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華
杭州市級名中醫(yī)、市中醫(yī)院腫瘤科副主任張志娣自己有一套防癌抗癌經(jīng)。她認為,60%的癌癥與后天的生活方式有關。
50歲以后少鹽少糖
“過了50歲,我吃素多、吃葷少。早餐一個雞蛋搭配一個面包或饅頭,碳水化合物一定要有。”許多人為了減肥,不吃米飯面食,張教授說,碳水化合物是飲食基礎,即使是以治療肥胖為目的,這樣的飲食習慣也不能長期保持。
張教授平時做菜,喜歡原汁原味,在家基本都以蒸、煮為主。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少鹽少糖,這樣可以預防腫瘤的發(fā)生。張教授說,高鹽食物對胃黏膜有損傷,是導致胃癌的間接因素。有些人胃黏膜破損,又持續(xù)吃太咸的食物,刺激胃黏膜加速病變。腫瘤細胞喜歡糖分,她經(jīng)常建議腫瘤患者要少吃糖。
每天一個蘋果一根香蕉
有兩樣四季都能吃的水果,是張志娣教授的最愛。
張教授說:“中醫(yī)認為人體早上陽氣生發(fā),不主張用寒冷之物來壓制,早起就吃水果,不合適。俗話說:30歲前胃養(yǎng)人, 30歲后人養(yǎng)胃。意思就是喝冷水的能力和習慣可以從小鍛煉,小時候吃冷的問題不大;但到了30歲以后,體質就基本定型,需要我們養(yǎng)胃護胃。”每天中午12點到下午1點,張志娣教授要睡個子午覺,起來以后吃一個蘋果。晚飯后,她還會吃一根香蕉。香蕉含有天然的血清素和褪黑素,還是天然的安眠藥,特別適合更年期的女性吃。
蒸山藥和環(huán)湖走抗癌調身心
防癌抗癌離不開飲食和運動。近5年來,張志娣教授每天都會切一段細細的鐵棍山藥,帶皮蒸熟吃,代替一頓主食。鐵棍山藥比普通山藥營養(yǎng)價值更高,蒸著吃最好。
近10年來,張教授都有雙休日快走的習慣。每到周末,只要沒事,她必定在早晨6點起床,帶上一瓶水去環(huán)湖走。張教授說,走路走到微微出汗是最理想的,不易肥胖,還可以改善睡眠,對骨骼健康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