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品行爭議下難掩的藝術(shù)鋒芒
      ——王鐸晚年作品《臨王獻之鵝還帖》賞析

      2016-12-28 01:12:40王子元田俊儀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3期
      關(guān)鍵詞:王獻之王鐸書風

      王子元 田俊儀

      品行爭議下難掩的藝術(shù)鋒芒
      ——王鐸晚年作品《臨王獻之鵝還帖》賞析

      王子元 田俊儀

      在中國書法史上,王鐸是繞不開的人物。尤其是他入古而又能出新的藝術(shù)風格,以酣暢淋漓、縱橫豪邁的氣勢自成一體,將晚明書法推向了歷史的高潮。本文選取了南京市博物館館藏的王鐸《臨王獻之鵝還帖》草書軸,作為王鐸晚期作品的典型代表,鑒賞其高超藝術(shù)成就的同時,結(jié)合王鐸個人際遇,體悟作品背后的情感。

      王鐸;臨王獻之鵝還帖;草書

      藝術(shù)是人內(nèi)心情感的抒發(fā)與表達。社會的動蕩、朝代的更迭與個人命運的跌宕起伏往往會成就許多杰出的藝術(shù)家。王鐸作為明末清初之際的書法家,在變幻動蕩的社會背景下,將心中苦悶寄托于書法創(chuàng)作,抒寫下書法史上燦爛的篇章。

      王鐸(1592—1652),字覺斯,號嵩樵,又號癡庵,別署煙潭漁叟。因他是河南孟津人,又稱“王孟津”。其生于明萬歷二十年,卒于清順治九年,一生跨明清兩朝,是中國古代書法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大家之一。(圖1)

      王鐸幼時家境貧寒,困居鄉(xiāng)里,時常處于“不能一日兩粥”的窘迫境地。但他對書法藝術(shù)的熱情并未因物質(zhì)生活的匱乏而有絲毫的減退,身處“絕糧乞米”的境遇仍筆耕不輟,以書畫自娛。明天啟元年(1621)王鐸鄉(xiāng)試中舉,次年(1622)考中進士,連科及第,考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禎十一年(1638)累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jīng)筵講官、教習官等職。然身逢亂世,仕途多變,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帝自縊于煤山。馬士英等在南京擁立福王,王鐸在弘光小朝廷中任東閣大學士。翌年南京城破,福王被執(zhí),王鐸與禮部尚書錢謙益等同出降清。清順治三年(1646),王鐸被任命為修編《明史》副總裁;六年(1649)正月官授禮部左侍郎,九年(1652)擢禮部尚書,遣祭華岳,同年三月病卒,追贈太保,謚文安。王鐸去世時年僅六十一歲,他生命的最后幾年非常抑郁,清廷的厚遇并不能使他安享榮華,他深知,由明朝舊臣變?yōu)榍逋⑿沦F,在以氣節(jié)自持的明代遺民眼中他只是被鄙夷的貳臣。王鐸入清做了八年的官后就病逝故里,而他生前憂心的事在他死后多年終成現(xiàn)實,乾隆年間,朝廷借敕編《四庫全書》之際,查毀了王鐸的全部書刊,并將王鐸列入《貳臣傳》。

      圖1 王鐸《臨王獻之鵝還帖》草書軸(圖片提供:南京市博物館)

      政治際遇的坎坷并不能抹殺王鐸書法藝術(shù)上的光輝。王鐸博學好古,詩文書畫皆有成就,尤以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王鐸尤其擅長行草,筆法張弛有度,流轉(zhuǎn)自如,勁健灑脫,淋漓痛快。相較于董其昌的明媚俊逸,王鐸雄強激烈的書風是他內(nèi)心激蕩的體現(xiàn),格調(diào)上也許更勝一籌。戴明皋在《王鐸草書詩卷跋》中說:“元章(米芾)狂草尤講法,覺斯(王鐸)則全講勢,魏晉之風軌掃地矣,然風檣陣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趙(孟頫)、董(其昌)輩所能及也。”王鐸的行草書特別是長條幅草書,以驚人的筆力,奇矯怪偉的體格,渾厚淋漓的筆墨,令觀者感受到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效果。他的書法線條極富個人特色,既不雷同于歷史上各名家,也異于同時代各家,其霸悍雄強、扛山舉鼎的筆力無與倫比,鮮有與之比肩者。南京市博物館館藏的王鐸《臨王獻之鵝還帖》草書軸就鮮明地反映了這些藝術(shù)特點。

      這件草書軸作于丁亥年(1647)五月,綾本,縱186.6厘米,橫50.7厘米。釋文如下:

      鵝還,慰意。今已嘗向發(fā),分張諸懷可言。殊嘗復憂懸。腹痛見差不?劉家疾患即差。秀已還也。諸女無日事,懸心。何日至?丁亥五月端陽日王鐸。

      從文字內(nèi)容判斷,這件作品臨的是王獻之的《鵝還帖》,此帖收錄在《淳化閣帖》卷九中,《全晉文》有載。文字略有出入,王獻之原帖文字為:“鵝還,慰姊意。今已嘗向發(fā),分張諸懷可言,殊嘗復憂懸。婢腹痛見差不?劉家疾患即差。秀已還也。諸女無日事,懸習,阮新婦何日至,慰姊耳?!蓖蹊I臨帖,并非一字不漏地原文照錄,有興之所至隨性發(fā)揮的隨意性,有錯字,有缺漏,但整體布局別出心裁,不落窠臼,充滿瀟灑的靈動感。

      明代晚期開始,中國書壇受董其昌書法影響頗深,追求所謂俊骨逸韻,一時間端麗典雅的靡弱書風盛行。王鐸則反其道而行之,追求雄強、陽剛的風格,他重視對魏晉境界的追求,以“敏而好古”為標志,不斷地從王羲之、王獻之的作品中汲取養(yǎng)分。他曾提出:“書不宗晉,終入野道?!彼运汛蟛糠謺r間都花在了《宋拓淳化閣帖》上。王鐸尊古卻不泥古,他曾這樣寫道:“文要一氣吹去,欲飛欲舞,提筆不住,何也?有生氣故也”;“文中有奇怪,成人不知耳,望之咋指而退。”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書法的美學要求,比羲、獻書風中的流美要求更進了一步,有自己獨到的一面。在結(jié)構(gòu)布局上,王鐸受米芾影響,使之成為創(chuàng)造個人風格的有力支點。其筆力雄健,蒼老勁疾,尤長于布局,隱隱有北宋大家之風。在總結(jié)歷代書家風格特征汲取各家所長之后,王鐸獨創(chuàng)了具有雄強力感的書風。在雄強書法流派的不斷完善和書風多樣化方面,王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以骨力洞達、流動多姿、變幻無窮的結(jié)構(gòu)和用筆,使書法作品產(chǎn)生出強烈的運動感,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字法造勢特征。時人贊其書法獨具縱中有斂(形質(zhì)美)、草中有楷(性情美)、錯落有致(節(jié)奏美)、今又有古(韻味美)四大特點,在中國書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這件草書《臨王獻之鵝還帖》作于清順治四年(1647),時年王鐸已經(jīng)五十六歲,應(yīng)屬他的晚期作品。這時候的筆意已與創(chuàng)作生涯巔峰期的中年大不相同,由熟返生,由巧返拙,中年時期的縱橫恣肆有減退之勢,這時候的王鐸用筆凝練,線條遒勁,筆法剛勁老辣,滿紙滄桑,布局章法不拘一格,初看東倒西歪,通篇卻渾然天成和諧一體,在對空間的把握和劃分上達到神乎其技的境界。有人認為晚年的王鐸不如中年時寫得好,其實,作為一個命運多舛的書法家,王鐸晚年時與中年時追求的境界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晚年的王鐸既不能像黃道周、倪元璐那樣殺身成仁、為國捐軀;又不能像傅山那樣以“衣朱衣,居土穴,思故國”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節(jié)操,他無奈而痛苦地感到“補天乏術(shù),出世無門”,“萬事無如杯在手,百年幾見月當頭”,內(nèi)心的憤懣、悲哀、失意和抑郁全部傾諸筆端,書法成了他晚年生活中唯一的感情寄托。這時候他的作品已漸漸缺失了中年時的血氣方剛,更多地體現(xiàn)出魏晉書法中靜謐、閑適、自然的一面,這與他晚年時的主觀心理表現(xiàn)是一致的。越到晚年,王鐸對書法的投入越是專注,所謂“人書俱老”,老年時對書法的體味和領(lǐng)悟與青壯年時是迥然不同的。早年的革命性和破壞性的一面消失了,凝重含蓄,自然樸拙的內(nèi)在美卻毫不做作地顯現(xiàn)無遺。

      藝術(shù)作品有其自己的品定標準,不能與人的政治品德簡單畫上等號。多年以來,因為王鐸“貳臣”的標簽,其作品也背負了太多不公正的評判。只有在對王鐸個人選擇的成因與歷史背景充分了解后,我們才能更加客觀并且更加深刻地認識王鐸作品的藝術(shù)價值。

      (作者單位:南京市博物總館)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3.043

      猜你喜歡
      王獻之王鐸書風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練字
      “止哭神器”等十五則
      止哭
      雜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2
      王獻之練字
      民國時期的北京書風·馬敘倫
      藝術(shù)品(2018年5期)2018-06-29 02:14:55
      漫畫
      金山(2016年9期)2016-10-12 14:34:09
      《中秋帖》與“中秋”無關(guān)——王獻之《中秋帖》
      書風詩韻
      書風詩韻
      龙海市| 应用必备| 鄱阳县| 德钦县| 贵溪市| 多伦县| 广河县| 厦门市| 裕民县| 荣昌县| 北票市| 曲松县| 双鸭山市| 尼玛县| 临湘市| 宽城| 永和县| 郑州市| 神木县| 大田县| 巴南区| 秦皇岛市| 始兴县| 北海市| 会同县| 精河县| 长岭县| 蚌埠市| 高密市| 会泽县| 武冈市| 宿州市| 九江市| 云梦县| 洛浦县| 贡觉县| 阜城县| 黎城县| 成安县| 永昌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