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波
9月28日17時28分,受臺風“鲇魚”影響,遂昌縣北界鎮(zhèn)蘇村村發(fā)生山體滑坡,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在這場任務艱巨的抗災救災攻堅戰(zhàn)中活躍著人大代表的身影,他們用行動詮釋使命和擔當。
用真心穩(wěn)民心的“貼身保姆”
災害發(fā)生后,前方的搜救即刻鋪開,而后方的維穩(wěn)安撫,也刻不容緩。當晚,遂昌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安撫組總指揮尹建中第一時間趕赴北界鎮(zhèn)組建善后安撫小組,全力做好失聯(lián)人員家屬的安撫工作和轉(zhuǎn)移群眾的安置工作。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大代表,安撫家屬的隊伍中活躍著人大代表的身影。對蘇村情況較熟悉的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魯子釵主動請纓,前往蘇村做群眾工作,“我以前在這里工作過,村民都很熟悉,和他們似朋友、像親人,說的話群眾比較聽得進去?!?/p>
“我們正在陪同失聯(lián)人員家屬進現(xiàn)場,他們現(xiàn)在情緒比較激動?!薄拔覀儸F(xiàn)在正前往云峰馬頭,陪同受難者家屬去往他的小姨家?!卑矒峤M的人大代表無時無刻不在忙碌著,“貼身保姆”般地陪伴著受難者家屬。
要說他們是“貼身保姆”,還真是一點都不為過??h人大代表、安撫第三小組成員吳志新說,他們不僅積極幫助受難者家屬解決工作問題、孩子的就學問題,就是一天兩餐飯都給他們送到位。
“只要將心比心地為他們著想,真情實意地為他們服務,他們的情緒會慢慢好起來?!眳侵拘抡f,前期的安撫工作做好了,后期的災后重建和生產(chǎn)自救工作才能更順利。
為“生命通道”保駕護航
“通往蘇村的路還沒開始修,我不能休息!”9月29日深夜的王宅橋村,面對勸他睡覺的村民,兩天兩夜沒合過眼的王長松始終不愿離開崗位。他是北界鎮(zhèn)王宅橋村的支部書記,也是一名縣人大代表,在這么緊急的時刻,必須扛起自己的責任。
蘇村發(fā)生山體滑坡,將通往王宅橋村的道路沖毀,堰塞湖的水也漫到了王宅橋村附近的雙溪口,情況非常危急。
在北界鎮(zhèn)上辦事的王長松接到電話后第一時間趕往蘇村,了解情況后又由金華繞道趕往王宅橋村?;卮逋局兴恢痹噲D聯(lián)系村兩委成員,一接通電話就囑咐村兩委立馬組織人員將雙溪口附近的村民轉(zhuǎn)移到村文化禮堂里。趕回村后,他又忙著安排值班,連夜觀察水情。
9月29日,值完夜班的王長松發(fā)現(xiàn),由于道路損毀,救援人員和設備都過不去,一支趕往蘇村的金華救援部隊被困在王宅橋村。了解情況后,他當即安排好救援部隊的扎營地,隨后又帶著村兩委成員、村里的民兵一起加入修路隊伍。
三天三夜,從無到有。10月2日深夜,通往蘇村的“生命通道”被打通。10月5日清晨,長1400米,寬8米左右的應急通道正式完工,救援部隊攜帶大型救援設備迅速趕往蘇村。
“我們能幫多少就幫多少,路修好了,就在路邊輪崗,保證過往村民和車輛的安全。”王長松說,除了輪崗,接下來他還要去對接修建新路工作。
后勤保障筑起穩(wěn)固大后方
對蘇村情況十分熟悉的縣人大代表、北界鎮(zhèn)登埠村黨支部書記周仙宏在得知山體滑坡發(fā)生后,8分鐘內(nèi)趕到現(xiàn)場,并冒著二次塌方的危險,和其他村民一起解救出一位老人。隨后消防官兵趕到,他又協(xié)助各類救援人員一起救人、安裝電路、勸導下游人員轉(zhuǎn)移。那一刻,他心里想的只有蘇村人的安危。
“剛開始物資保障沒跟進,我自己出資買了餅干、礦泉水給部隊官兵送去,還殺了一頭豬過去。”周仙宏說,他當了10年人大代表,25歲開始就當村干部了,只要群眾有需求,他一定會第一時間站出來。由于群眾關系好,在安撫受難家屬情緒方面,鎮(zhèn)里和縣里也都會想到讓他幫忙。
北界鎮(zhèn)淤弓村黨支部書記華朝華,也是默默奉獻在救災后方的人大代表。接到災情消息后,他第一時間組織村里十余名黨員志愿者,積極投身到搬運物資、疏通道路、安排車輛等后方保障工作中。
“身為黨員和人大代表,不在這個時候發(fā)揮作用,還等什么時候?”華朝華說,村里的黨員在這次救災中也是毫無怨言,一呼百應。
“鲇魚”已過,但蘇村大救援沒有停止,通訊設施、交通車輛、餐食住宿、安全衛(wèi)生、災后重建……每一個崗位上仍有人大代表的身影在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