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美國運輸部(DOT)、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FAA)以及管道和有害物質(zhì)安全管理局(PHMS A)發(fā)布緊急命令,禁止所有三星GalaxyNote7智能手機及其附屬設備在美國通過航空運輸,該手機也不得作為航空貨運的貨物給予貨運。加拿大等國家也先后發(fā)布類似緊急命令。
那么,在飛機上用手機究竟有多危險?
手機安全困擾航空公司多年
如果你乘坐飛機,你往往會帶著手機登機。但是,手機的復雜技術(shù)常常令航空公司和政府安全機構(gòu)擔心——由于近期出現(xiàn)的三星手機起火事件,這種擔心顯得更加確鑿無疑。
10月15日,鑒于三星NOTE7智能手機不斷傳出爆炸著火事故,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qū)先后發(fā)布緊急命令,禁止乘客攜帶NOTE7登機,違者會被沒收手機、罰款甚至面臨刑事起訴。
媒體報道說,美國運輸部(DOT)10月15日發(fā)布緊急命令,禁止乘客攜帶NOTE7登上往返美國或美國本土的航班,違者會被沒收手機、罰款甚至面臨刑事起訴。
運輸部指出,若乘客把NOTE7秘密藏于行李中,一旦被發(fā)現(xiàn),或會遭刑事起訴及罰款。
其實,手機起火消息近日已經(jīng)廣為人知:2016年8月,爆出了第一批GALAXY NOTE7起火爆炸的消息。幾周后,全球各地有多起報告稱該款手機起火。自那之后,三星便開始展開調(diào)查,起初認為是三星SDI公司供應的電池存在缺陷。根據(jù)這項“不完全的證據(jù)”,加之來自消費者的壓力越來越大,三星決定召回250萬部GALAXY NOTE7手機,并推出新電池。但新?lián)Q后的手機又有起火事件出現(xiàn),9月2日三星做出了停產(chǎn)停售的決定。
手機起火事件使航空公司和政府安全部門的頭疼事都多了一樁。過去幾年來,手機安全已經(jīng)困擾它們多年。手機中復雜的技術(shù)因素很容易引發(fā)安全隱患,此外還有其他危險,使得我們大多數(shù)人難以判斷什么情況是安全的或者是不安全的。
手機容易成為恐怖分子的武器
“9·11”恐怖襲擊發(fā)生后,反恐戰(zhàn)已經(jīng)加入了新內(nèi)容——應對個人電子設備潛在的危險。隨著個人電子設備的不斷增加,航空公司與手機之間的關系日益復雜。
作為對“9·11”恐怖襲擊的回應,美國于2001年設立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簡稱TSA)。2014年,TSA制定一項航空新規(guī)定:如果乘客從其他國家到美國旅行,其攜帶手機及電池充電器必須符合該運輸安全部的安全要求。
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全球各地的恐怖分子可能會將微型炸彈安裝在可攜帶設備如手機的電池里,而且這些炸彈是人們?nèi)庋鄄煊X不到,或者是X光機、金屬探測器都檢測不出來的。美國運輸部官員說,針對這種情況,部分航線目前已經(jīng)升級了安檢技術(shù),比如美國往返英國等直飛航班。
根據(jù)美國國土安全局的要求,TSA規(guī)定,從2003年1月開始,所有進入美國機場的行李必須打開接受檢查。2014年,美國國土安全部長約翰遜在一份聲明中說,航空安全包括一系列可見和不可見措施,也包括了各種環(huán)境因素下的多項舉措。
TSA在給英國廣播公司的一封電子郵件中指出,他們目前正繼續(xù)與美國情報部門密切合作,評估當前的反恐環(huán)境,確保既維持最高水平的航空安全,又不會對旅行者造成不必要的干擾?!拔覀儾粫_討論有關安全具體要素的信息,我們將繼續(xù)對安全協(xié)議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威脅?!盩SA在郵件中說。
謝天謝地,在已知的航空事件中,至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隱藏在手機里的炸彈。
手機干擾飛機通訊
在世界各地,只要乘客們一坐上飛機,往往很快會聽到廣播里傳來熟悉的聲音:“女士們,先生們,請把你的電子設備切換到飛行模式?!钡?,如果乘客一直沒有將移動設備調(diào)到飛行模式,會有什么最糟糕的事情發(fā)生?
由于手機發(fā)射無線電波,它們可能干擾飛機的通訊系統(tǒng),如防撞系統(tǒng)和雷達,甚至干擾飛行員的耳機。這就是為什么需要飛行模式——它能封閉任何手機發(fā)射的信號。
但事實是,我們中的許多人坐飛機時偶爾會無意中忘記關手機,看上去似乎沒有說明不良影響。在2013年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中,10個美國乘客中有4個承認說,他們并不總是記得在飛行期間關閉他們的手機。
美國太空總署編制了一份表格。列出飛行中發(fā)生的、與手機有關的意外事件。這份表格最近的一次更新是在2016年1月,上面列出的飛行意外事件,至少有五宗與手機發(fā)出信號相關。例如,有一件意外是這樣描述的:“機長報告稱,機艙內(nèi)有可能來自手機造成的干擾,這可能是飛行過程中電子儀器異常的原因?!?/p>
然而沒有確鑿證據(jù)表明,飛行中確定性、破壞性的事故與手機沒有轉(zhuǎn)換為飛行模式有關,很難斷定打開手機會使飛機下降或引發(fā)事故。當然,就當局而言,最好是謹慎行事。
但最重要的是:設備本身必須是安全的。
所有的規(guī)則\法規(guī)和安全檢查能否變得讓人輕松些?例如,2013年之前,許多航班要求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必須完全關閉——不只是切斷手機信號。但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與其他國家的機構(gòu)一樣,繼續(xù)否決這一要求。
除了安全和信號等問題使人擔憂,三星GALAXY NOTE7手機噩夢造成的真正問題是:電子產(chǎn)品,特別是那些用鋰電池供電的手機,必須絕對保障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因為這些類型的電池容易過熱和爆炸——電子產(chǎn)品制造商需要記住,要確保其產(chǎn)品符合機場安全要求。
如果有故障的電子設備出現(xiàn)在飛機上,將引起人們關注。為了消除與手機相關的潛在威脅,航空部門要求人們在飛行時確保安全、不發(fā)短信。要知道,與其出事后道歉,不如出事前確保安全。
危險不大但何必冒險
對于飛行中手機是否應該關閉這一問題,歷來有多種說法和解釋。
有些乘客喜歡在飛行時用手機。只要機艙門一關閉、飛機剛啟動,他們就開始用手機上網(wǎng)、發(fā)短信或者干點其他事,完全不理會航空禁令。
“這是一項荒謬的規(guī)定。我在飛行中從來不關手機。我有時會發(fā)個短信,或者上網(wǎng),不過我從不用手機通話?!边@是一位美國乘客的說法。但那些關注、遵守安全指引和警告的乘客,則擔心手機信號對飛行有干擾。
20多年來,美國一直禁止乘客飛行中開手機,因為手機的地面網(wǎng)絡所發(fā)出的信號會干擾飛行(當然,如今很多航班都向乘客提供WI-FI服務,如此一來手提電腦和手機等可攜帶電子設備都可以在飛行中使用了)。
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支持飛行中不得使用手機這一禁令。因為手機信號有可能對飛行通訊和航行造成潛在干擾。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建議各大航空公司確保乘客在飛行中關閉所有的可攜帶電子設備,尤其是在1萬英尺的高空飛行中。航空公司也要求乘客在飛機起飛后和降落前這段時間關閉電子設備。
但有乘客無視或者忘記這些禁令和要求——他們沒有關掉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但似乎也沒有造成災難性的后果,因此人們想知道,飛行中開手機究竟有多危險?
這是個亟待解答的嚴峻問題,專家們在研究后得出結(jié)論是:注重安全總比出事后道歉好。
“危險性很小,但為什么要冒險呢?”波音公司工程師DAVID CARSON說道。多年前,他領導一個由飛行專家與電子產(chǎn)品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對有關問題做專門研究。他將飛行中禁用手機,比喻為飛行中扣緊安全帶?!霸陲w行中不扣緊安全帶,你也可能是安全的。同理,使用手機也是如此。無論你在飛行中是否開手機,你都可能沒有問題?;蛟S你乘坐的飛機很新而且有WIFI服務,沒有任何事情困擾你?!?/p>
但CARSON指出,以上行為的底線是:聽從飛行人員的指揮。因為他們是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士,他們要確保你所乘坐航班的安全飛行。
【鏈接】
中國民航局發(fā)出安全警示
9月14日,中國民航局發(fā)出安全警示,提醒旅客不得在飛機上使用三星NOTE7或為其充電,不要將三星NOTE7放入托運行李中托運,不允許將三星NOTE7作為貨物運輸。
民航局要求各航空公司應盡快通過官方網(wǎng)站等渠道,提醒旅客攜帶三星NOTE7乘機可能帶來的風險。各航空公司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更為嚴格的運輸措施并告知旅客,各機場公司要配合航空公司做好航站樓內(nèi)的宣傳告知等工作。
如何避免手機“爆炸”
專業(yè)人士分析,鋰離子電池很少隆起或爆炸,但如果發(fā)生,有幾個主要原因:一是物理受損,或許是因手機跌落,導致電池內(nèi)部產(chǎn)生短路,整塊電池腫脹存在潛在的爆炸風險。某些廉價手機甚至可能因微小金屬顆粒意外接觸到電池芯,或因多余的化學反應導致短路。二是熱量原因。過多的熱量可能會造成內(nèi)部短路,電池溫度迅速上升,最終反應就是起火或爆炸。三是快速充電也有可能使手機過熱。
那么,應該如何避免手機“爆炸”?專家提出以下建議:
1.充電不要接打電話;
2.充電最好摘下手機套;
3.手潮濕不要操作充電器;
4.不要充電充一夜;
5.不要混用充電器;
6.使用原裝電池和充電器;
7.充電器不要長期插在插座上;
8.手機發(fā)燙盡快停止通話或游戲;
9.不要把手機放枕邊充電;
10.如果電池缺角或腫脹,充電時發(fā)出嘶嘶聲,請務必更換電池。
本刊整理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