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瑩
一把精致的長柄雨傘,尤其是那些產(chǎn)自英國的頂級雨傘品牌,不僅能夠讓紳士們在風雨中依舊保持風度,也足以成為他們身份與地位的象征。
對品味出眾的紳士而言,一把質(zhì)量上乘的雨傘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一個名牌包包之于女士,一把精致的長柄雨傘,不僅能夠讓紳士們在風雨中依舊保持風度,也足以成為他們身份與地位的象征。
早在4000年前的中國,雨傘的原型就已出現(xiàn),古人稱之為“蓋”,兼有遮陽與避雨的功能,隨后雨傘逐漸傳入日本、印度。
直到17世紀,雨傘才逐漸在歐洲普及,英國旅行家Jonas Hanway作為第一位帶著雨傘出游的英國人,第一次持傘出現(xiàn)在倫敦街頭時還被當成了瘋子,險些被孩童扔出的石塊砸死。不過沒過多久,被陰雨天氣反復折磨的英國人最終也決定擁抱雨傘。
當時,流行的雨傘通常采用稀有的木材、皮革以及貴重金屬制成,有的甚至鑲有寶石。如今,擁有著全球最頂級雨傘制造商的英國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雨傘王國”,百年來優(yōu)秀的制傘工藝也成為這個國家最值得驕傲的名片之一。
Swaine Adeney Brigg:皇室的選擇
在英國《每日郵報》兩位時尚專欄作家Charlotte Williamson和Maggie Davis的《不買死不瞑目的101樣東西》一書中,就提到了標榜“手工”和“量身定做”的Swaine Adeney Brigg。事實上,創(chuàng)建于1750年、以皮具起家的Swaine Adeney Brigg,自喬治三世起便開啟了英國皇室御用供應商的歷史,此后的Brigg便頻繁出現(xiàn)在英國皇室的重大典禮中。2011年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大婚時皇室御用馬車所用的所有皮具、馬具等都出自Brigg。
1836年,專門生產(chǎn)傘具的Thomas Brigg & Sons正式創(chuàng)立,它的第一份皇室訂單來自維多利亞女王,與此同時,它也正式成為首個英國皇室認證的雨傘品牌,為皇室提供御用傘具,并一直延續(xù)至今。1943年,Swaine Adeney與Brigg合并,成為了如今的Swaine Adeney Brigg。
Brigg的傘具高級卻不過分奢華,入門級的Brigg一直堅持使用尼龍作為傘面,雖然尼龍材質(zhì)極為常見,但是Brigg采用了特殊的編織工藝,使得它比普通的尼龍傘更不易沾染水滴,只要優(yōu)雅地甩一甩,傘面就能立馬重新變干。當然,絲綢是更為高級的選擇,這將多花費你330英鎊。
作為頂級雨傘,用材天然是最基本的要求,橡木、烏木、櫻木、胡桃木等都是Brigg常用的木質(zhì)。雖然大部分使用的材質(zhì)并不稀有,但難能可貴的是,時至今日,Brigg依舊堅持以全手工的方式制作雨傘,每一把Brigg雨傘都經(jīng)歷了幾百道工藝。也正是因此,才保證了每一把雨傘的質(zhì)量。
每一把雨傘都能當做拐杖使用,是Brigg雨傘最基本的承諾。一位Brigg的資深店員曾有一句傳播甚遠的話:“曾有一位紳士到店里修理過一把出自Swaine Adeney Brigg的雨傘,當年購買這把傘的他只有19歲,如今已經(jīng)87歲,期間的68年這把雨傘毫發(fā)無損?!边@樣的雨傘不僅凝聚著工匠精巧的制作工藝,更包含著匠人們那份幾十年如一堅持的情懷。整個Brigg每年的產(chǎn)量大約只有1萬把,這也賦予了Swaine Adeney Brigg雨傘在生活用品之外的藝術品的意義。
James Smith & Son:家庭作坊的堅守
1830年,James Smith在倫敦西區(qū)創(chuàng)立了手工制作雨傘的品牌James Smith & Son,1857年,James的兒子將自家的店鋪搬到了新牛津街上,此時的他還管理著其他6個生意,包括一家帽子店和一家理發(fā)店。多年后,這位小Smith帶著他8個兒子中的2個遷居到塔斯馬尼亞經(jīng)營起了農(nóng)場,將英國的產(chǎn)業(yè)交給了剩下的兒子照料。1930年,小Smith家的第三代長子從塔斯馬尼亞回到英國,繼承了James Smith & Son。此后的James Smith & Son因開在了有“高級裁縫街”之稱的薩維爾街而獲得了大量英國貴族和政治精英的青睞。
此時的James Smith & Son不僅生產(chǎn)雨傘,同時還制作著風靡于20世紀紳士間的手杖,還一度遠銷至優(yōu)質(zhì)手杖稀缺的美國。如今,James Smith & Son仍然延續(xù)著自己最為驕傲的定制服務。曾經(jīng),一位美國顧客在定制手杖時要求:“英國有什么木頭,就每一種給我做一根吧!”結(jié)果,這位顧客一共收到了70多根手杖?;蛟S唯一讓Smith后代感到遺憾的,恐怕是讓James Smith & Son引以為傲的杖中劍因為非法而被禁止生產(chǎn)了。
雖然在隨后的近百年里,James Smith & Son的店鋪曾因為政府建設新道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轟炸而被迫多次搬遷,但其依舊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如今的James Smith & Son的店鋪重回新牛津街,擁有著足足4層樓的店面。店鋪還保留著當初小Smith在新牛津街開店時的家庭作坊式制,制作室就設立在門店的地下室,工匠們在制作室里現(xiàn)場制作雨傘和手杖。店內(nèi)則還原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設計風格,各式各樣的雨傘和手杖從一邊羅列到另一邊,有序地擺放著,讓人仿佛置身于雨傘的世界,不禁有重回維多利亞時代的穿越感。這家店也因此被評為倫敦最值得去的10家傳統(tǒng)小店之一。
現(xiàn)在的James Smith & Son雖不像Swaine Adeney Brigg或Fox那樣得到了皇室的加持,但卻真真實實地走進了英國人的生命中。直到今日,一些傳統(tǒng)的英國人依然保持著到James Smith & Son定制一把雨傘或者手杖的習慣。
Fox:現(xiàn)代雨傘的起點
毫無疑問,F(xiàn)ox雨傘公司開啟了現(xiàn)代雨傘的進程。這一點或許是Thomas Fox在1868年創(chuàng)立Fox雨傘公司時所沒有想到的。彼時,制作傘架的主要材料還是鯨魚骨,這種材料雖然堅固、耐用,但也不可避免的異常沉重。12年后,據(jù)傳欠下巨額賭債的Thomas Fox無奈將Fox雨傘公司賣給了債主Samuel Dixon,這也使得Fox雨傘公司開始走上了現(xiàn)代化的道路。
1880年代,F(xiàn)ox雨傘公司創(chuàng)造性地對雨傘骨架進行改良,替換掉原本由鯨魚骨制作的傘架,轉(zhuǎn)而使用鋼骨架,這是金屬材質(zhì)第一次正式成為制作雨傘骨架的材料,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雨傘由此誕生。
此后Fox雨傘公司還發(fā)明了如今被廣泛應用在雨傘上的U型切面細鋼管傘架,這使得雨傘的量產(chǎn)成為可能,這一發(fā)明也惠及了現(xiàn)今世界各地的制傘公司。不僅如此,F(xiàn)ox還是首家利用尼龍材料作為雨傘傘面的公司,這源于其曾在二戰(zhàn)期間運用尼龍生產(chǎn)軍用降落傘。戰(zhàn)爭結(jié)束后,F(xiàn)ox公司突發(fā)奇想,利用剩余下的尼龍材料安到了自家的雨傘上。到如今,輕薄、牢固且速干的特性使得Fox雨傘的傘面得到了世界各地廠商的廣泛效仿生產(chǎn)。
作為鋼骨傘的發(fā)明者,F(xiàn)ox雨傘毫無疑問地成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鋼骨架的材質(zhì)首先成就了Fox雨傘修長纖細的傘型,雨傘閉合后猶如英國紳士的手杖一般,也實現(xiàn)了一物兩用。加之特殊的尼龍傘面,雨傘擁有極強的張力和緊繃感,據(jù)說,F(xiàn)ox雨傘會讓人迷上開傘。同時,鋼骨架也保證了Fox雨傘的堅硬,狂風驟雨中,即使周圍的傘都被吹垮,F(xiàn)ox也能“我自巋然不動”。
盡管Fox不像Swaine Adeney Brigg與James Smith & Son一樣,全系列皆由全手工打造,但這卻絲毫不妨礙它風靡于上流社會。如今,位于倫敦郊外的Fox雨傘工廠依然繼承著最傳統(tǒng)的雨傘制作工藝,交由經(jīng)驗豐富的匠人純手工打造。由Fox雨傘公司出售的雨傘,傘骨、傘柄等部分在使用多年后依舊可以送回倫敦總部進行修理,傘布也可重新貼換。一把Fox雨傘完全可以被當作家傳的奢侈品傳給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