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略支援部隊干事)
悲傷的《迷霧水珠》
文/郭輝(戰(zhàn)略支援部隊干事)
瑞士的班得瑞樂團演奏過一首著名的愛爾蘭樂曲《迷霧水珠》(The Foggy Dew)。在愛爾蘭音樂史上,名為《迷霧水珠》的樂曲不止一首。早在19世紀初就出現過同名作品。但班得瑞樂團演奏的這首《迷霧水珠》卻更為著名,不僅酋長樂隊等愛爾蘭著名樂團演繹過,美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塞爾維亞、克羅地亞等各國許多歌手都曾翻唱過。
這首《迷霧水珠》曲調優(yōu)美,情緒悲傷,雖然創(chuàng)作于1919年,反映的背景事件卻是1916年的愛爾蘭復活節(jié)起義。這次起義是愛爾蘭自1798年起義以來最為重大的起義。起義成員大部分來自于愛爾蘭共和兄弟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不久,愛爾蘭共和兄弟會就決定利用英國陷入世界大戰(zhàn)之機實現愛爾蘭的獨立。1916年復活節(jié)后的星期一,即4月24日,約1000名愛爾蘭人在教師兼律師帕特里克·皮爾斯的領導下,合并了由詹姆斯·康諾利領導的愛爾蘭國民軍,奪取了都柏林14個地區(qū)并聲明成立愛爾蘭共和國,脫離英國獨立。英國立即派出2萬人的軍隊前往都柏林,包圍了市中心并炮轟起義軍所占地區(qū)。4月29日,帕特里克·皮爾斯和詹姆斯·康諾利被迫投降。5月初,15個復活節(jié)起義的領導人經英國軍事法庭審判被判處死刑。最初,愛爾蘭公眾輿論還不大支持這次起義,但英國的軍事鎮(zhèn)壓改變了輿論傾向,激起了愛爾蘭人民的愛國主義。1921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后,這些起義者被追認為愛爾蘭獨立運動的英雄。
1919年,《迷霧水珠》的創(chuàng)作者查爾斯·奧尼爾參加了新愛爾蘭議會的下議院選舉,他聽到很多當選者在名字被宣布時,其本人卻并未到場,得到的答復是“羈留在國外”。這件事讓查爾斯·奧尼爾的心情無法平靜,過了一段時間,他便創(chuàng)作了這首《迷霧水珠》。他想用歌曲告訴那些在英國戰(zhàn)場上為英國作戰(zhàn)的愛爾蘭人:應該回到愛爾蘭,為愛爾蘭的獨立而戰(zhàn)斗。正如歌詞中所寫的:“都柏林城正義高揚,已插上了抗爭之旗,犧牲在愛爾蘭的天空下,遠勝于在蘇瓦灣或達達尼爾堡死去?!闭赘枨柡瘋?,歌頌了為愛爾蘭獨立而犧牲的人們:“勇士們倒下了,哀悼的鐘聲響起,響亮而悲沉,在這年的春天,哀挽在復活節(jié)犧牲的人們。這些罕有的無畏者,讓全世界都深深震驚,他們生而為自由而戰(zhàn)的光輝將穿過迷霧的水珠閃耀不停。當我再次騎馬走回峽谷,我憂傷的心滿懷悲痛,因為我再也不能與那些英勇的戰(zhàn)士重逢。只有在夢中,我一次又一次跪下來為你們祈禱悲痛,為這被奴役的土地,為這迷霧的水珠中你們光榮的犧牲?!薄?/p>
責任編輯:曹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