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諺有云:七九八九,隔河觀柳。身居大城市,年老不能遠行,我是享受不到這種風景了,但住的樓后面、小馬路的兩旁,栽種的卻是垂柳。這是去年春季,由農(nóng)村來的民工栽的。他們比城里人用心、負責,隔幾天就澆一次水。雖說這一帶土質(zhì)不好,其他花卉死了不少,可這些小柳樹經(jīng)過一個冬季,扛過兒童的攀折、汽車的碰撞、騾馬的啃噬,還是成活了不少。兩場春雨過后,小柳樹都已經(jīng)發(fā)芽,充滿綠意了。
我自幼就喜歡小樹。童年的春天,我在野地玩,見到一棵小杏樹、小桃樹、小槐樹甚至小榆樹都要小心翼翼地移到自家的庭院去,但不記得有多少株成活、成材。
柳樹是不用特意去尋覓的。我的家鄉(xiāng)多是沙土地,又好發(fā)水,柳樹都自己長出來。只要不妨礙農(nóng)活,人們就把它留了下來,它很快就長得高大了。每個村子的周圍都有高大的柳樹,這是平原的一大奇觀。走在路上,向四周觀望,看不見村莊房舍,看到的都是黑壓壓、霧沉沉的柳樹。平原大地就是柳樹的天下。
柳樹是一種夢幻的樹,它的枝條、葉子和飛絮都是輕浮的、柔軟的,繚繞、挑逗著人的情懷。
這種景象在我的頭腦中就要像夢境一樣消失了,樓下的小垂柳只能引起我短暫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