起來的感覺,就像心真的碎了一樣。人在遇到重大的情感打擊時,交感神經就會大量分泌兒茶酚胺類遞質,導致心肌強烈收縮,心臟活動異常,出現心尖球形改變,這時心臟的跳動能力突然減弱,造成劇烈胸痛或呼吸困難等類似心臟病發(fā)的癥狀,臨床上稱為急性心肌病。
“心碎綜合征”是一種突發(fā)的非缺血性短暫心肌收縮異常疾病,其中有大約2/3的患者在經歷了重大情緒事件(如愛人身亡、離婚、分手等)的負面影響后發(fā)病,進而導致急性心衰、惡性心律失常、心室破裂等。當人遇到過量或突如其來的“情緒壓力”時,身體會釋放出大量腎上腺素及其他化學物質,并流入血管。這些物質對心臟來說儼如毒素,會影響肌肉正?;顒樱蛄蠲氀苁湛s,減弱心臟跳動能力,造成類似心臟病發(fā)的癥狀。
專家表示,類似黃女士這種“心碎綜合征”也跟情緒有明確的關系。情緒極端變化,如憤怒、傷心時,不管本身有沒有心臟病,都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心臟問題。一般情況下,在一定可控程度內的消極情緒,如輕度憤怒、抑郁、焦慮等,身體會通過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和神經內分泌活動改變等進行適應性調節(jié),不會致病,但人在情緒非常大像激動、憤怒時,就會出現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比如你跟別人吵架時,會出現心跳加快、臉發(fā)白或發(fā)紅、身體發(fā)抖等,這種情況就是交感神經興奮的一個外在表現。內在方面,對心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刺激的作用,交感神經高度興奮之后,本來不該興奮的部位過度興奮,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專家說。
專家進一步解釋,“心碎綜合征”患者中,女性患者高達90%,可能是因為情緒應激時,雌激素促進了兒茶酚胺和糖皮質激素的釋放。由于受各種各樣的刺激,人體內調動大量的腎上腺激素急劇分泌,這會誘發(fā)心臟和血管的劇烈收縮,造成人體心臟缺血,呈塊狀壞死,甚至猝死。而患有抑郁癥的患者則由于糖皮質激素大量釋放,造成神經細胞的毒性損害,導致抑郁;進一步造成的糖代謝、脂肪代謝異常,血壓升高、肥胖等加重抑郁癥狀的出現。
“心碎”可以“不藥而愈”
心理專家曾做過一項治療——在問診后對一些確定因焦慮情緒引發(fā)心臟癥狀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等抗焦慮治療,結果有近百人“不藥而愈”。心臟病是如此,焦慮引發(fā)的其他軀體癥狀也是如此。
專家表示,當情緒失控或消極情緒長期存在時,身體會釋放大量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引起心肌收縮力增強。同時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心臟工作負擔加重,使人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同時還可能會損傷血管內皮,導致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從而誘發(fā)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的急性改變會導致心肌梗死,慢性改變則會導致慢性血管供血不足。
一般來說,例如心臟病,或者急性心肌梗死會給病人留下永久的傷害,其病情不易好轉,而“心碎綜合征”病人的心臟不會受到永久傷害,通常在接受住院治療,經過臥床休息后,病情就可以好轉,并不會對心臟造成多大的傷害影響,即使發(fā)病時心臟出現增大的現象,也只是暫時的,治愈之后,心臟也會漸漸恢復正常。
專家表示,每個人都有不良情緒,這種情緒如果已經產生,就應當通過適當的途徑發(fā)泄,例如通過運動等健康方式予以排遣,千萬不要悶在心里。如果任由比較劇烈的情緒持續(xù),時間越長,影響越大,“比如會導致吃不下飯、心跳加速等。如果經過1~2周還不見好,情緒不見平復,甚至出現不想活等不好的念頭,要及時尋求專業(yè)人員的幫助。人體一旦不能分泌讓情緒快樂的物質,就會陷入長期睡眠不良,情緒煩躁的狀態(tài)。針對這種情況,患者應該到醫(yī)院進行藥物治療,適當補充能調動快樂情緒的物質,如五羥色胺、多巴胺。以此來排解患者壓力,讓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慢慢修復?!?/p>
“以失戀為例,應該找人傾訴和探討這段經歷。有些人想盡辦法遺忘,其實還牢記心里,對健康并沒有好處。如果十分痛苦,最好哭出來,這樣可以去除體內因壓力痛苦而產生的負面情緒,使負面情緒得到有效釋放?!睂<艺f。
喜怒不形于色反而傷“心”
其實,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不少不開心或者產生不良情緒,一些看似理智、善于自控和調節(jié)情緒的人,其實更容易“自傷”甚至“自殘”。
專家表示,人體一些臟器的工作情況等會隨著情緒而變化,不受人們主觀意志的控制。而那些表面看來似乎控制住情緒的人,實際上卻可能使情緒的垃圾轉入體內,反而會給體內器官帶來壓力,甚至是無形的傷害。
其實“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并不是脾氣好,而是他們善于強行壓抑情緒的外露,如果不及時發(fā)泄,長此以往,反而會給自己的心臟和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忍耐亦有度,逾度不可再忍。喜形于色,一定程度上來說有利于養(yǎng)生。以哭為例,當悲傷或憤怒時,大哭一場,將心頭之郁積發(fā)泄出來,情緒就會得到平衡,心境也就能平和下來。相反,若把天大的委屈都藏在心里,緊閉情緒之門,表面上無所謂、嘻嘻哈哈,心里卻淌著血、流著淚,定會加劇心理和生理的失衡,給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有調查顯示,不少癌癥病人在發(fā)病前多有長期忍耐、壓抑情緒的情況。乳腺癌的病人70%以上屬“肝氣郁結”的表現,即所謂的“癌性格”的人易患腫瘤,其中超限的忍耐便是最突出的表現。
早在2?000年前,醫(yī)學家就肯定了情緒與健康的關系,“喜傷心”“怒傷肝”“悲傷腎”“憂傷肺”“思傷脾”等。七情過激,同樣會導致身心俱傷、誘發(fā)疾病。把控好自己的情緒,首先要自知,即時刻體察自己的情緒,明確自己當前的情緒狀況。其次要寬容,應以寬容的心態(tài)對人、對己、對事。最后,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控制你。
專家提醒,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要尋求各種手段來排解壓力,比如,向親人、朋友傾訴,積極調動自己的情緒。如果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人就會進入抑郁階段,糖皮質激素升高會導致神經細胞,如調節(jié)情緒的細胞或睡眠細胞長期浸泡在這種毒性環(huán)境當中,久而久之便會逐漸凋亡。
“心碎綜合征”和性格有關
據悉,“心碎綜合征”的發(fā)生與人的性格有關,性格是一種復雜的心理因素。某些人格特征的人容易發(fā)展出焦慮病癥的傾向,例如強迫型人格與自戀型人格。這兩種人格特質的共同之處是都很在乎自我、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功能,面臨一些生活上的變化時,可能會導致他們對周遭人、事、物的興趣,轉為較專注于自己的身體。
“當他們?yōu)榇丝瘁t(yī)師時,倘若醫(yī)師沒給予確切的解釋說明,將使他們疑慮更深,進而產生惡性循環(huán),更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甚至擔心患了什么怪病。另外,一些老人由于懼怕死亡,也會對自己的身體過分關注?!币灿袊鈱W者將人的性格做了不同的劃分。
A型性格容易患“心碎綜合征”
美國學者最早將人的性格分為A型和B型,A型性格表現為急躁、易沖動、缺乏耐心、強烈的時間緊迫感和爭強好勝等;B型性格為從容不迫、耐心容忍、不爭強好勝和會安排作息。
因此,A型性格的人比B型性格的人更容易患“心碎綜合征”。
“心碎”是女人的專利
日本學者分析發(fā)現,在剔除高血壓、吸煙和其他影響心臟健康的因素后,有研究表明女性患此病的平均發(fā)病率是男性的7.5倍,其中55歲以下女性的發(fā)病率是同齡男性的9.5倍,55歲以上女性的發(fā)病率比年輕女性高3倍。
因此,有專家認為,男女之間荷爾蒙的差異及冠狀動脈的變化可能是致病因素。
相比發(fā)泄 老人更需靜靜
當出現情緒波動時,很多人會選擇一種方式來發(fā)泄,如遇到喜事大笑、傷心大哭、出門“買買買”等。通過一些行為來發(fā)泄負面的情緒似乎非常有效。但專家指出,發(fā)泄情緒的方式比較適合年輕人,并不適合老年人。老年人在遇到情緒波動時,更需要的是交流、理解和寬容,或者一些較為緩和的釋放情緒的方式。
提高自我修養(yǎng)
話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提高自我修養(yǎng)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控制情緒,而讀書、看報、寫字、作畫等修身養(yǎng)性的愛好對穩(wěn)定情緒都有一定幫助。
時刻提醒自己
在出現可能讓自己情緒波動大的事情時,要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變化,時刻提醒自己控制好“度”。專家表示,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波動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通??梢宰龅竭@一步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一個人靜靜
情緒波動出現后,首先要做的是靜一靜。例如遇到傷心的事情,通常外界的安慰都是無用的,平復情緒主要靠的還是自己,所以第一時間讓當事人靜一靜非常重要。當然也要把握時間長短,以免其深陷其中。這在心理學中稱為“休克療法”。
多與人溝通
在稍微平復情緒后,聊天就是一種既緩和又合適的釋放情緒方法,當然慷慨激昂的演講并不能算作聊天。在情緒波動時,將事情告訴身邊的人,傾訴內心,也可以幫助控制情緒。身邊的人也可以主動上前攀談,聊天內容可以是一些新鮮事、家長里短、當事人感興趣的事情等,總之要盡快轉移其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