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紅五軍與井岡山

      2017-01-10 06:57:56
      世紀風采 2017年7期
      關鍵詞:滕代遠紅五軍紅四軍

      在井岡山斗爭史上,有兩次兩軍會師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一次是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及湘南農軍,和毛澤東統(tǒng)領的秋收起義部隊的勝利會師,史稱朱毛會師。兩軍會師后成立了紅四軍。一次是同年12月上旬,彭德懷、滕代遠指揮的紅五軍和紅四軍的勝利會師。會師剛一月,紅四軍主力就下山,留下紅五軍和紅四軍余部守山。自此兩軍各奔東西,而又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不過,紅四軍再沒有回井岡山,只有紅五軍回去重振河山。相較于紅四軍在井岡山的行止,紅五軍與井岡山似有更多的休戚關聯(lián),雖然事情本來可以是另外的樣子。

      上山

      紅五軍是在共產(chǎn)黨領導下,由彭德懷和滕代遠指揮,發(fā)動原屬湘軍的獨立第五師第一團,舉行平江起義后組建起來的革命軍隊。

      1928年7月中旬,以彭德懷為書記的中共獨五師一團委員會,在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員滕代遠指導下,經(jīng)過對當前形勢和部隊官兵思想狀況的縝密分析,決定舉行暴動(即起義),以保護軍中革命力量不被反動派一網(wǎng)打盡。22日,部隊在駐地平江宣布起義,并很快控制了局面。24日,部隊打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第十三師旗號,由士兵委員會聯(lián)席會議選出彭德懷為紅五軍軍長兼十三師師長,鄧萍為參謀長,下轄第一、四、七三個團。與此同時,團黨委改為紅五軍軍委,以軍黨代表滕代遠為書記;團以上建立政治部,保證軍隊革命化。

      紅軍時期的彭德懷

      24日下午,中共平江縣委召集群眾大會,慶祝起義勝利,宣布成立工農兵蘇維埃政府,成立工農紅軍。同日,紅五軍從長沙得到消息,次日國民黨反動軍隊準備向平江進攻,不日即可到達平江近郊。為避強敵,紅五軍于29日主動撤出平江,向北面山區(qū)轉移。途中與敵激戰(zhàn),折損數(shù)百兵力。此時,紅五軍的出路在哪里,該向何處去的問題,擺在了紅五軍領導人面前。彭德懷對此心里有數(shù),這便是他在40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交待自己歷史時所說的,早在1927年冬、1928年春,他就注意到井岡山。當時他感覺,對天上有飛機,陸上有火車、汽車,水上有兵艦、輪船,且有電訊、電話等現(xiàn)代化交通運輸與通訊聯(lián)絡手段的敵軍作戰(zhàn),沒有根據(jù)地是不行的;不實行耕者有其田,也就建立不起根據(jù)地。在這個問題上,他產(chǎn)生了對毛潤之(澤東)的敬仰。所以,在平江起義不久,彭德懷就常常給部隊官兵講,毛澤東同志開辟的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是中國革命的旗幟,是紅五軍的榜樣。任憑敵人多少次的圍攻清剿,工農武裝堅如磐石。當時,部隊官兵中有不少人,對軍長的話還只是半信半疑。在四周都有地主武裝襲擾,身后又有國民黨反動軍隊緊追,而紅五軍既來不及整頓,又未與人民群眾建立密切聯(lián)系的情勢下,紅五軍黨委根據(jù)湖南省委指示,作出了上井岡山的決定。

      8月底,紅五軍從黃金洞出發(fā),打算經(jīng)萬載到井岡山。湘贛兩省敵人十分害怕紅五軍和紅四軍合兵一處,千方百計要把它們分割,以便各個擊破,因而對紅五軍一再圍追堵截。紅五軍邊走邊打,時有損傷。而一些舊軍官和動搖分子經(jīng)不起考驗,背叛革命,臨陣脫逃,且轉而向敵人告密。部隊行至萬載大橋時,又遭到反動軍隊朱耀華旅襲擊,傷亡很大。紅五軍遂停止了上井岡山的行動,折回平江、修水、銅鼓三縣邊境一帶休整。此時,全軍只剩下500來人,整編為五個大隊。

      紅五軍在平、修、銅邊境休整時,按照黨組織的決定,一面派工作隊深入黃金洞一帶,發(fā)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一面整訓部隊,清洗反動的舊軍官,吸收一批起義后表現(xiàn)堅定的同志入黨,以純潔內部,加強黨的領導與戰(zhàn)斗力,作好再上井岡山的準備。

      9月,紅五軍黨委與湘鄂贛邊特委舉行聯(lián)席會議,決定將主力部隊和游擊隊混合編為五個縱隊,以便從政治上鞏固部隊,同時加強軍民聯(lián)系,使部隊分合自如。具體分工為:吳溉之帶領一、三縱隊在平江、銅鼓、修水一帶發(fā)展;黃公略帶領二縱隊在瀏陽、萬載一帶開辟,以擴大湘鄂贛邊根據(jù)地;彭德懷、滕代遠帶領軍部和四、五縱隊,繼續(xù)向井岡山與紅四軍取得聯(lián)系。這個安排切合彭德懷心意,因為他正想去井岡山“取經(jīng)”,想弄清革命的性質、分田的分法等問題。

      彭滕這支人馬,第一仗就奔襲了萬載縣城。由于敵人麻痹輕敵,毫無戒備,只經(jīng)過短時戰(zhàn)斗,紅五軍就將敵人全部繳械。這一仗嚇破了敵膽,振奮了人民群眾。紅五軍在萬載休整數(shù)日后繼續(xù)南進,沿途打土豪分浮財,進行政治宣傳,擴大紅軍影響。11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部向西南經(jīng)萍鄉(xiāng),再向東到宣風,從宣風經(jīng)三股坳進入蓮花縣境之高州村。由高州村進蓮花縣城,再過永新縣就到井岡山了。勝利在望的喜悅,卻讓人想起此前的艱苦辛酸:要沖破敵人的封鎖,擺脫敵人的追兵,一天得打幾次仗,走百多里路,口干舌燥餓肚子是常事;負傷患病,沒有醫(yī)藥,就用土法土方治療;沒有鞋穿,就自己動手打草鞋;沒有棉衣過冬,就用沒收地主豪紳的布匹、棉花自己縫。好在上下一心、目標明確,咬咬牙就過來了。

      不料部隊走出高州村10里許,遭遇配合湘贛敵軍攔截阻止紅五軍上井岡山的蓮花和萍鄉(xiāng)的靖衛(wèi)隊。彭德懷一行不免打它一仗,消滅敢于擋道的敵人。巧的是,戰(zhàn)斗結束后,他們在蓮花的坊樓,碰上了奉毛澤東之命前來迎接兄弟部隊的紅四軍何長工部。雙方戰(zhàn)士立馬歡呼、跳躍起來,互相擁抱,互相問候。歷經(jīng)兩個多月的長途跋涉、艱苦轉戰(zhàn),紅五軍主力終于勝利到達井岡山區(qū)。之后,他們繞過強敵駐守的蓮花縣城,經(jīng)永新到了寧岡茅坪和新城。此時,已是1928年12月10日。為統(tǒng)一指揮,紅五軍編為紅四軍第三十團,彭德懷任紅四軍副軍長兼第三十團團長,滕代遠任紅四軍副黨代表兼第三十團黨代表。

      在寧岡新城,彭德懷先后會見了紅四軍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毛澤東對彭德懷說:“你也走到了我們這條路上來了,中國革命條件是成熟的,社會主義革命不勝利,民主革命也要勝利”。這個問題彭德懷當時還沒有弄清楚,未便和毛澤東討論。待到在山上聽了中共六大文件的傳達講解后,彭德懷才認識到民主革命的性質、任務、對象,和社會主義革命不一樣,混淆了兩者的界線,就要犯錯誤。

      12月11日,廣州暴動一周年紀念日,紅四、紅五軍會師聯(lián)歡大會在寧岡新城隆重舉行。新城內外到處張貼著“歡迎紅五軍!”“歡迎彭軍長!”“慶祝兩軍勝利會師!”等標語。紅五軍部隊自駐地出發(fā)去新城會場的路上,遇到紅四軍的隊伍,他們在路邊田里停下,讓紅四軍先走。這時,毛澤東過來了,彭德懷請毛黨代表給大家講話。毛澤東身穿中山裝,沒戴帽子,他一面講話一面抽煙,同時走過來、走過去,講了不少革命道理。他說,工農兵兄弟三人,工人是大哥,農民是二哥,兵士是小弟弟,三人占總人口85%以上。地主資本家是少數(shù),掌權的軍閥也是少數(shù)。他問道,多數(shù)人打少數(shù)人,誰打得贏?。慨斎皇嵌鄶?shù)人。所以工農兵聯(lián)合起來,打遍天下無敵手。這些話形象生動、淺顯易懂,對大家啟發(fā)很大。

      全場主席臺是臨時用麻繩把木頭捆起來搭成的,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上去后,臺子就垮了。講迷信的一些老兵就議論開了,認為這個兆頭不吉利,剛會師就垮臺,今后難過啰。朱德聽了,笑著對大家說:“臺子垮了,可以重新搭好,沒有什么好怕的。我們無產(chǎn)階級的臺子,是永遠也垮不了的!”把臺搭好后,毛澤東、彭德懷、朱德、滕代遠依次講了話。毛澤東代表紅四軍前委熱情歡迎紅五軍與紅四軍會合。彭德懷特別指出紅五軍到井岡山來,是要好好學習紅四軍的寶貴經(jīng)驗。全場對他們的講話,報以陣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口號聲。

      守山

      兩軍會師后數(shù)日,中共六大決議送到了井岡山。紅四軍前委召集擴大會議進行傳達學習,紅五軍黨委常委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由紅四軍前委書記毛澤東主持,他和大家一起逐段詳細討論了六大決議,并著重詳細解釋了反對盲動主義。他說,燒房子脫離群眾。比如在遂川,開始農民都圍攏在紅軍身邊,當紅軍把洋火(火柴)拿出來要燒房子時,群眾就跑開,站在旁邊看了。他又講到紅四軍對寧岡反水群眾,是采取一系列辦法去爭取群眾回家。這一反一正的事例,給彭德懷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也更加深了他對毛澤東的敬仰。

      會議期間得知,湘贛兩省反動軍隊正在調動部署,準備更大規(guī)模的第三次“會剿”井岡山。而山上紅軍物質供應極為困難,時值嚴冬戰(zhàn)士們還是草鞋單衣,糧食不夠,更加缺鹽。傷病員日見增多,藥品卻日見減少。加之敵我力量懸殊,要在當?shù)厝〉梅础皶恕眲倮?,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

      1929年1月4日,毛澤東在寧岡柏路村主持召開前委、特委、各縣縣委、團特委和紅四、紅五軍軍委聯(lián)席會議,重點討論粉碎敵人第三次“會剿”的方針。決定:紅五軍和紅四軍第三十二團留守井岡山,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迂回敵后,到外線打擊敵人,以解井岡山之圍。會后,彭德懷即將會議決定告訴了紅五軍黨委書記滕代遠,由他召集五軍黨委會,討論聯(lián)席會決議如何貫徹執(zhí)行。討論中有兩種意見:大多數(shù)人認為,我們是來取聯(lián)絡的,任務已經(jīng)完成,應立即回湘鄂贛邊區(qū),傳達六大決議;如果長期留在井岡山,就會影響湘鄂贛邊區(qū)的發(fā)展。再說,井岡山雖然地勢險要,但我們彈缺兵少,是守不住的。彭德懷和滕代遠主張接受前委指示,保衛(wèi)井岡山后方,使紅四軍主力安全脫離敵軍包圍,向白區(qū)發(fā)展。兩人指出,如果紅五軍不承擔這項任務,紅四軍離開后,湘贛邊政權也可能受到損失,甚至搞垮。所以,我們應當承擔守山的任務。在他們的反復說服下,會議達成了共識,準備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1月14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3600余人離開了井岡山。同日,湘贛邊界特委和紅五軍軍委召開聯(lián)席會議,研究堅守井岡山問題,決定:“五井如被敵攻破,五軍應沖出五井,取道敵人薄弱地方往贛南與紅四軍取得聯(lián)絡,各縣地方武裝則盡可能地埋藏于各縣”,“特委、各縣縣委均須留邊界指揮工作”。

      守山軍民很快投入了戰(zhàn)斗準備,搶修工事,挖戰(zhàn)壕,下山挑糧,干事緊張而有序。筑工事沒有地雷、鐵絲網(wǎng),就砍些有刺的樹木堆在工事前沿,再釘上尖尖的、用桐油燒過的竹釘。另外,工事里還備下了大量滾石、擂木,以阻滯和殺傷敵人。紅五軍的五個大隊(連),分別部署在黃洋界、八面山、白泥湖、金獅面(荊竹山)等險要地段防守。紅四軍第三十二團王佐部防守硃砂沖。

      其時,湘贛兩省敵軍約有12個至14個團向井岡山合圍進攻,兵力約在2.4萬人至2.8萬人之間,紅五軍守山兵力只有七八百人,兩者相差三四十倍。而且守山部隊還須保護紅四軍留下的傷病殘員、婦女、小孩1000余人。可見守山形勢極其嚴峻。

      1月26日,“會剿”井岡山的敵軍和守山部隊打起來了,激戰(zhàn)三天三夜未分勝負。三天三夜里,守山將士忍受著饑寒交迫,以頑強意志抗擊敵人和惡劣天氣。隆冬時節(jié),雨雪交加,工事里泥濘深達四五寸,坐不能坐,睡不能睡,戰(zhàn)士們惱恨得巴不得沖下山去和敵人拼一場。然而為了守山大計,他們還是一次次忍住了沖動,警惕地守衛(wèi)在工事里,并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29日,敵人利用一個反動富農帶路,抄到黃洋界哨口后面,對黃洋界陣地前后夾擊,切斷了黃洋界和守山指揮部所在地茨坪的聯(lián)系。黃洋界守軍被迫從山上滾下,撤退到山下樹林里。黃洋界失守了。緊接著,八面山、白泥湖等陣地也被敵軍攻破。彭德懷見勢難挽回,遂當機立斷,與賀國中在茨坪集合三個大隊、特務排及后方勤雜人員等500余人,進行突擊。不然,就會在敵人重重包圍下全軍覆沒。王佐的部隊里都是些當?shù)厝?,熟門熟路,來去自如,遂留在山上,掩護主力突圍。

      彭德懷率部從井岡山主峰腹部的懸崖峭壁處,沿著獵人和野獸爬行過的羊腸小路,攀行了一天一晚,才突出敵軍第一層包圍。此時天下大雪,山上積雪盈尺。而彭德懷的干糧袋丟失了,兩天未吃一粒米,真是饑寒交迫、寸步難行??墒菢屄曇豁?,他又勁頭十足。在爛草田擊敗敵軍阻擊部隊,突破了敵軍第二層包圍。突圍的第三天,剛到大汾,又遭到敵軍三面伏擊。在敵人三面火力交叉射擊下,紅五軍又面臨被全殲的危險。彭德懷臨危不懼,他堅定地對戰(zhàn)士們說:這是我們突圍的最后一個口子,我們一定要沖出去,和紅四軍會合。今天的任務十分艱巨,我們要一個接一個走,只要沖出去了,本軍長自有辦法。彭德懷說完,部隊立即展開隊形,槍聲一響,便殺聲震天,紅軍戰(zhàn)士個個奮勇沖殺。經(jīng)過一場惡戰(zhàn),紅五軍終于沖出敵人的最后一道封鎖線。然而,終究敵眾我寡,突破口很快又被敵人鎖住,致使后面的傷病殘員未能安全突出敵圍。這件事到了“文化大革命”時,被別有用心的人拿來誣陷彭德懷,說他不要根據(jù)地,違反毛主席指示。彭德懷在“交待罪行”時,有理有據(jù)地批駁了這些謬論,悲憤地寫道:“讓他胡說八道罷,謹慎點罷,防止某一天一跤跌倒,跌落自己的牙齒??!”好在歷史終于還了彭德懷的清白。

      從大汾突圍出來,部隊只有500余人。彭德懷領著大伙越過上猶、崇義的大山,經(jīng)南康上游渡過章水。時值年末除夕,這群歷經(jīng)20來日艱難跋涉的紅軍,終于在章水岸邊“聞風而逃”的大地主家飽餐一頓年夜飯。巧的是,這一天紅四軍戰(zhàn)士也在瑞金大柏地圩上幾個大戶人家趕上了一頓年夜飯。吃飽喝足后,大伙困意也上來了。盡管彭德懷一再催促戰(zhàn)士們快快離開此地,以免被敵人包圍,大伙還是認為拂曉前出發(fā)沒問題。結果夜半時分當真被敵人偷襲,部隊走失一小半。

      2月上中旬之際,彭德懷一行到了于都橋頭,頭一回得到地方黨組織幫助,補充了近千發(fā)子彈。之后他們靠著興國、于都的黨組織支持,得到了休整,恢復了戰(zhàn)斗力,并一舉奔襲于都城,消滅敵劉士毅旅一個營及靖衛(wèi)團、縣警備隊全部,一共六七百人,繳槍三四百支,還繳了兩挺機關槍。紅軍善待敵軍傷兵,除給上藥外,每人還發(fā)了2元零花錢。同時給他們發(fā)傳單,進行口頭宣傳。又將死者收集一處,留給劉士毅手下回城處理。俘虜兵300余人看了無不感動,半數(shù)以上要求當紅軍。

      紅五軍在于都城未敢久留,午后3時前渡過于都河,接著到了小密。在這里見到地下黨組織負責人,送了槍支子彈給他們組織游擊隊,并請他們安置治療紅軍傷病員(這其中有在于都郵局收集報紙而誤傷的滕代遠以及鄧萍)。這一段經(jīng)歷,使彭德懷深刻認識到革命根據(jù)地和黨與人民群眾的極端重要。

      2月下旬,紅五軍奔襲安遠縣城,消滅靖衛(wèi)團、警察等反動武裝,釋放在獄犯人,給部隊戰(zhàn)士縫制了夏衣。在安遠的十來天里,他們收集了各種報紙和敵方文件,發(fā)現(xiàn)紅四軍在汀州(長?。┫麥绻P鳴旅的消息,從而加快了和紅四軍再度會合的步伐。3月下旬,紅五軍經(jīng)會昌進占瑞金縣城,此時,紅五軍由300來人又發(fā)展到七八百人。

      4月1日,紅四軍在毛澤東、朱德率領下,從長汀經(jīng)古城來到瑞金縣城,與紅五軍會合。下山之初,紅四軍原本要打回井岡山的,豈料迂回到東固時,便得知井岡山失守,于是改向閩西發(fā)展。兩軍再次會合,雙方交流了井岡山分別后的各自情況,表達了彼此關心思念之情。毛澤東主持紅四軍前委會議,聽取彭德懷匯報守衛(wèi)井岡山戰(zhàn)斗和突圍的情況。毛澤東插話說,這次很危險,不應該決定你們留守井岡山。會議決定,紅四軍第三十團、三十二團改編為紅四軍第五縱隊,湘贛邊界赤衛(wèi)隊為紅四軍第六縱隊,彭德懷以紅四軍副軍長名義指揮這兩個縱隊。4月3日,毛澤東給彭德懷看了中央二月來信,彭德懷對中央來信中要求朱毛離開紅軍,把紅軍分散在農村的主張,跟毛澤東一樣持有不同的看法。4日,彭德懷平生頭一回直接給中央寫信,除向中央報告紅四、紅五軍會合及留守井岡山的情況外,還說到時局緊張,主要負責人不能離開部隊;有共產(chǎn)黨領導,有正確的政策,紅軍是能夠堅持的。

      兩軍在瑞金住了數(shù)日后,即開往于都。

      回山

      1929年4月8日,在于都縣城附近時,彭德懷提出率部打回井岡山去,恢復湘贛邊區(qū)政權。紅四軍前委為此于4月11日召開前委擴大會議,決定同意彭德懷提出的意見,紅五軍返回湘贛邊界,收復失地,重建政權,和紅四軍在贛南的斗爭相呼應。4月14日,紅五軍離開于都,踏上回師井岡山的征程。他們從于都過河,又經(jīng)小密,這里的群眾已經(jīng)公開組織政權和游擊隊,對紅軍十分熱情。前次寄在這里的傷病員也好了,歸回建制。滕代遠更是笑容滿面回到部隊。此時部隊約有近千人,大伙穿著嶄新的灰軍裝,戴著八角帽,很有些學生模樣。

      這次回井岡山,跟上次退出井岡山的形勢大不一樣,除在信豐遭遇靖衛(wèi)隊三四十人,很快就把他們全部消滅外,沿途再沒遇見敵軍。彭德懷形容紅五軍的行動就像“旅行行軍”一樣,不出十日即回到了井岡山。眼前的井岡山,跟數(shù)月前的井岡山也是個大不一樣。敵軍在占領井岡山、特別是撤出井岡山時,進行了徹底破壞,燒光、搶光,對群眾大肆屠殺。到處是斷壁殘垣、斑斑血痕。瘧疾普遍流行,而無藥醫(yī)治。老百姓家中沒鹽、沒布等生活必需品,糧食也極短缺。紅五軍立即撥出2000銀元,對全山老百姓進行救濟。

      彭德懷分別在茨坪和礱市會見了王佐,以及邊區(qū)各方面的一些干部,了解到王佐特務營沒有多大損失,永新有個區(qū)比較完好,蓮花、寧岡和永新差不多,有轉入地下的,也有堅持零星公開活動的。總之,敵人并沒有把邊區(qū)完全打坍。被敵人捉去的一些革命群眾和基層干部,關在酃縣和汝城。最大的困難是日用品奇缺,特別是鹽、布和藥品,迫切需要解決。

      當時,蔣介石和桂系軍閥矛盾尖銳,并擴大為湘桂矛盾。這無疑對湘贛和湘鄂贛蘇維埃邊區(qū)的發(fā)展都有利。湘贛邊區(qū)的種種困難也只有從發(fā)展中去減少和克服。為此,彭德懷商得滕代遠同意,以紅五軍黨代表和軍委名義,召開軍地聯(lián)席會議,討論如何恢復邊區(qū)工作。根據(jù)會議決定,紅五軍和王佐特務營共同行動,先攻占了酃縣、桂東兩城,消滅民團,救出敵“會剿”井岡山時捕去關押的大批同志與群眾,籌集了不多的錢項和物資。接著又襲占廣東境內的城口、仁化、南雄諸城鎮(zhèn),繳獲槍支彈藥甚多,籌款3萬元,買到大批鹽、布及藥品,特別是治瘧疾特效藥奎寧,還有阿德林。紅五軍帶著大量戰(zhàn)利品,回師井岡山后,即將大部分物資救濟了群眾,槍支彈藥及現(xiàn)金等物資按比例分給了王佐部(其時王佐部受湘贛多邊界特委領導)。

      經(jīng)過軍地雙方努力,到5月末、6月中,邊界已相繼恢復了永新縣委(書記朱昌偕)、蓮花縣委(書記徐白沂)、酃縣縣委(書記周里),遂川臨時縣委(書記王佐農)、茶陵特別區(qū)委(書記宛希先)。寧岡有兩個區(qū)委,直接歸特委指揮。邊界地方武裝發(fā)展到近500支槍。6月下旬,紅五軍返回湘贛邊,接連收復遂川、寧岡縣城??梢哉f,這是紅五軍積極實行恢復邊區(qū)工作方針的結果,這就是向外擴大蘇區(qū),從發(fā)展中達到恢復和鞏固蘇區(qū)。

      稍后,紅五軍在蓮花、永新、寧岡三縣交界處進行整編,編為兩個縱隊、9個大隊,每個縱隊轄4個大隊,軍直屬一個特務大隊。李燦、賀國中分任縱隊長,劉忠義、彭遨分任縱隊黨代表。

      紅五軍整編幾天后,邊界特委書記鄧乾元召開邊界特委和五軍軍委、永新縣委聯(lián)席會議,彭德懷和滕代遠參加。會上,鄧乾元提出五軍應根據(jù)向外發(fā)展的方針,奪取安福,說安福城只有一營兵力。彭德懷反對,理由是吉安有敵一個師部和一個旅,永新、蓮花縣城各一個旅兩個團;安福城雖小,但城墻高且堅固,不易攻克,守兵一個營未必確定,且有民團。我攻城時,敵必從永、蓮、吉三面來援。而我方力量小,攻城即無力打援,即便攻克了城池也不能鞏固??墒牵嚽环绞嵌鄶?shù),彭德懷不得不服從,結果釀成一場悲劇:紅五軍攻打安??h城,雖然重創(chuàng)敵軍,但自身損失也很大。軍參謀長劉之至及第四縱隊縱隊長(司令)賀國中在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第五縱隊縱隊長李燦負傷,9個大隊長有8個負了傷。事后彭德懷懊悔不已,自責不該輕易放棄自己的意見,并對這次失利承擔責任,引為教訓。

      8月下旬,紅五軍正在蓮花、寧岡交界處的文竹休整,敵張輝瓚、譚道源兩師共4個旅,分四路夾攻紅五軍。紅五軍以“避強擊弱”之術,打中敵人要害——輜重,使敵軍大亂。紅五軍猛烈沖殺,半小時即全殲敵人后衛(wèi)一個營。為擴大戰(zhàn)果,全面擊退敵人進攻,紅五軍顧不上打掃戰(zhàn)場,迅速北進,攻占宜春、分宜,消滅地主武裝,旋又攻克萬載。此舉先威脅樟樹,進一步威脅南昌,進攻湘贛邊之敵遂乘夜退回吉安,被迫放棄永新、蓮花兩城。此時,湘贛蘇區(qū)并寧岡有三個完整縣。

      9月,紅五軍乘勝進至銅鼓地區(qū),回到離開一年多的湘鄂贛邊區(qū)。是月下旬,紅五軍在萬載城西之大隊,召開五軍黨的高級干部會議,總結一年多來異常艱苦而寶貴的斗爭經(jīng)驗。主要有在紅四軍前委幫助下,初步學會了如何做群眾工作;學會了建立軍隊及地方武裝、建立蘇維埃政權和擴大根據(jù)地的工作方法;堅定不移地實行了土地革命等。會上,還著重討論了如何執(zhí)行紅四軍前委的一年奪取江西的計劃問題。與會者認為,這個方針應是紅五軍行動的方針,要積極配合此計劃,并力求實現(xiàn)。為此,首先應積極爭取井岡山脈、幕阜山脈、九宮山脈根據(jù)地聯(lián)成一片,同贛東南紅四軍和贛東北方志敏、邵式平部遙相呼應、相互配合,造成奪取江西的有利形勢。紅五軍軍委當時也認為這是個比較現(xiàn)實的工作方針,但估計時間上可能比一年要長一些。為適應這個方針,紅五軍軍委決定將五軍擴編為五個縱隊,每個縱隊下轄五個大隊。在統(tǒng)一指揮基礎上,劃分了各縱隊的大概活動區(qū)域。各縱隊的任務包括消滅地主武裝;粉碎白軍進攻;發(fā)動群眾,組織蘇維埃政權,徹底分配土地等。會議結束后,紅五軍軍委向中央寫了一年多斗爭的工作總結和以后建設根據(jù)地、一年奪取江西的工作計劃。

      此時紅五軍全部3000人,雖不及平江起義時人多,但質量大為提高,主要是因為以井岡山為旗幟,同人民群眾相結合了。這次的戰(zhàn)略部署收到良好效果,半年之內,擴大了蘇區(qū),使湘贛蘇區(qū)、湘鄂贛蘇區(qū)和鄂南蘇區(qū)基本聯(lián)成一片,擴大了主力紅軍,地方武裝也有很大發(fā)展。

      12月中旬起,彭德懷、滕代遠率軍直屬隊和第三縱隊從銅鼓地區(qū)回到湘贛邊區(qū)。在粉碎敵人進攻后,恢復了永新、蓮花兩城,占領了遂川、泰和兩城。根據(jù)贛南特委和湘贛邊特委組織第六軍的要求,紅五軍派副軍長黃公略及李聚奎、王如癡、陳振亞等高級干部,前往組建紅六軍,另外還調派干部訓練大隊全部人、槍各百余,支援紅六軍。紅六軍后來改為紅三軍,在萬安、泰和地區(qū)靠贛江東西地域活動。

      此時湘贛邊區(qū)擁有寧岡、蓮花、永新、遂川、泰和五個縣城,有了四個全縣政權,造成了空前有利的革命形勢。紅五軍返回井岡山的任務也就基本完成了。

      1930年6月起,根據(jù)中共中央指示,紅五軍先后歸屬紅三軍團、紅一方面軍建制,從而再度和紅四軍并肩作戰(zhàn),為中央蘇區(qū)的創(chuàng)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浴血奮斗,譜寫出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樂章。

      猜你喜歡
      滕代遠紅五軍紅四軍
      歷史上的三支“紅四軍”
      新長征(2022年5期)2022-06-07 05:38:35
      滕代遠:再給我開三餐就“告”你
      紅五軍與鄂東南蘇區(qū)
      活力(2019年18期)2019-12-10 09:20:31
      紅五軍井岡突圍
      論紅五軍上井岡山的背景、歷程及意義作用
      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
      黨史文苑(2018年11期)2018-11-29 09:21:20
      滕代遠為口頭禪向部下道歉
      黨史縱覽(2017年9期)2017-09-13 18:34:07
      紅五軍初創(chuàng)時期黨軍矛盾探究
      我的父親滕代遠在蘇聯(lián)的日子
      文史春秋(2016年6期)2016-12-01 05:43:05
      滕代遠的家風
      清風(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
      淳化县| 贵定县| 和政县| 武城县| 黄平县| 青阳县| 金昌市| 新昌县| 拜城县| 通辽市| 沈阳市| 万年县| 蓬溪县| 宁武县| 莱西市| 东兴市| 正安县| 道真| 桓仁| 宜兰市| 双牌县| 崇明县| 罗山县| 芜湖县| 民权县| 婺源县| 怀仁县| 桓仁| 全椒县| 丹阳市| 阳城县| 靖西县| 龙海市| 双鸭山市| 江阴市| 文安县| 礼泉县| 扎兰屯市| 天水市| 措勤县|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