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沂蓁
我在2016 年的冬天給2026年的你寫信。
不知道在你生活的時代,還有多少人在用寫信的方式交流?我先和你說說這一周發(fā)生在我身上的囧事吧:周一,我把水杯丟在音樂教室;周三,我把外套遺失在籃球場;今天下午,剛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又丟了。我這一周,已經因為丟失物件跑了三趟學校廣播站,同學因此取笑我是“馬大哈之王”。
十年后的你還像我現(xiàn)在一樣丟三落四嗎?不過,據說到了那時候,“物聯(lián)網”這個神奇的“網”應該已經覆蓋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了吧。你所購買的產品都被植入了芯片,只要和主人的代碼一對應,它就會一直“追隨”主人。你只需要動動你的智能機,發(fā)出一種特殊的電磁波,之前不慎丟失的東西就能越過人海回到你手中———假如現(xiàn)在就有這種科技,我就不會被身邊的人嘲笑了吧?想想真是羨慕嫉妒恨。
假如真的能實現(xiàn)這樣的科技設想,那讓人頭痛的搶劫、偷竊事件必然會絕跡。因為被搶或失竊的物件內嵌有芯片,最終還是能夠回到失主手中。同時我又想到了現(xiàn)在大力提倡的“垃圾分類”制度。我身邊有很多人有心對垃圾進行分類,但苦于不知該如何分類。在你生活的年代,這樣的煩惱或許不復存在:同樣材質的物品,它們的芯片也肯定有相似性,垃圾分類就更加便捷。金屬的擠在一起,塑料的堆在一處。物與物、物與人之間都有更為緊密的聯(lián)系,社會也將成為更安全、有序、統(tǒng)一的整體。
十年后,假如所有人都拿著智能機召喚自己的物件,那所有物件都在空中飛來飛去,豈不亂了套?不過,據說科學家已經研發(fā)出一種新技術,通過自發(fā)扭曲物體旁邊的空氣來改變它們受到的壓強,暫時改變內部分子的排列與間距,使物體可硬可軟、可大可小,再根據芯片對外界的感應,實現(xiàn)在不擾亂空間秩序的前提下飛速運送物品。
那是不是連快遞都不需要了呢?我想,肯定還是需要這些帥氣的快遞小哥的,不然,所有包裹滿世界“橫沖直撞”真是蠻可怕的。所以,肯定要針對這些“家伙”制定“交通規(guī)則”吧!我也設想過,十年后,所有物品都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傳遞信息,像書籍就可以直接購買芯片,不用連接電腦,也不需要電線,直接投影到玻璃上、墻上、木頭上,自由調整進度,自由拉伸收縮!這也有利于保護林木資源,減少每年的樹木砍伐量。
當然,這一切都是我的猜想。不過我希望十年后,你收到這封信時會驚呼:“哇,十年前的猜想在今天都變成現(xiàn)實了!”不知道我是不是心急或者貪心了,然而如今這個自帶加速度的地球已是如此的不同,過去的我們能想象到移動互聯(lián)網的今天嗎?能想象到大家不帶錢包只帶手機就可以出門嗎?我相信,未來的世界會如同霍格沃茨一樣神奇。我也相信,你會是新世界的享用者,同時也將是它的創(chuàng)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