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寫文章,必要圍繞主題,針對材料合理取舍,當(dāng)詳則詳、當(dāng)略則略,文章才能張弛有度,恰到好處。教材里的課文文質(zhì)兼美,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
啟示一 題重者詳 題輕者略
文章的詳略是根據(jù)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決定的。所謂題重者,即和中心思想密切相關(guān)的材料,須詳寫,從而重點突出文章主題;所謂題輕者,即是與中心思想有關(guān)但作用相對次之的材料,須略寫,如此方能輔助完善文章主題。詳寫,要濃墨重彩、具體生動;略寫,要淡筆勾勒、精煉概括。
例如,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課文《木蘭詩》:對她替父從軍的緣由、出征前的繁忙準備、征途中思念親人、勝利后家人團聚、恢復(fù)女兒裝的歡愉,作者濃墨重彩,淋漓盡致。而征戰(zhàn)十二年,作者只用“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一帶而過。為何如此?每次作文前我們是不是都這樣問自己:我們要寫的文章主題是什么?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樣的?如果我們要表現(xiàn)木蘭愛國愛家、不慕名利、替父從軍、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而不是謳歌她馳騁沙場、建功立業(yè)的鐵血英雄形象,我們就明白作者為什么如此安排筆墨了吧?
再如,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課文《臺階》:如果我們是作者,看到這個題目后,該如何安排內(nèi)容詳略呢?我想,應(yīng)該圍繞“造臺階”詳寫,其余則可略寫,因為詳略由中心確定。題目為《臺階》,作者即對舊屋的臺階和新屋的臺階不惜筆墨重點描寫,而對新屋的主體工程則惜墨如金,點到為止。從而,父親為獲得尊嚴造臺階的堅韌形象呼之欲出,文章以小見大,深刻體現(xiàn)了普通農(nóng)民執(zhí)著堅定實現(xiàn)理想、改變命運的鮮活主題。
清人唐彪在《讀書作文譜》中說:“詳略者,要審題之輕重者為之。題理輕者宜略,重者宜詳?!睙o論采取什么樣的文章形式,無論安排什么樣的文章結(jié)構(gòu),先明確所寫文章的中心,再精挑細選材料,果斷取舍,這才是處理詳略的第一要務(wù)。
啟示二 過程詳 枝節(jié)略
朱光潛在《藝文雜談》中指出:“每篇文章必有一個主旨,你須把著重點完全擺在這個主旨上,在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盡至,使你所寫的事理情態(tài)成一個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樣?!比绾巍笆鼓闼鶎懙氖吕砬閼B(tài)成一個世界”,像浮雕一樣“突出于石面”呢?敘述事件,總要有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因為“高潮”部分最能體現(xiàn)文章中心,所以對于這個主體部分,我們一定要“烘染盡至”。論證道理,總要有擺出論點的引論部分,展開論證的本論部分,總結(jié)歸納的結(jié)論部分。因為“本論”部分最關(guān)鍵,所以我們是一定要“鞭辟入里”的。當(dāng)然,對于其他枝節(jié),也不可忽視,雖是略寫,也要精筆勾勒,點中要害才行。
例如,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社戲》一課。開端為回鄉(xiāng)消夏;發(fā)展為坐船看戲;高潮是偷蠶豆吃;結(jié)局是得到六一公公的夸獎。在這部富有浪漫理想色彩的小說中,作者表達了自己對農(nóng)民兄弟的純真友情,對天真爛漫、自由美好童年的回憶,因此,在“迅哥”和他的小伙伴去看社戲的過程中,最能凸顯這一點的“戲后偷豆”就成了全文的高潮、就成了全文的“佳境”。對這一過程,文章詳細描畫,讓我們?nèi)缫娖淙?、如臨其境。至于看戲波折、戲后余波等枝節(jié),作者或輕松勾勒,或寥寥數(shù)語,不覺讓我們通過生動的偷豆情節(jié)而向往江南水鄉(xiāng)醇厚的風(fēng)土人情。大家看,關(guān)注過程,特別是過程中的高潮詳寫,以及細枝末節(jié)的略寫,主題是否變得更完整了呢?
據(jù)說有一次,羅丹請學(xué)生欣賞自己剛剛完成的巴爾扎克雕像,學(xué)生們被老師的大作震撼了,其中一位學(xué)生指著雕像的手贊嘆道:“您雕刻的這只手簡直太傳神了,跟真的一樣!”羅丹聽后,立即拿刀砍掉了這只“完美”的手。正在學(xué)生們瞠目結(jié)舌時,羅丹說:“你們千萬記住,作為一件真正的藝術(shù)品,不可能一部分比其他部分更加重要?!彼?,過程必然要全力詳寫,但是詳中也有略;枝節(jié)固然盡力略寫,但是略中更要有精。切不可死搬教條,或是厚此薄彼,須有“整體意識”才能合理安排文章詳略。
啟示三 點面結(jié)合 點詳面略
如果說過程要詳寫,詳中有略,那么如何處理主體過程中的詳寫與略寫呢?這就要用到一種常用的材料剪輯技法——點面結(jié)合。所謂“點”,指的是最能顯示人事景物形象狀態(tài)特征的細致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對人事景物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包c面結(jié)合”就是“點”的詳細描寫和“面”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的有機結(jié)合?!包c”可以突出重點,體現(xiàn)深度;“面”可以涉及全局,體現(xiàn)廣度?!包c面結(jié)合”可以使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tài)特征表現(xiàn)得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全面深入表達中心,充分抒發(fā)感情。
例如,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對百草園的環(huán)境描寫: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luò)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這段描寫美妙生動,抓住景物特點,調(diào)動多種感官,層次分明,順序恰當(dāng)?shù)卣宫F(xiàn)了百草園的“無限趣味”,令讀者過目難忘。從主題來看,這段必須詳寫,但詳寫中,作者注意了“點面結(jié)合,點詳面略”,所以才相得益彰,詩情畫意。作者先用兩個“不必說”做了“面”的概括描寫。然后將特寫鏡頭聚焦到“泥墻根一帶”,從聽覺、視覺、味覺等方面,分別對油蛉、蟋蟀、蜈蚣、斑蝥等小昆蟲及何首烏、木蓮、覆盆子等植物展開詳細描寫,寫得有聲有形、有色有味,從而由面到點,點面配合,渲染了童年生活的無限樂趣,表達對逝去美好歲月的無限眷戀。
再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作者對在三味書屋中讀書的場面描寫:
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日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后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拗過去,拗過去。
這段文字妙趣橫生。場面喧鬧活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讓讀者對三味書屋的“有限樂趣”也忍俊不禁。從題目上看,這個活動場面描寫必不可少,作者也極巧妙地運用了“點面結(jié)合,點詳面略”的手段,才使得讀者如見其人、如臨其境。作者寫讀書,先以四個“有念”整體概括場面“人聲鼎沸”,然后由面及點,把鏡頭集中在先生身上,繪聲繪色地描摹他的讀書情態(tài),從而使讀者感同身受。
可見,“點面結(jié)合,點詳面略”要求我們既要精準地選好“點”,又要深入全面地概括“面”,可以“先點后面”,亦可以“先面后點”,還可以“點面穿插”,只要注意它們之間的過渡銜接,注意它們的映襯配合,就能朗月疏星,美不勝收。
啟示四 敘述描寫詳 抒情議論略
在研究弄清“點面結(jié)合,點詳面略”這一思路時,不知大家是否留意過表達方式在其中的詳略分配問題。對于“點”,多是敘述和描寫;對于“面”,常常要議論和抒情。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推論:敘述描寫詳,抒情議論略。如果按照這個推論繼續(xù)推演,又會怎樣呢?
比如敘述和描寫需要同時運用,誰該詳,誰又該略呢?抒情和議論同時需要運用,誰該詳,誰又該略呢?敘述當(dāng)中需要有倒敘和順敘,期間還要有插敘,這種情況該怎樣處理詳略呢?描寫人物和描寫景物并行,這種情況該怎樣處理詳略呢?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依然可以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例如,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福樓拜家中的星期天》一文中,莫泊桑為了展現(xiàn)人物性格,抓住四位作家在外貌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cè)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哪個作家在哪方面最有特點,就著重詳寫哪一方面。中間適當(dāng)運用敘述簡略交代,幫助讀者理清他們的順序和各自關(guān)系。因為,記敘是基礎(chǔ),可略寫;描寫是生動展現(xiàn),須詳寫。作者對四位作家都進行了肖像描寫,但也有詳有略,寫得最詳細具體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這兩位作家的肖像又形成了鮮明對比。在語言描寫方面,四位作家的談話內(nèi)容都沒有具體鋪開來寫,作者只是概述他們的談話內(nèi)容,但對他們談話時的語調(diào)儀態(tài)進行了細致描繪。描寫在這里為展現(xiàn)人物形象可謂屢建奇功。為了更深入展現(xiàn)人物氣質(zhì),以達到形神兼?zhèn)涞谋磉_效果,作者對他們的口才,簡練使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抒情表達方式雖沒有直接使用,但是作者的敬佩和贊美之情卻始終貫穿于描寫議論的字里行間。在動作描寫方面,作者也是有詳有略。福樓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對他的動作描寫當(dāng)然詳細些;左拉的坐相比較特殊,也被賦予了較多筆墨;對屠格涅夫的動作描寫卻只有一句。雖然都是描寫,但也要服務(wù)于表達的需要,服務(wù)于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這個最大的寫作意圖??梢?,是敘述多些,還是描寫濃些;是抒情少些,還是議論淡些,并無一定模式,完全取決于表達需要,服務(wù)于寫作意圖。
再如,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斑羚飛渡》一文,作者沈石溪不惜筆墨,濃墨重彩地描繪了老斑羚為了種群延續(xù)甘愿粉身碎骨,義無反顧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小斑羚的“飛渡”細節(jié),而作者對悲壯場景的烘托、對捕獵和傷心崖等背景插敘、對獵人內(nèi)心的抒情反思,都惜墨如金,精筆點畫。有細膩的描寫作為基礎(chǔ),有簡潔的插敘作為補充,有精練的抒情作為升華,讀者感受到的是生命的震撼和心靈的洗禮??梢?,詳略不是字數(shù)多些或少些,而是表達效果的側(cè)重——詳寫的,應(yīng)該是感人的細節(jié);略寫的,應(yīng)該是濃縮的精華。
總之,如果大家關(guān)注教材中每篇文章的詳略處理,深思熟慮每篇文章的主旨效果,在研究教材的基礎(chǔ)上,勤于動筆實踐,“得法”應(yīng)指日可待,達到所謂“純熟”之境界。每塊磚石后的美玉,在你的手上,更在你的心里。
心凍 王駿
學(xué)生例文
照顧好了星星,疲憊的夜枕著街道靜靜睡了。十二月挽著冬雪的手茫然地徘徊在霓虹閃爍的街頭……
路口的拐角處散落了一地水果,一個竹籃無奈地立在街口看著眼前的一切,自己頭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雪花。不遠處,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她努力地支撐著身體,手哆嗦著,口鼻處噴出細弱的白氣。她呻吟著,想爬起來,可努力了幾次都失敗了……
這里不算偏僻,時常有行人路過,可他們只遠遠地看一眼,或者裝作沒看見,然后匆匆走開。汽車、電動車都瞪大了眼睛,然后熟練地繞開。冷風(fēng)企圖清理地面上的一切,可無論如何也吹不走這個羸弱孤獨的身影,她依然呻吟著……
我剛走出小區(qū)大門,正好撞見這個雪地中的黑影,還聽到微弱的呼救聲。我心中一顫,連忙向她走去,可腦海里立刻迸出小品《扶不扶》的內(nèi)容。
我剛要伸手,那位老人說話了:“孩子……幫幫我……我不訛?zāi)悖@兒有電話號碼……”
我蒙了,本能地從她僵硬冰涼的手里接過一張小卡片,趕緊借著路燈的燈光撥過去……
她歪在地上,我站在雪里,雪花亂飛。大概五分鐘光景,一輛白色轎車飛馳而來,伴著幾聲謝謝,老人被接走了。我的心卻像還散落在雪地上被北風(fēng)驅(qū)趕的水果,越來越忐忑不安:我要是不用自己的電話打就好了;我要是不說我的名字就好了;我要是不說出我的學(xué)校就好了;我要是錄下她剛才的話就好了;我要是……誰知道以后會不會有麻煩?當(dāng)時我為什么要過來幫忙?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我扶不扶呢?我想,我一定還會伸出手。我看著呆立街角的監(jiān)控攝像頭,雙手合十,虔誠地期望它能保佑我清白……
老師常說,心動不如行動。可此時我最想說,行動不如心凍。
夜,還在睡著,枕著白色的枕頭。而我,正和十二月一起牽著冬雪的手,在堅硬的城市道路上前行……
教師點評
本文小作者以親身經(jīng)歷,針對“扶不扶”這個社會道德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雖然這個答案不很輕松,甚至讓我們唏噓,但他再次真實深刻地向我們證明了“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的樸素真理。作者先以詩意的筆調(diào)交代場景,再用白描展示路人表現(xiàn),接下來打電話、老人被接走等情節(jié)都一筆帶過,這才開始集中筆墨敘述自己做完好事后內(nèi)心的矛盾和彷徨。為什么如此安排詳略呢?因為本文的立意絕不是描寫做一件好事那么簡單,正像題目《心凍》暗示的那樣:面對“扶不扶”是該“心動”然后行動呢?還是“心凍”保持冷漠?這一本來很簡單的道德選擇問題居然讓我們很糾結(jié),小作者正是用自己的內(nèi)心獨白生動表達了許多人的困惑,使主題入木三分。
(畢春林)
在逆境中成長 商莉妍
古人說,自古英才多磨難?;仡櫄v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許多名人志士都在逆境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并最終成才。
孔子的高徒顏回,盡管“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但他勤奮學(xué)習(xí),刻苦努力,被后世尊稱為“復(fù)圣”。
清代著名文學(xué)家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潦倒,“舉家食粥酒常賒”,但他就是在這樣困苦的條件下創(chuàng)作了“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钡木拗都t樓夢》。
“音樂巨人”貝多芬,二十六歲時聽力減弱,晚年失聰,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他對生活的愛和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戰(zhàn)勝了個人的痛苦和絕望,在封建殘余肆虐的日子里寫下了人類文明史上不朽的名作——《第九交響曲》。
美國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家里貧窮,買不起做實驗的器材,他就到處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不小心引起爆炸,車長甩了他一記耳光,他的一只耳朵被打聾了。生活的艱苦、身體的缺陷,并沒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奮地學(xué)習(xí)、研究,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電學(xué)家、發(fā)明家。
我們已進入初中生活,很多人不約而同地覺得學(xué)習(xí)很辛苦??刹唤?jīng)歷挫折,又怎能堅定面對困難的信心呢?正如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那些名人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不正與他們在艱難困苦下磨礪意志分不開嗎?
不經(jīng)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我們應(yīng)該迎難而上,相信在經(jīng)歷風(fēng)雨后,一定能迎來屬于自己的最絢麗的彩虹。
教師點評
這是一篇中規(guī)中矩的議論文。小作者引用名言提出論點,接著在本論部分集中筆墨,先按照古今中外的順序舉例論證,然后從關(guān)注名人轉(zhuǎn)換到現(xiàn)在的中學(xué)生,運用引用論證和道理論證加以勸勉,達到深化主題之目的。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結(jié)論。文章詳略處理得當(dāng),主旨鮮明了,層次清晰了,思路就順暢了,甚至語言也變得精練了。
(畢春林)
那個被風(fēng)吹過的季節(jié) 張曦文
我的父母不善言辭,不愛表露自己的情緒,生活也平平淡淡的,沒有電影中的浪漫情節(jié),沒有想象中的燭光、紅酒和玫瑰??芍钡侥菚r我才明白,平凡才有真愛。
周末我們住在鄉(xiāng)下的外婆家,早晨父親要趕回去上班,晨跑回來的我正巧撞見了那一幕:行色匆匆的父親邊走邊戴手表,完全不知道一只鞋的鞋帶已經(jīng)散開了,身后的母親連忙叫住他,快步走過去,蹲下身,纖細但不白皙的手指飛快又小心地系著鞋帶,神情認真仔細。父親低著頭,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兒。母親慢慢站起身,一陣風(fēng)吹過,吹亂了她的頭發(fā)。四目相對,父親伸出手,猶豫了一下,將她面前一縷夾雜著少許銀絲的頭發(fā)攏到耳后。太陽毫不吝惜地將晨光灑在這對羞澀如初戀的成年人身上,那一刻,我真感覺時光靜止了。車來了,父親上了車,回頭沖母親擺了擺手。母親目送著他,直到汽車消失在遠方……
愛一個人不一定要大聲喊出來;愛情也不一定要轟轟烈烈。相愛的人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心領(lǐng)神會,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可以捕捉到更多幸福。
在那個被風(fēng)吹過的季節(jié),在那個花季里,我領(lǐng)悟到平凡的幸福。
教師點評
最普通的生活細節(jié),父母最平凡的故事,在小作者的特寫鏡頭里放大,讓每位讀者心里都暖暖的、甜甜的,“真愛”的真諦油然而生。在“送別”這一尋常情景中,小作者集中筆墨著重寫系鞋帶這一過程,再輔以“父親攏發(fā)”這一細節(jié),最后簡略議論和抒情升華主旨,就這樣,生活中一個平凡卻感人的瞬間便定格在每位讀者心中。
(畢春林)
傷 丁健
長白山下,鴨綠江旁,依山傍水的美麗小城臨江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墒牵R江人的某些“習(xí)慣”,讓這些“美麗”常常受傷!
扔“文明”
清晨,紫丁香面對著陽光,張揚著笑臉,吐露著芬芳。人行道上,愜意的臨江人熙熙攘攘。三個初中生,說著、笑著、跑著、跳著……其中一個英俊的男孩,將手中白花花的雪糕包裝紙隨手一揚,那具“文明的尸體”就在晨風(fēng)中飄舞著、翻滾著、墜落著,最后凄涼地橫躺在喧囂的馬路上。
操場上,時常翻滾的紙屑;市場上,遍地游走的包裝袋;馬路上,鑲嵌著瓜子皮、花生皮。臨江人扔下了“文明”滿地傷。
唉——如果臨江人能不隨地扔垃圾,這座城市就更美了。
吐“文明”
中午,柳樹新芽吐綠,柔媚的枝條隨風(fēng)舞得正美。一個身著白色西裝,腋下夾著褐色皮包,腳穿尖頭黑皮鞋的男士出現(xiàn)在這片春光里。盎然春意總是把人打扮得很精神,可這位西裝哥嗓子里好像卡了什么東西,他不得不噘起雙唇,微伸著舌頭,深吸著氣,肩膀一提,再隨著驟然猛咳一聲。他的臉憋紅了,太陽穴旁邊的青筋也蹦起老高,氣流和聲波甚至把他稀疏的頭發(fā)都震聳起來。如是三番折騰,他才把一口黏糊糊的東西艱難地從嗓子里咳出來。大概是為了泄憤,他運足氣力狠命把這阻滯自己聲道的分泌物吐在了無辜的柳樹上。
墻角邊,未風(fēng)干的痰跡;樓道里,已風(fēng)干的痰跡;人行道上,大大小小的痰跡……臨江人“痰”著“文明”很受傷。
唉,如果臨江人能不隨地吐痰,那這座城市就更美了。
說“文明”
夜晚,天上的星星稀疏地閃爍著,點綴著單調(diào)的黑夜。夜市上,各類大排檔少有人光顧,僅有的幾位顧客就像天空稀疏的星星,讓整條小吃街顯得更加空曠。只見一餐桌旁兩個顧客正喝著酒、吃著烤串。酒到酣處,其中一位大概想要吟詠些什么抒發(fā)自己的情懷,于是張開泛著油光、酒氣濃重的大嘴“唱”起來。首聯(lián)大意是咒他祖孫八代,頷聯(lián)大意是罵他爹娘兒女,頸聯(lián)大意是詛咒人全家,尾聯(lián)大意是走著瞧!對坐那位倒有涵養(yǎng),同樣紅著小臉對仗工整地和他一首。滔滔不絕的臟話簡直不堪入耳,但他倆卻樂在其中。難道這就是臨江人的娛樂方式?
大街上,時常聽到的高分貝臟話;市場里,傳入耳朵的高頻率臟話;甚至校園里也不時出現(xiàn)高密度臟話。臨江人的臟話說得讓人很心傷。
唉——如果臨江人能不隨意說臟話,那這個城市就更美了。
臨江,唯獨文明可以療傷!
教師點評
“熱愛家鄉(xiāng)”這類主題作文很多同學(xué)都寫過,可本文的小作者目光犀利,獨辟蹊徑,針砭時弊,鞭辟入里,更深刻地展現(xiàn)出他對家鄉(xiāng)的真情。他以一天的見聞為序,選取家鄉(xiāng)有代表性的地點、有代表性的人群、有代表性的不文明現(xiàn)象為“點”,或白描勾勒,或工筆細描,或夸張?zhí)貙懀總€畫面都栩栩如生、繪聲繪色,使讀者感受到作者對家鄉(xiāng)人的不文明表現(xiàn)既痛恨.又惋惜、既無奈又急切的感情。但是,“點”不過是特殊現(xiàn)象,為了深化主題,作者在每個畫面的精心刻畫后,立刻輔以三個類似“面”的印證,再加上一句含蓄深刻的抒情,一組擲地有聲的鏡頭才算完成。點面結(jié)合、點詳面略、點面穿插,使全文成為我們城市文明的一面鏡子。
(畢春林)
邋遢大王 朱霏
邋遢大王真邋遢,不信就請看看他:桌上廢紙一堆、桌下書本一堆;頭上雜草一堆、腳下灰塵一堆。他,就是我們班當(dāng)之無愧的邋遢大王。
我班這位鼎鼎有名的同學(xué)獲此“尊號”,還真有點兒歷史。他桌下的八卦陣曾無數(shù)次絆倒同學(xué),每次他都幸災(zāi)樂禍地上前攙扶,并煞有介事地說:“愛卿平身。”這時,同學(xué)往往會毫不客氣地回敬:“邋遢大王,不敢勞您大駕?!彼麉s得意洋洋地欣賞著那位同學(xué)的尷尬表情,甚至樂個不停。久而久之,“邋遢大王”這個“尊號”他就笑納了。
那天體育課上,“大王”一人待在教室,他要作甚?小李說:“莫非大王要將八卦陣正式改為七星陣?”同學(xué)們心中一顫,大家的好奇心被激起來了。
一下課,同學(xué)們爭搶著往教室跑,想看看“大王”發(fā)明了什么新陣法。
推門一看:班里的地面如鏡子一般明亮,玻璃如水般澄澈,當(dāng)然,也不見了大王桌下的八卦陣。所有桌椅都被擦拭一新。窗臺上的花草看來也剛剛沐浴過。難道是“大王”……
“大王”近來真有些異常。剪了頭發(fā),洗干凈了臉,穿著系著白色鞋帶的鞋,換上整潔的衣服,廢紙不亂扔了,書本也不亂放了,不知何時,“大王”已不邋遢。
班主任踩著輕松的鈴聲來了,她一如既往地看了一下四周:“這是‘大王的新陣法嗎?讓我猜猜,是不是叫干凈陣法?”大王微微低著頭,臉上浮現(xiàn)出兩朵朝霞?!啊笸踹€要布下一個‘保潔陣才行呀?!卑嘀魅斡糜哪溨C的話語給“大王”提出了新的奮斗目標。
課任老師以前見到“大王”不是一言不發(fā),就是冷言冷語,可班主任不會這樣。大王剪了指甲,班主任會說:“瞧人家‘大王就是‘大王,指甲一剪,美甲的效果就出來了?!薄按笸酢钡诙煊旨袅祟^發(fā),班主任又說:“瞧人家‘大王就是‘大王,頭發(fā)一剪,美發(fā)的效果就出來了。”“大王”再接再厲,第三天換上了自己洗的校服,班主任又說:“瞧人家‘大王就是‘大王,校服一洗,就有了‘歐巴的風(fēng)范?!卑嘀魅斡H切、真誠、幽默的話語推動著大王一點一滴進步。一個全新的“大王”漸漸走進全校師生的視線。
老師們點頭笑了,這回說:“瞧人家‘大王就是‘大王,教室一收拾,就是五星級酒店的效果?!蓖瑢W(xué)們也笑了,笑聲中傳達著對“大王”發(fā)自內(nèi)心的祝賀和感謝?!按笸酢币残α耍l(fā)際間滴落的汗珠讓他的笑容晶瑩純潔。
邋遢大王不邋遢,我們大家都愛他。
教師點評
本文題材是身邊一位同學(xué)從邋遢到不邋遢,從大家不喜歡到大家都愛他的故事,經(jīng)過小作者的加工后,人物變得質(zhì)樸可愛,情節(jié)變得曲折生動,平淡無奇的校園生活也親切鮮活起來。小作者巧用插敘,追憶邋遢大王的表現(xiàn)及綽號的由來。更善用順敘,表現(xiàn)聰明的老師不斷表揚給邋遢大王帶來的轉(zhuǎn)變。在插敘和順敘間,順敘詳寫,因為它最能表現(xiàn)人物的智慧和個性;插敘略寫,因為它最能使情節(jié)完整、人物豐滿。兩者相得益彰,水到渠成。至于敘述時需要描寫,文章不吝惜筆墨,而敘述后議論抒情,小作者也無半點鋪張筆墨。張弛有度,詳略分明,正所謂:今歲東風(fēng)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來。
(畢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