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珂
江南六大古鎮(zhèn)中,南潯是唯一一個讓我看到名字就心馳神往的地方。或許因為“南潯”和“難尋”諧音,讓我很想知道南潯為何難尋。
一踏入古鎮(zhèn),我便感受到古鎮(zhèn)的春天。微風拂過,河岸邊的柳枝輕柔地隨風飄蕩,不時拂過水面,平靜的河水在清風中泛起陣陣漣漪,頗有些“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的意境。春風、春柳、春水,是屬于我們江南的輕柔風韻,是北方難尋的景色。
前幾日的雨水洗凈了天空,若問天空的蔚藍和什么最搭配,腳下的石板便是答案。各式各樣的石板拼接在一起,有的是青白色,有些青中透著些許墨色,但是,每塊青石板都斑斑駁駁,就像老人臉上的皺紋。沿著青石板路走進深巷里,巷中的民居和大馬路兩旁的住宅不同,它們幾乎都是青瓦白墻的老房子。有的墻皮脫落了,露出的磚也是青色的。整座房屋的外墻沒有鮮艷的色彩,只有和屋前小河相映襯的素色調(diào),是最耐得住寂寞的色調(diào)。斑駁的青石板和青瓦白墻靜靜地躺著那里很久很久了,它們用自己的寂寞守護著小鎮(zhèn)的原始風貌。這是屬于江南小鎮(zhèn)的滄桑歷史,在城市中難尋的寂寞。
走到一條沿河而建的走廊,岸邊許多民居的門戶就開在這條走廊上。走廊的柱子上系著一根根細繩,繩上各式各樣的衣物毫不避諱來來往往的游客。這時,一位當?shù)貗D女從我身旁推門而出,手里端著裝滿衣服的臉盆,她順著石階走到河邊,在河水里捶打清洗衣服。再往前走,便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坐在門口,正用手輕輕撫摸著蹲在身旁的一只狗,小狗快樂地搖著尾巴。
隨意走進路邊的一個面館,點一碗南潯特色的雙交面,喝著面湯忽然聽到一陣哭聲,循聲望去,隱約可見面館里問的臥室中有個小嬰兒在哭鬧。老板娘說,他們就住在這個面館里問,這里一直是他們的家。一路上民居墻上銹跡斑斑的門牌,還有一個個小窗中飄出的各色菜香,和烏鎮(zhèn)、周莊完全不同的是,這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這是專屬南潯的古鎮(zhèn)生活,是其他小鎮(zhèn)難尋的景象。
南潯,難尋。
教師點評
作者巧用“南潯”與“難尋”的諧音,寫出了南潯里難尋的景色、難尋的寂寞,以及難尋的景象,文章在“南潯,難尋”中形成了余音繚繞的美感。全文飽含著詩意:如果說“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是借用別人的詩意;“斑駁的青石板和青瓦白墻”是在模仿他人的詩意,那么最后充滿市井氣息卻不失淡泊的小鎮(zhèn)生活的描寫完全是在書寫小作者自己的詩意。
(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