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代麗人賦對容止禮儀的藝術(shù)升華

      2017-01-11 16:17:48
      關(guān)鍵詞:麗人神女禮儀

      (浙江樹人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 浙江 杭州 310015)

      漢代麗人賦對容止禮儀的藝術(shù)升華

      李慧芳

      (浙江樹人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 浙江 杭州 310015)

      麗人賦是指以美貌的女子為對象的賦文。漢代麗人賦描寫女子的儀容舉止,再現(xiàn)漢代女子審美標(biāo)準(zhǔn)與禮教規(guī)范;虛構(gòu)和想象的藝術(shù)手法、豐富的修辭以及節(jié)奏感與韻律美并存的句式安排使作品呈現(xiàn)高度的文學(xué)性和美感;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文學(xué)風(fēng)格與儒家“中和之美”相符;其對麗人容止禮儀的描述手法可上溯《詩經(jīng)》,上天入地以陳其情的抒情模式則祖述屈騷。

      漢代;麗人賦;容止禮儀;文學(xué)性;美感

      漢武帝《李夫人賦》、司馬相如《美人賦》、班婕妤《搗素賦》、蔡邕《協(xié)和婚賦》、王粲《神女賦》、曹植《洛神賦》等漢代賦文①本文所選漢賦時間界限基本以嚴(yán)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全漢文》、《全后漢文》為依據(jù),共包括枚乘《七發(fā)》,漢武帝《李夫人賦》,司馬相如《美人賦》、《子虛賦》、《上林賦》,班婕妤《搗素賦》,應(yīng)瑒《神女賦》,楊修《神女賦》,劉楨《魯都賦》,蔡邕《協(xié)和婚賦》,王粲《神女賦》,陳琳《神女賦》、《止欲賦》,阮瑀《止欲賦》,繁欽《弭愁賦》,丁廙《蔡伯喈女賦》,并將《全三國文》中與應(yīng)瑒、楊修、陳琳等人唱和頗多的曹植《洛神賦》、《靜思賦》也納入進(jìn)來,共計18篇賦文。除同名賦文外,每篇作品首次出現(xiàn)時注明作者,以后則不再注明。,主要描寫三類女性形象,一類是神話傳說中的神女,如《上林賦》中“青琴、宓妃之徒”、《神女賦》中的神女、《洛神賦》中的洛神等;另一類是作者意中人的魂靈,如《李夫人賦》中的李夫人;第三類是真實(shí)生活中的女子,如《美人賦》中的鄰家女、《子虛賦》中的鄭國美女、《搗素賦》中的宮女、《協(xié)和婚賦》中的新娘、《止欲賦》及《弭愁賦》中的淑女、《蔡伯喈女賦》中的蔡文姬、《靜思賦》中的美女等等。這些女子雖身份多樣但均有美麗之貌,《洛神賦》曰:“俯則末察,仰以姝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薄冬F(xiàn)代漢語詞典》釋名:“麗人,美貌的女子”[1]。故統(tǒng)一名之麗人,因之所選漢賦稱為麗人賦②目前傳統(tǒng)的說法尚無麗人賦的分類,此處為限定范圍以便論述計,名之麗人賦。。漢代麗人賦以美麗動人的女子為描寫對象,歌詠她們的儀容舉止,傾訴對她們的濃情厚意,感傷與她們的黯然分離;詳盡地再現(xiàn)了漢代女子的體貌妝飾、儀容舉止,折射出了漢代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禮儀規(guī)范,透露出漢代賦家典雅守正的創(chuàng)作追求;其情調(diào)兼具騷體賦的濃郁之情、漢大賦的鋪排之勢、抒情小賦的低徊之思,璀璨文辭之中透出款款深情,其文學(xué)與美學(xué)意境令人心動神迷。而相關(guān)研究成果多屬史學(xué)而少涉文學(xué),令人惋惜③與之相關(guān)的研究成果唯有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曹勝高《漢賦與漢代文明》、吳凌云《紅妝:女性的古典》、馬大勇《紅妝翠眉:中國女子的古典化妝、美容》和《云髻鳳釵——中國古代女子發(fā)型發(fā)飾》涉及漢代服飾、化妝、發(fā)型發(fā)飾;李俊芳《漢代皇帝施政禮儀研究》、郭佳《漢代后宮制度研究》提及漢代冊后禮儀;郭文亦涉及車輿、冠服等輿服禮儀制度等;另有西北大學(xué)孟華和南京師范大學(xué)余青分別撰寫了關(guān)于漢代婦女妝飾的碩士論文,孟文名《漢代婦女妝飾風(fēng)俗初探》,余文名《漢代上層婦女妝飾初探》,兩文都認(rèn)為妝飾概念可包括“發(fā)式、面妝、服飾及佩飾等一切人類美化自身的行為”,孟文主研“婦女的發(fā)髻、面妝、服飾,不涉及佩飾和妝奩用具等問題”,俞文主研“婦女的飾品,不涉及發(fā)式、面妝等問題”,飾品主要包括頭飾、耳飾、頸飾、手飾、腰飾等五類。兩文分則術(shù)有專攻,合則漢代上層女子妝飾特點(diǎn)全貌基本可見。嚴(yán)格來說,以上成果均屬于史學(xué)研究;文學(xué)研究有郭建勛《論漢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辭賦的象征性》論該系列辭賦中女性形象“情欲”與“道”的兩種象征意義,蒲慶娜、劉朝謙《漢魏六朝辭賦女性形象對比及其內(nèi)在演變》論述漢魏六朝辭賦的女性形象及其符號化轉(zhuǎn)換,鮑恩洋《目欲其顏 心顧其義——漢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辭賦論略》論其形象塑造、語言運(yùn)用和創(chuàng)作模式等,與史學(xué)相比甚為薄弱。。鑒于此,筆者擬從文學(xué)角度厘清容止禮儀內(nèi)涵、體味賦中的文學(xué)美感并探及其詩學(xué)淵源。

      一、漢代麗人賦中容止禮儀內(nèi)涵

      容止,語出《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周旋可則,容止可觀”*《春秋左傳正義》,(清)阮元??獭妒?jīng)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016頁。。是說國君的儀容舉止有威儀,可以作為子民仿效的榜樣?!抖Y記·月令》:“先雷三日,奮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將發(fā)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兇災(zāi)?!编嵭ⅲ骸叭葜?,猶動靜?!?《禮記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本,第1362頁。指面對天威時要從內(nèi)而外保持恭敬心態(tài),端正衣冠,謹(jǐn)言慎行。容止二字若要分而析之,可參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容,盛也?!倍斡癫米ⅲ骸敖褡旨俳铻轫瀮褐灐!薄绊灐奔慈菝?;《說文》又曰:“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段注:“《士昏禮》北止。注曰:止,足也?!敝辜赐V箘幼鳎玖?。則可知容止在漢代意指容貌舉止?!墩f文》又云:“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薄皟x,度也?!倍巫⒃唬骸奥模闼酪?。引伸之凡所依皆曰履?!薄岸龋ㄖ埔病?《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40、67、2、375頁。。則禮儀指禮節(jié)的規(guī)范與儀式??偲饋碚f,容止禮儀即指(人)儀容舉止所遵循的禮儀規(guī)范。

      漢祚始建,“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形成朝儀和宗廟儀法,上行下效,部分施之于民間。后漢馬嚴(yán)曾向朝廷上書為其叔父馬援的三個女兒求進(jìn)掖庭,說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儀狀發(fā)膚,上中以上。皆孝順小心,婉靜有禮?!弊罱K其小女得以入選太子宮,入宮后“奉承陰后,傍接同列,禮則修備,上下安之。遂見寵異,常居后堂”*《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jì)》,(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408頁。,此女即后來的明德馬皇后,可見女子容止禮儀教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又兼漢代女子化妝藝術(shù)較前代有新的發(fā)展,并充分地折射到詩賦作品中。下文論及女子在重大典禮或重要場合及日常生活中的容止禮儀,包括修容禮儀、首飾禮儀、服飾禮儀和舉止禮儀*首飾、服飾與修容同為修飾容貌身形之手段,故亦納入儀容范疇。。

      (一)修容禮儀

      漢代麗人賦所歌詠的女性形象大多膚潔如玉、眉曲如蛾、目如瀾波、唇如朱丹,并且身姿曼妙,輕盈飄逸。如:

      若乃盼睞生姿,動容多制,弱態(tài)含羞,妖風(fēng)靡麗。皎若明魄之升崖,煥若荷華之昭晰。調(diào)鉛無以玉其貌,凝朱不能異其唇。勝云霞之邇?nèi)?,似桃李之向春。紅黛相媚,綺組流光。笑笑移妍,步步生芳。兩靨如點(diǎn),雙眉如張。頹肌柔液,音性閑良。(《搗素賦》)*(清)嚴(yán)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186頁。

      惟天地之普化,何產(chǎn)氣之淑真。陶陰陽之休液,育夭麗之神人。稟自然以絕俗,超希世而無群。體纖約而方足,膚柔曼以豐盈。發(fā)似玄鑒,鬢類削成。質(zhì)素純皓,粉黛不加。朱顏熙曜,曄若春華。口譬含丹,目若瀾波。美姿巧笑,靨輔奇葩。(王粲《神女賦》)*嚴(yán)可均《全后漢文》,第960頁。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yuǎn)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xiàng),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洛神賦》)*嚴(yán)可均《全三國文》,第1122頁。

      如玉般潔白的肌膚可以產(chǎn)生皎若日月的美感,在漆黑的秀發(fā)相襯之下愈加顯得光彩照人。為了追求肌膚潔白的效果,女子們盛行白妝,即單以白色妝粉涂敷面頰,不施胭脂,也叫玉顏。人們喜愛玉石,也就喜歡這如玉一般的素潔顏容之美,將代表美好品德的玉的光潤瑩潔和膚色融合在一起。白妝的風(fēng)俗楚已有之,如《楚辭·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澤只”,是指用白色染臉,用黑色畫眉。《魯都賦》:“顏若雪霜”*《全后漢文》,第828頁。?!秴f(xié)和婚賦》:“立若碧山亭亭豎,動若翡翠奮其羽?!嫒裘髟拢x似朝日,色若蓮葩,肌如凝蜜”*《全后漢文》,第853頁。。兩賦分別描寫吉禮和嘉禮,都是極其重要的禮儀場合,女子此

      時化白妝,是修容禮儀的典型體現(xiàn)。

      先秦以來女子眉妝以細(xì)長為美。《詩經(jīng)》曰“螓首蛾眉”,女子眉毛像蟲蛾的觸須一樣細(xì)長而彎曲,“蛾眉”由此成為美女的代稱?!冻o·大招》:“娥眉曼只”、“曲眉規(guī)只”、“青色直眉,美目媔只”以及宋玉《神女賦》中“眉聯(lián)娟以蛾揚(yáng)兮”承襲《詩經(jīng)》女性眉妝標(biāo)準(zhǔn),西漢女子眉妝一仍其習(xí)。湖北省云夢漢墓出土的女俑是一對細(xì)長平直的眉,但眉頭稍抬高,略如八字?!段骶╇s記》:“宮中皆畫八字眉”*《西京雜記》,(漢)劉歆等撰,王根林校點(diǎn),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頁。。又記:“一畫連心細(xì)長,謂之連頭眉,又曰仙蛾妝”*《西京雜記》,第102頁。。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女俑有一字長眉,西漢劉勝墓出土的宮女形的長信宮燈,臉上也畫稍彎的細(xì)長眉??梢娂?xì)長眉是漢代各階層女子遵守的眉妝規(guī)范。

      至于通過將眼稍描長使眼睛變得大而深邃,以及將唇點(diǎn)成紅色則是從古至今女性孜孜以求的美的境界,所不同處只是各個朝代將唇的形狀畫出區(qū)別以體現(xiàn)人們的審美想象,而以紅為主色的畫唇規(guī)范始終如一。

      (二)首飾禮儀

      《協(xié)和婚賦》說:“麗女盛飾,曄如春華?!埙斐诼?,發(fā)亂釵脫。”說明女子在婚禮上戴著釵這種發(fā)飾。婚嫁是女子一生當(dāng)中最隆重的典禮,“鳳冠霞帔”用來形容女子在婚禮上的華服盛飾,可見首飾也是重大場合女子儀容禮儀的一部分。漢代女子發(fā)飾主要包括簪、釵、笄,簪、笄通常作一股,用于固定發(fā)髻;釵作兩股,主要用于造型?!逗鬂h書·輿服志》載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簪“以玳瑁為擿,長一尺”,二千石夫人為“魚須擿”,擿(即簪股)的材料有嚴(yán)格的等級差別,即“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級焉?!背绥殍?、魚須外,還有竹、玉、金、銀、銅等材質(zhì)制作的簪。釵有以玉作,稱玉釵;以珍寶點(diǎn)綴,稱寶釵;以玳瑁作,稱玳瑁釵。簪釵首端可以制成各種形狀,也可以裝飾各式各樣的飾物,華勝、步搖是其中最華貴的簪飾?!遁浄尽匪d太皇太后、皇太后簪“端為華勝”,皇后簪為“步搖”。漢代劉熙《釋名·釋首飾》:“華勝,華象草木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fā)前為釋也”*(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b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40頁。。華勝就是形似花草,戴在發(fā)前的飾物。太皇太后、皇太后所戴華勝“上為鳳皇爵,以翡翠為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就是在簪的一端雕上鳳凰,用翡翠作羽毛,下面連綴著白色珠子,珠子下掛著黃金鑷鈴。《釋名·釋首飾》:“鑷,攝也,攝取發(fā)也”*《釋名疏證補(bǔ)》,第238頁。。鑷可用于修容,常綴于簪股,修容完畢插于發(fā)間作為裝飾。步搖則是以釵為底座綴以活動的花枝,枝上垂以珠玉等飾物,“步則搖動也”*《釋名疏證補(bǔ)》,第239頁。。《輿服志》所載皇后步搖即“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華,熊、虎、赤羆、天鹿、辟邪、南山豐大特六獸,《詩》所謂‘副笄六珈’者。諸爵獸皆以翡翠為毛羽。金題,白珠珰繞,以翡翠為華云?!本褪且渣S金為底座,上面呈花枝狀,綴以花鳥禽獸等裝飾。*首飾之論參《后漢書·輿服志》,第3676、3677頁;余青《漢代上層婦女妝飾初探》,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0年碩士論文。華勝、步搖等簪釵作為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等身份極尊貴的女子參加禮儀活動時的首飾,成為其禮服的重要組成部分?!逗鬂h書·和熹鄧皇后紀(jì)》:“每有宴會,諸姬貴人兢自修整,簪珥光采,袿裳鮮明”*《后漢書·和熹鄧皇后紀(jì)》,第419頁。。這些華貴首飾又可作為貴族女子之間贈送的珍品,《西京雜記》記載趙飛燕被立為皇后時,其妹趙昭儀贈遺之侈:“……同心七寶釵,黃金步搖,……”*《西京雜記》,第15頁。。麗人賦中多見簪釵之飾,如《美人賦》:“玉釵掛臣冠,羅袖拂臣衣”*《全漢文》,第245頁。?!遏敹假x》:“插曜日之珍笄,珥明月之珠珰。”王粲《神女賦》:“戴金羽之首飾,珥照夜之珠珰”*《全后漢文》,第960頁。?!跺舫钯x》:“結(jié)翠葉于珠簪”*《全后漢文》,第976頁。。丁廙《蔡伯喈女賦》:“載金翠之華鈿”*《全后漢文》,第980頁。?!堵迳褓x》:“……,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諸句描寫的女子發(fā)飾,均為金玉珍寶制成,式樣繁復(fù),質(zhì)地上乘。這些女子必是按照貴族女子出席重大典禮時的禮儀標(biāo)準(zhǔn)精心妝飾而來。

      (三)服飾禮儀

      漢代女子在出席重大典禮或重要場合時身著裙服,《子虛賦》和《上林賦》形象地描畫了女子們的長裙:“于是鄭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縞。雜纖羅,垂霧縠。襞積褰縐,紆徐委曲。郁橈溪谷,衯衯裶裶。揚(yáng)袘恤削,蜚纖垂髾。扶輿猗靡,翕呷萃蔡。下靡蘭蕙,上拂羽蓋,錯翡翠之威蕤;繆繞玉綏,縹乎忽忽,若神仙之仿佛?!保ā蹲犹撡x》)*《全漢文》,第241頁?!耙藩?dú)繭之褕袘,眇閻易以戌削,便姍嫳屑,與俗殊服。”(《上林賦》)*《全漢文》,第243頁。在子虛公向齊王描述的楚國盛景中,侍奉楚王的鄭國美女身著輕薄的絲綢衣裙,裙上點(diǎn)綴著美麗的花紋,身上垂掛著輕霧般的柔紗。裙幅褶縐重疊,紋理細(xì)密,線條婉曲多姿好似幽谷。衣服修長,裙幅飄揚(yáng),裙緣整齊美觀,燕尾形的衣端垂掛身間。飄動的衣裙飾帶摩磨過腳下的花草,偶爾還拂拭過上面的羽飾車蓋,她們的云鬢上雜綴著翡翠的羽毛作為頭飾,頜下纏繞著用玉裝飾的帽纓,這種裙裝飄逸優(yōu)美,使她們的面容身段反而隱約縹緲,如同神仙一樣若隱若現(xiàn)了。而在亡是公的回應(yīng)中,漢天子身邊的女子同樣身穿修長美麗的純色絲織衣裙,線條整齊清晰,飾帶隨風(fēng)輕柔飄動,與一般的衣服大不相同。此兩賦所描述的有褶長裙是貴族女子的禮儀裙服,體現(xiàn)了漢代女子服飾的深衣制度。

      深衣何意?《禮記·深衣》:“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yīng)規(guī)、矩、繩、權(quán)、衡。短勿見膚,長勿被土。續(xù)衽鉤邊,要縫半下。袼之高下,可以運(yùn)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帶,下勿厭髀,上勿厭脅,當(dāng)無骨者?!编嵭ⅲ骸懊簧钜抡撸^連衣裳而純之以采也。”孔穎達(dá)正義:“所以此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禮記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本,第1664頁。。深衣就是將上衣和下裳連在一起,使身體深藏不露?!逗鬂h書·輿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皆深衣制,……皇后謁廟服,……皆深衣制,……貴人助蠶服,……深衣制。……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皆深衣制”*《后漢書·輿服志》,第3676-3677頁。。可知深衣是漢代以來的女性大禮服。西漢時期婦女深衣的明顯特點(diǎn)是:將衣襟接得極長,穿時在身上纏繞數(shù)道,每道花邊顯露在外;下擺肥大,腰部緊裹,衣襟角處縫一根綢帶系在腰或臂部*參孟華《漢代婦女妝飾風(fēng)俗初探》,西北大學(xué)2001年碩士論文,第18頁。,若有風(fēng)來,綢帶隨風(fēng)飄舞,平添飄逸優(yōu)美之姿,即《子虛賦》“扶輿猗靡”與《上林賦》“便姍嫳屑”所言之狀?!讹w燕外傳》記載漢成帝皇后趙飛燕身穿南越進(jìn)貢的云英紫裙,引起后宮嬪妃紛紛仿效稱為“留仙裙”者,也是這種樣式?!稉v素賦》“曳羅裙之綺靡”,《魯都賦》“袿裾紛裶”,《洛神賦》“披羅衣之璀粲兮,……曳霧綃之輕裾”,均是描寫女子穿著質(zhì)地優(yōu)良的絲綢或細(xì)布制成的長裙,衣裙上花紋精美,光彩照人,外面披著的薄紗輕柔似霧,讓人感覺亦真亦幻,如在夢中。東漢時期女子深衣的衣裾大多被裁制成數(shù)片三角,穿時幾片疊壓相交,因其上廣下狹,形同刀圭、燕尾,而被稱為袿衣。即《蔡伯喈女賦》“曳丹羅之輕裳”*《全后漢文》,第980頁。,楊修《神女賦》“翠黼翚裳,纖縠文袿”*《全后漢文》,第757頁。,王粲《神女賦》“襲羅綺之黼衣,曳縟繡之華裳。錯繽紛以雜佩,袿熠爚而焜煌”中所描畫的極其絢麗之服飾。

      (四)舉止禮儀

      漢代社會重古禮而尊儒教。昔日孔子在《禮記·禮運(yùn)·大同》篇中喟嘆世風(fēng),追思周禮,提出“禮義以為紀(jì)”,以“正君臣,篤父子,睦兄弟,和夫婦”;又說:“不學(xué)禮,無以立”*《論語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本,第2522頁。。將禮作為提升個人道德修養(yǎng)、穩(wěn)定社會等級秩序的準(zhǔn)繩。在漢代女子的禮教規(guī)范中,“柔順”是第一位的。西漢賈誼《新書·禮》:“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之至也。君惠則不厲,臣忠則不貳,父慈則教,子孝則協(xié),兄愛則友,弟敬則順,夫和則義,妻柔則正,姑慈則從,婦聽則婉,禮之質(zhì)也”*《新書校注》,(漢)賈誼撰,閻振益、鐘夏校注,新編諸子集成本,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214-215頁。。其后又有《容經(jīng)》,對立、坐、行、趨、跘旋(即盤旋)、框、拜、伏等舉止規(guī)范做了要求。《美人賦》中的女子“婉然在床”,即體態(tài)美好而和順也;《上林賦》中的洛神“妖冶嫻都”“便嬛綽約”,體態(tài)美麗輕盈,氣質(zhì)柔婉典雅。逮至東漢,班昭承接先秦和西漢流傳下來的女子禮教思想,創(chuàng)作出女子教育范本《女誡》,第一章便是“卑弱”,教導(dǎo)女性以己為卑。其余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六章,教導(dǎo)女子要以夫?yàn)樽?,以弱為美,?jǐn)言慎行,從一而終;孝順公婆,友愛叔妹。指出“清閑貞靜,守節(jié)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由于班昭被尊稱為后宮之師,《女誡》所提倡的女子禮教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稉v素賦》中的宮女以“窈窕姝妙之年”而有“幽閑貞專之性”,應(yīng)瑒《正情賦》曰:“夫何媛女之殊麗兮,咨溫惠而明哲”*《全后漢文》,第699頁。。這位女子優(yōu)雅美麗,一舉一動美好安詳。王粲筆下的神女“婉約綺媚,舉動多宜。稱詩表志,安氣和聲。”阮瑀《止欲賦》:“執(zhí)妙年之方盛,性聰惠以和良。稟純潔之明節(jié),后申禮以自防。重行義以輕身,志高尚乎貞姜”*《全后漢文》,第973頁。。謂此女性情溫良,知書達(dá)禮,品行高潔。曹植筆下的洛神“儀靜體閑”,其《靜思賦》又曰:“夫何美女之嫻妖,……性通暢以聰惠,行孊密而妍詳”*《全三國文》,第1123頁。。從這些作品來看,詩人眼中的神女除了容貌美麗,衣飾高貴華麗之外,也必須是儀容端莊、性情純良的。

      二、容止禮儀表述的文學(xué)美感

      (一)虛構(gòu)和想象形成迷離幻境

      前文已述,漢代麗人賦中的麗人形象可分三類:神女、意中人的魂靈、真實(shí)生活中的女子。第一類賦文多是虛構(gòu)神女降臨人間的情節(jié),楊修、陳琳兩人的《神女賦》和曹植的《洛神賦》更是通過夢幻的境界虛構(gòu)自己和神女的邂逅相遇以及彼此間的思慕愛戀。第二類賦作即《李夫人賦》也是虛構(gòu)自己與逝去的愛妃在冥界相遇的情景。第三類賦作中則有對淑女朝思暮想乃至魂靈出竅尋求相遇的虛擬情節(jié)。

      但不論是何種情節(jié),麗人何種身份,她們的形象都充分體現(xiàn)了漢代對女性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禮儀規(guī)范,以及作者對完美女性的期望與想象。賦中對麗人容止禮儀的描寫將寫實(shí)與想象巧妙結(jié)合,使麗人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光儀淑穆而神姿清發(fā)。如《李夫人賦》先是對李夫人的早逝深懷悲痛:“美連娟以修嫮兮,命樔絕而不長?!泵鑼懤罘蛉说淖巳堇w弱美好而芳華早逝。作者對她思念至極,以至于魂靈出竅,去往那幽冥仙境追蹤她的倩影:“函荾荴以俟風(fēng)兮,芳雜襲以彌章。的容與以猗靡兮,縹飄姚虖愈莊。燕淫衍而撫楹兮,連流視而娥揚(yáng)。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紅顏而弗明”*《全漢文》,第140頁。。在作者的想象中,李夫人仍像從前一樣與自己情投意合,她像綻放的花蕊一樣癡癡地等待著春風(fēng)拂過能散發(fā)出沁人的芬芳,她明亮的面容婉順安詳,飄搖于風(fēng)中卻更加端莊。她身姿輕盈如同飛來飛去的燕兒,她美目流盼娥眉清揚(yáng)。作者心緒激動苦苦追尋,她卻若隱若現(xiàn)像在躲藏。此番幻境之中,李夫人的姿容儀態(tài)一如生前,卻又若隱若現(xiàn),難以像生前一樣親密無間。作者的思念之情似乎有了著落卻又無法真正實(shí)現(xiàn),心中激情澎湃卻又悵然若失,而李夫人的儀容舉止就因此更加具有令人回想的魅力。

      (二)豐富的修辭使麗人形象更具美感

      在刻畫麗人的儀容舉止時,詩人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使麗人形象更具美感。

      夸張。如《搗素賦》:“調(diào)鉛無以玉其貌,凝朱不能異其唇。勝云霞之邇?nèi)?,似桃李之向春?!睒O言宮女容貌之美、妝容之靚,夸贊她們?nèi)缁ò愕那啻河耦伻缣依畎阈佬老驑s,像云霞一樣光彩照人。《正情賦》則以古往今來無人能敵來形容神女的出眾:“方往載其鮮雙,曜來今而無列?!睏钚蕖渡衽x》亦言:“詳觀玄妙,與世無雙。”陳琳《止欲賦》:“乃遂古其寡儔,固當(dāng)世之無鄰?!比瞵r《止欲賦》:“歷千代其無匹,超古今而特章。”也是用同樣的修辭手法,使所詠嘆的麗人形象之美、儀態(tài)之雅達(dá)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獨(dú)一無二的高度。

      比喻。《子虛賦》:“襞積褰縐,紆徐委曲。郁橈溪谷”,以深幽溪谷比喻裙幅線條,形象而具美感。又曰:“縹乎忽忽,若神仙之仿佛。”神秘感的加入使麗人之美更添神韻。《協(xié)和婚賦》:“麗女盛飾,曄如春華?!蓖豸印渡衽x》亦曰:“朱顏熙曜,曄若春華??谄┖ぃ咳魹懖?。”麗人的華服盛飾光彩照人,神女的容顏皎潔,朱唇美目正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另一種表達(dá)。

      借代、摹狀、起興等其他修辭方式。借代手法見于《七發(fā)》:“皓齒蛾眉,命曰伐性之斧?!脚糖埃R姬奉后?!别X蛾眉,指代美女;齊越二國,美人所出,所以越女、齊姬,是美女的泛稱。摹狀見于《子虛賦》:“雜纖羅,垂霧縠?!币暂p霧摹柔紗之狀,則紗之輕薄縹緲之質(zhì)似乎可見?!堵迳褓x》中“曳霧綃之輕裾”也是采用了這種修辭方法?!稉v素賦》:“兩靨如點(diǎn),雙眉如張。”是說兩個酒窩好似精心點(diǎn)就,一雙蛾眉自如的上下伸展。言語之間,宮女們的神態(tài)似乎就在眼前。王粲《神女賦》:“發(fā)似玄鑒,鬢類削成?!睂?dāng)時流行的蟬鬢發(fā)薄如蟬翼,黑如蟬身的形狀寫得異常形象。比興見于《李夫人賦》:“秋氣憯以凄淚兮,桂枝落而銷亡。”以秋之蕭殺引出自己的悲傷,以桂枝落亡點(diǎn)明李夫人之早亡,其景可哀,其情甚悲。正是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纏綿余韻。

      有些描寫則雜糅了多種修辭,相互融合。如《協(xié)和婚賦》:

      其在近也,若神龍采鱗翼將舉。其既遠(yuǎn)也,若披云緣漢見織女。立若碧山亭亭豎,動若翡翠奮其羽。眾色燎照,視之無主,面若明月,輝似朝日,色若蓮葩,肌如凝蜜。

      賦中以神龍、織女、碧山、翡翠、明月、朝日、蓮葩、凝蜜的意象描畫新娘的儀容舉止,既是比喻,又有夸張和摹狀。將新娘的美態(tài)寫得皎潔無比。又如《洛神賦》: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yuǎn)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以上比喻)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xiàng),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yīng)圖。(以上白描)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yuǎn)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以上摹狀)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驚鴻、游龍、輕云蔽月、流風(fēng)回雪的意象傳神地展現(xiàn)了洛神的曼妙、飄逸、皎潔無塵,秋菊、春松、太陽、朝霞、芙蓉、淥波等意象則其華艷艷,攝人心魄。在炫目的出場光暈中,作者對神女的儀狀發(fā)膚展開細(xì)致的描畫,使其具體可觀;繼之以華貴的衣飾、活潑而有度的舉止,為讀者展現(xiàn)出一個既信而有征,又可供想象馳騁的洛神形象。

      (三)句式安排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漢代麗人賦的句式體現(xiàn)了漢賦形式的變遷。西漢枚乘、司馬相如等人的賦句式多樣,善用排比,體現(xiàn)了散體大賦的典型特征??捎^《子虛賦》:

      于是鄭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縞。雜纖羅,垂霧縠。襞積褰縐,紆徐委曲。郁橈溪谷,衯衯裶裶。揚(yáng)袘恤削,蜚纖垂髾。扶輿猗靡,翕呷萃蔡。下靡蘭蕙,上拂羽蓋,錯翡翠之威蕤;繆繞玉綏,縹乎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這組句子囊括了三言、四言、六言三種句式,將這三種句式分別用-、︱、○來表示,則體現(xiàn)如下:

      〇〇〇〇〇〇,- - -,- - -。- - -,- - -。

      ||||,||||。||||,||||。

      ||||,||||。||||,||||。

      ||||,||||,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

      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這段描寫涉及的衣飾素材極為豐富,遣詞造句華麗而古雅,景象生動,氣勢寬廣。柔紗似霧、婉姿如谷、若隱若現(xiàn)仿佛神仙的想象,為這些女子的儀容舉止增添了許多神奇迷幻之感。若再以△代七言句式而觀《搗素賦》:

      若乃盼睞生姿,動容多制,弱態(tài)含羞,妖風(fēng)靡麗。皎若明魄之升崖,煥若荷華之昭晰。調(diào)鉛無以玉其貌,凝朱不能異其唇。勝云霞之邇?nèi)眨铺依钪虼?。紅黛相媚,綺組流光。笑笑移妍,步步生芳。兩靨如點(diǎn),雙眉如張。頹肌柔液,音性閑良。

      ○○○○○○,||||,||||,||||。

      △△△△△△△,△△△△△△△。

      △△△△△△△,△△△△△△△。

      ○○○○○○,○○○○○○。

      ||||,||||。||||,||||。

      ||||,||||。||||,||||。

      這段描寫句式上三種相雜,意境上虛實(shí)相生,段首六言句式引出全文,然后三句四言寫實(shí)宮女體態(tài),四句七言虛構(gòu)宮女清新純潔之質(zhì),兩句六言助推其欣欣向榮之貌,后以八句四言排比,詳詳細(xì)細(xì)地描畫宮女們的妝容與舉止?!稉v素賦》的句式比《子虛》、《上林》略顯整齊,是漢賦體式逐漸趨整的體現(xiàn)。再觀《蔡伯喈女賦》: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曜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話言。

      參過庭之明訓(xùn),才朗悟而通玄。

      當(dāng)三春之嘉月,時將歸于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載金翠之華鈿。

      羨榮曜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于馀年。

      何大愿之不遂,飄微軀于逆邊?

      行悠悠于日遠(yuǎn),入穹谷之寒山。

      慚柏舟于千祀,負(fù)冤魂于黃泉。

      我羈虜其如昨,經(jīng)春秋之十二。

      忍胡顏之重恥,恐終風(fēng)之我萃。

      詠芳草于萬里,想音塵之仿佛。

      祈精爽于交夢,終寂寞而不至。

      哀我生之何辜,為神靈之所棄。

      仰蕣華其已落,臨桑榆之歔欷。

      入穹廬之秘館,亟逾時而經(jīng)節(jié)。

      嘆殊類之非匹,傷我躬之無說。

      循膚體以深念,嘆蘭澤之空設(shè)。

      佇美目于胡望,向凱風(fēng)而泣血。

      句式上通篇六言,整齊無比;韻律上也比前期賦作有規(guī)律可循:首十一句以“然”為韻,中四句經(jīng)“二”“萃”“佛”,末七句以“至”為韻。讀起來更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三、麗人之詠的詩學(xué)升華

      漢世重儒,文風(fēng)偕之。儒家提倡“中和”之美,強(qiáng)調(diào)抒情應(yīng)“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文風(fēng)應(yīng)“溫柔敦厚”。漢代麗人賦在麗人容止禮儀的描述上善于白描鋪排,極盡詳細(xì),卻無一例外地強(qiáng)調(diào)麗人的性情溫良;在情感處理上,除了《七發(fā)》《子虛》《上林》《協(xié)和婚賦》這些描寫重大典禮或正式場合中麗人形象的賦文外,漢代麗人賦中的主人公情感結(jié)局大都是悲劇式的,《李夫人賦》這樣的悼亡賦自不必說,是寫生者與亡魂于幻境中隱約相遇而最終成空;王粲、應(yīng)瑒的《神女賦》及曹植的《洛神賦》均采用了邂逅神女→意亂神迷→交接不成→黯然傷魂的敘事與抒情模式;陳琳與阮瑀的《止欲賦》則采用了《詩經(jīng)·關(guān)雎》中“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方式描寫自己對淑女的思慕以及最終的黯然殤別。而不管是何種敘事與抒情模式,這些麗人賦中都有一條較為清晰的情感處理標(biāo)準(zhǔn),即發(fā)乎情止乎禮的儒家倫理道德;賦家的情感力度也基本上遵循著“哀而不傷”的原則?!独罘蛉速x》中說:“超兮西征,屑兮不見。寖淫敞怳,寂兮無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北M管喪妃之痛深入肺腑,作者也沒有呼天搶地,而是嘆息這因失去愛人而變得寂寥的人世間,對愛人的思念如流水永不中絕,都深藏在自己的內(nèi)心之中。《洛神賦》中作者已經(jīng)為洛神的神姿傾心又不敢信任神女的情感,最終“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王粲《神女賦》中作者對心儀的神女也最終“心交戰(zhàn)而貞勝,乃回意而自絕”。楊修的《神女賦》中作者因嚴(yán)守禮義規(guī)范而能獲得神女入夢;阮瑀《止欲賦》中男主人公始終沒有獲得芳心,最終“知所思之不得,乃抑情以自信”;《美人賦》中男主人公自制能力更強(qiáng),在極寫上宮女子之絕色及對自己以身相許之熱誠后,自己卻“脈定于內(nèi),心正于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儒家“禮義以為紀(jì)”的約束作用可見一斑。

      同時,漢代麗人賦這種“發(fā)乎情止乎禮”的抒情模式不但是漢代儒術(shù)的約束,也體現(xiàn)著先秦《詩經(jīng)》的文學(xué)余風(fēng)?!独罘蛉速x》中不難看出《國風(fēng)·邶風(fēng)·綠衣》的影子: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我思古人,實(shí)獲我心!

      大意即:綠色衣啊綠色衣,外面綠色黃夾里。見到此衣心憂傷,不知何時才能已!綠色衣啊綠色衣,上穿綠衣下穿裳。穿上衣裳心憂傷,舊情深深怎能忘!綠色絲啊綠色絲,絲絲是你親手織。想起我的亡妻啊,遇事勸我無差失。夏布粗啊夏布細(xì),穿上風(fēng)涼又爽氣。想起我的亡妻啊,樣樣都合我心意*《詩經(jīng)譯注》,程俊英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7-28頁。?!毒G衣》中詩人對亡妻的追念較《李夫人賦》更為寫實(shí),詩人的思念之情密密地織進(jìn)了一衣一裳一針一線中,令人心碎卻不失中正。

      麗人賦中對麗人容止禮儀的描寫也可以窺見《詩經(jīng)》的影子?!对娊?jīng)》中有多篇描寫女子品貌舉止的,如膾炙人口的《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wèi)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jīng)譯注》,第59頁。

      篇中所用的夸張手法鋪排描述碩人的身段、服飾、出身、容貌等等,形神兼具,開啟后世博喻美人的先河。漢代麗人賦的描述手法與之極其相似,所不同者有二:首先在于麗人賦描述而更細(xì),鋪排更甚,稍添雕琢之氣而略失自然質(zhì)樸之態(tài);其次是麗人賦中普遍加入以禮自防的成分。

      至于麗人賦中虛構(gòu)與神女或魂靈相遇情節(jié)以寄托情思的表現(xiàn)手法,則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楚辭的影響。屈原《離騷》第二部分寫到詩人因政治理想無法實(shí)現(xiàn),在現(xiàn)實(shí)中又找不到可以訴說悲憤之情的知音,無奈之下“濟(jì)沅湘而南征”,“就重華而陳辭”,之后又謁款帝閽、歷訪神妃,靈氛占卜、巫咸降神、神游西天,其哀憤之情可謂上達(dá)于天,下通于地。這種浪漫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在屈原之后的楚辭作家中得到充分的模仿,漢代作品如賈誼《惜誓》、嚴(yán)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劉向《九嘆》、王逸《九思》諸篇之中,上天入地以會見各界神靈,向他們陳述悲憤之情的抒情模式屢見不鮮。漢代麗人賦中邂逅神女的謀篇布局,是其紹騷特質(zhì)的典型體現(xiàn)。

      [1]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Z].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840.

      (責(zé)任編輯:王惠芳)

      On the artistic sublimation of the etiquette in Han-fu about beauties

      LI Huifa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5, China)

      This kind of Han-fu mainly takes a beauty as the object, describing their manners, reappearing the aesthetical standards and rules of etiquette. These works present high literariness and aesthetic feeling by the fiction and imagination, rich rhetoric and rhythm in the sentences. With the style of “happy but not too much, grief without injury”; they correspond to the beauty of Confucian’s neutralization; the way these writers present the manner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lyric mode by every means relate to Qu Sao.

      Han dynasty; fu about beauty; manners; literariness; aesthetic feeling

      2017-03-03

      浙江省社會科學(xué)聯(lián)合會項(xiàng)目(17ND17)

      李慧芳(1977—),女,河南西華人,講師, 博士,從事古代文學(xué)研究。

      I206.2

      A

      1006-4303(2017)01-0045-08

      猜你喜歡
      麗人神女禮儀
      神女游
      長安水邊多麗人
      乘車禮儀
      顧蓓作品
      畫刊(2016年11期)2016-12-06 16:59:44
      禮儀篇(下)
      中國漫畫(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孝——禮儀第一禮
      手工包麗人付崧:帶六旬老媽打造“中國LV”
      華人時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37
      知禮儀,做謙謙君子
      都市麗人肩帶更不易滑落,但透氣性較差
      神女與妓女
      商道(2014年9期)2014-09-27 21:03:49
      天峻县| 土默特左旗| 景泰县| 海伦市| 博乐市| 罗平县| 黄平县| 博爱县| 汉中市| 宁河县| 大兴区| 昂仁县| 南岸区| 广州市| 孟连| 阿拉善左旗| 禹城市| 托克托县| 毕节市| 嵩明县| 光泽县| 揭西县| 宝丰县| 高州市| 琼中| 霍州市| 泗水县| 海宁市| 清苑县| 林芝县| 通城县| 麻城市| 慈溪市| 商南县| 武强县| 九寨沟县| 寿阳县| 吉安县| 柳林县| 离岛区| 綦江县|