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刑偵探員最不愿意見到的犯罪現場中一定包括縱火犯罪的現場。當一場大火熊熊燃燒了很久,消防員們不畏艱險,終于將大火撲滅之后,一眼望去,但見一片焦土。這樣的火災現場中,如果隱藏著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蛛絲馬跡,我們應該如何調查呢?
問詢消防員
消防員往往是第一個進入火災現場的專業(yè)人員,他們除了能夠將大火熄滅之外,還能為案件偵破工作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所以,探員們第一時間就要找到現場的消防員,看看能問出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來。比如:被燒毀的如果是房屋,那么房子的安全措施有沒有異常?門窗有沒有被打破?門鎖有沒有被撬過的痕跡?如果遭受火災的是獨棟房子,那么屋頂有沒有遭受破壞?如果遭受火災的是公寓,那么相鄰的房間是否有遭受破壞?
你可能要問,火災現場不問關于起火的問題,問這些干什么?嘿嘿,別小瞧了這些看似不相關的問題,其中往往隱藏著重要信息——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這場火災就極有可能是人為的,也就是說,是被故意制造出來的。
因為消防員的回答證明了,犯罪嫌疑人是強行入室進行縱火作案的!
多問問題沒壞處
除了剛才那幾個問題,我們還可以問:起火點有幾個?火災現場有多少可燃物和助燃物?
假如起火點只有廚房一處,那么定性為縱火作案的可能性就相對較小。因為狡猾的縱火犯往往會選擇在多個位置先后縱火,從而達到他想要的最佳燃燒狀態(tài)和燃燒范圍。
如果火災現場的可燃物極少,那么定性為縱火作案的可能性就相對較大。因為如果不是人為縱火,現場不容易發(fā)生火災。酒精、汽油等物質都可以作為助燃物使用,是縱火犯常用的工具。當然也有些助燃物是不常用,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尋找點火源
如果我們已經初步懷疑一場火災有可能是人為的犯罪,那么確定點火源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點火源是能夠使可燃物與助燃物發(fā)生燃燒反應的源頭,可以分很多種,常見的如木制品、紙制品、紡織物起燃;可燃液體起燃;電氣系統(tǒng)和電器設備故障等等。這些點火方式都可能被犯罪嫌疑人利用。有些犯罪嫌疑人對這些點火方式的利用巧妙之極,一些經典案例更是將各種點火方法組合使用。
曾經有一名縱火犯將一只鐘控收音機連上一只高瓦數電燈泡,定好時間后就一走了之。幾個小時后,鐘控收音機打開開關,聯通了電路,點亮了燈泡,燈泡引發(fā)的高溫又點燃了一條易燃物制作的導火索,導火索又通向一罐汽油……
瞧瞧,經過這一連串周密的布置,一個“構思精妙”的縱火案就發(fā)生了。而最關鍵的是,火災發(fā)生時,縱火者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自己不在現場!
確定火源
如何在火災過后確定著火源呢?其實方法很簡單,一般來說,都是先判斷助燃物,看犯罪嫌疑人是用汽油還是酒精助燃,或者什么也沒用,只是點火而已;然后,通過燃燒殘留的痕跡判斷,觀察火焰的燃燒方向,這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確定著火點。助燃劑會影響火焰的燃燒方向,所以一定要先確定。
用好“矮腳酒杯”
縱火犯為了讓火燒得更快更猛,有時會使用助燃劑,比如將汽油或者酒精灑在房子的各個角落,幫助火勢迅速蔓延。如果能找到大量使用助燃劑的證據,對破案是很有幫助的。
可是,火災過后,還能找到這些助燃劑的蹤影嗎?火焰都是向上燃燒的,往往在最底層會有一些不易被燒到的地方,比如木質地板的縫隙處等。少量的助燃劑有可能殘留在這些地方,以前的探員們依靠嗅覺去搜尋,現今有更好的工具,這就是“芳香族碳氫化合物檢測器”——俗稱“矮腳酒杯”。
“矮腳酒杯”最初被用來檢測工廠里的可燃氣體,當它檢測到助燃劑一類的物質濃度過高時,會發(fā)出警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曾經發(fā)生過一次火災,“矮腳酒杯”在一扇窗戶附近發(fā)出了警報,并在窗戶附近的地面上反應越來越強烈。最終,真相大白,原來是一個縱火犯從窗戶向房間里潑灑了燃油,并將燃油點燃,制造了火災。
氣相色譜法
探員會在現場收集一些燃燒殘留物,并用一種叫作“氣相色譜法”的檢驗方法來分析這些殘留物。
氣相色譜法是一種非常專業(yè)的檢測方法。在檢測過程中,火災殘留物被汽化,通過惰性氣體的作用,殘留物中的各種成分會被分離開來,不同的殘留物在分類后,法醫(yī)只需要根據其所占比例等信息,就能準確判斷出火災殘留物的成分。
被燒焦的人
在犯罪嫌疑人看來,一場大火是掩蓋犯罪的最好方法??墒窃谛虃扇藛T眼中,這么想實在太天真了!
一般的火災,都不會持續(xù)太久,一旦被撲滅,現場會剩下很多東西。至于尸體呢,是不會被燒光的。要知道,火葬場焚尸爐的溫度通常會達到1500℃,即便是這樣高的溫度,也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把人的遺體燒成灰。就算是這樣,燒成灰的骨頭也能透露很多信息。
如果有人不幸被燒焦了,刑偵人員能夠發(fā)現什么有用的信息呢?
兩條證據
大多數在火災中喪生的人,往往都不是被燒死,而是被悶死的。因為火焰燃燒需要大量氧氣,所以大火會迅速消耗空氣中的氧氣。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人很快就會感到呼吸困難,最終窒息而死。在這個過程中,死者一定會吸入大量煙塵。如果法醫(yī)尸檢時,發(fā)現死者的氣管、肺葉上有煙塵,那就說明,剛在著火時死者還活著。
另一條證據是看血液中有沒有一氧化碳。在火災發(fā)生時,空氣中的一氧化碳被吸入人體,會進入到血液中。如果死者的血樣中沒有一氧化碳,那就說明死者在起火前就已經停止呼吸了。
縱火犯罪十分復雜,想要偵破案件,需要敏銳的頭腦和精密的觀察。充滿了刺激與驚奇,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