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妮
“書法”向來是風(fēng)雅人士的叫法。我是俗人,所以只能叫“寫字”,不叫“書法”?!案粜腥绺羯健?,我這個門外漢現(xiàn)在就談?wù)剬ǖ囊稽c兒拙見。
一天收拾房間,從旮旯發(fā)現(xiàn)一張破紙,剛要將其扔進垃圾桶,家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它搶過去,橫眉立目地對我說:“小孩子懂什么!這是××?xí)▍f(xié)會會長的大作,價值逾萬!”說罷,如獲至寶似的展開它,撣去灰塵。我湊過去瞅了一眼,不禁詫異:字有大有小,參差不齊;筆畫有粗有細,粘連不斷;形態(tài)怪異,怪到我一個字也不認識。乍一看,更似小孩子的涂鴉——就這樣,還值幾萬?我真搞不懂書法……這使我又想起另一件事:姥爺酷愛收藏字畫,字畫販子曾向姥爺推薦他新人手的一些字畫;其中一張字寫得如一團亂麻,龍飛鳳舞,價格雖便宜,姥爺卻瞧不上眼,沒要。后來無意間看見一本字帖才知道,此乃明代大學(xué)者王守仁的真跡,這才嗟嘆惋惜!
雖然我看不懂字的好壞,也不懂書法的玄妙,但是寫字人的品質(zhì),我還是明白的。相傳王羲之因洗硯把自家的水池洗成了墨一般黑,日復(fù)一日,功夫就入木三分了,可見功夫全靠苦練。一次去朋友家,發(fā)現(xiàn)她臥室里堆著五六個大箱子,詢問得知,這全是她練的字。我問她:“你天天這樣寫,不累嗎?”她笑了,說:“累啊?!笨煽粗樕献院赖谋砬?,不覺得她有多累。我明白了!這是因為她寫字時覺得心靈寧靜吧?或者因為寫完字再欣賞時很有成就感吧?還是因為她想做個書法家,所以現(xiàn)在多累也不在意吧?我很佩服她。再想想,有多少像她這樣苦練書法的人呢?他們又在多少個日夜里揮毫潑墨呢?橫豎撇捺,生命本該如此。
書法,自有它的可愛之處。
都說字如其人,確實是這樣?!白植痪矗南炔 ?,字體扭曲雜亂者,一定是寫字時不專注,心里有事;進而可以說,字體一向難看的,做事肯定沒有條理,亂七八糟的。反之,字體方正舒展的,大多心胸比較豁達;清秀遒勁的,大多比較正直。也有人說,“字是人的第二張臉”,這里的“臉”大概不是外表:因為肥頭大耳的人寫字不一定龐大飽滿,瘦小的人寫的字也未必狀如螻蟻。字或許反映一種潛在的性格:有的字整齊清晰,象征著一絲不茍;有的字飄逸自然,象征著率性坦然;有的字忽大忽小,象征著難以捉摸。書法,就將這一特點發(fā)揮到極致。
以上一點兒拙見,怎能詮釋書法之妙?總之,有時間請諸君也練練字吧;門外漢瞅書法,縱然能隔著山看見村那邊炊煙升起,卻難以真正體會到柳暗花明的快樂。
佳作點評
門外漢瞅書法,雖不會欣賞,卻能跳出書法藝術(shù)本身,從“字”外下功夫,悟出一些“理”。本文小作者著重表述了自己的兩點領(lǐng)悟:苦練書法之人之所以能堅持不懈,是因為從練字中獲得了心靈的寧靜、精神的愉悅或是成就感;字的風(fēng)格、特點能折射人的性格、內(nèi)心。習(xí)作對于這兩點闡述充分具體、入情入理,很有說服力。另外,本文的另一個特點是語言凝練,遣詞造句中顯示出不一般的語言運用能力。
(楊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